雪漠:坦然接受一切
有个学生告诉我,外公进危重病房的时候,她的大嫂非常不安,害怕老人家就这样走了。大嫂说,为什么人一定会老,也一定会死呢?她想到自己的父母也会老,也会死,心里就充满了恐惧,怎么都不想面对或许马上就会降临的噩耗。
但是,无论她担心与否,人都是会老、会死的,这是不可否认更是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出生时,我们是身长不足半米的小家伙,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断长大,心智也渐趋成熟,成了能够独立,甚至能够给父母以依靠的成年人。但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成长定格在一个最为辉煌、最令人满意的阶段,我们身体里的细胞仍然在不断地新陈代谢,器官与身体机能也从顶峰渐渐走向衰竭,不管愿意与否,我们都会慢慢显出老态,开始生病,最后走向属于自己的那个坟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个体生命的长河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奔流着。
同样的道理,辉煌、幸福、甜蜜也不可能是生命的全部。享受欢愉的同时,也必须能够接受痛苦。因为,生命的规律绝不会随着你的担心、忧虑与不愿面对而发生改变。每个人都必须明白,死亡是迟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不管你有多么恐惧、多么不愿意接受,都不会改变这一事实。唯一你能够控制的,是自己面对死亡的姿态和心态。
当然,有的人在清醒的时候是能够坦然面对病痛的,但是当他病得非常痛苦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乱了方寸。比如,一些得了癌症的病人时刻承受着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无论如何都无法从中解脱出来。这疼痛会影响他们的睡眠,影响他们的生活起居,使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感受生活的快乐,使他们陷入巨大的痛苦与焦躁当中。它当然是可怕的。但是,对于明心见性者来说,这种巨大的痛苦也是一种助缘。因为,当他安住于真心观察疼痛时,疼痛反而会增加他的专注力。二十五位菩萨曾经讲到自己的证悟过程,其中有一位就是借疼痛入道的。不过,在专注力还不足以降伏疼痛时,一般我们提倡用止痛药,因为剧痛会让你根本没办法安住于空寂明朗的真心当中。不要怕吃药会成瘾,止痛药就是用来解除疼痛的。当疼痛减缓时,你便马上安住于自己专注的念佛境界中,念诵“奶格玛千诺”或者“阿弥陀佛”等等,祈请上师的加持,不要害怕,不要惶恐,不要惴惴不安,要坦然,宁静。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时所受到的种种痛苦都是在消业障,偿还宿世结下的怨债。你肉体上的所有痛苦,都是为了换来灵魂上的安宁与清凉。
所以,达摩的“报冤行”强调把一切的疼痛、折磨、违缘及很多负面的东西当成自己必须偿还的宿债,然后面对它,坦然地接受它,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把心中的不愉快发泄在亲人身上。
坦然面对痛苦的同时,你仍然要念佛、祈请、及时解决一些应该解决的事,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或者一点点的牵挂。对于无法生前处理的事物,要留下遗嘱,不要害怕不吉利或家人不随喜,就把它们藏在心里。要明白,每个人的头上都有一把死亡之剑,说不定它啥时候就会掉下来,别让你的生命留下永远的遗憾。不要觉得以后还有机会,也不要期待奇迹的出现,这时要斩断一切幻想,斩断对自己最珍爱之物的牵挂,。要知道,任何牵挂都会直接阻断你的解脱之路。
我前边讲过一个故事:一天,阎王爷派小鬼去找一个禅师,禅师正在禅定,小鬼找不到他,但阎王爷向土地神打听到那禅师最喜欢的东西是一个钵,于是小鬼就敲了一下那个钵。听见击钵的脆响时,禅师心念一动,小鬼便马上发现了他。这时禅师才明白:牵挂会让自己堕落。然后,他马上打碎了钵,重新入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牵挂,必无解脱。无论牵挂是正面,还是负面,无论牵挂什么,都是解脱的大敌。所以说,一定要尽早处理一些事务,斩断所有可能让你产生牵挂的东西。
如果有上师,一定要请上师开示一些临终需要注意的事项,问一些法要,比如中阴身救度、如何解脱等,因为这是你这辈子最后的机会。如果没有上师,请教一些善知识也行,;如果连善知识都找不到的话,就祈请自己最有信心的佛菩萨,或者别的成就者。总之,要借助一切方法,远离恐怖,远离迷惑,得到一种灵魂的安宁与清凉。
这时候,不要再去想自己这辈子做错了的事情,不要再去懊悔,不要纠结在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当中。要多想一些过去做过的善事,让自己生起一种欢喜心。亲人也要多作这类提醒,让病人心生喜悦,给他一份好心情,让他在剩下的日子里面活得坦然,不要提及他过去做的错事、坏事。这时候,欢喜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