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与文人的“清高”
◎问:您怎么看待“文人相轻”现象?
●雪漠: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文人相轻”的现象,他们因为缺乏了解、理解,有意无意地,对别人的领域、别人的专业、别人的工作等等,总是采取简单化的拒绝、排斥、否定。比如,在很多高学历的教职员工心里,就对办企业的、搞管理的,很不服气,他们会说,“看这些民营企业家,怎么像个土老冒、土八路,也没什么文化,到底哪里比我强,凭什么他们比我有钱,比我成功?”比如,那些拥有很高职称及学位的知识分子 ,对于社会上成功的艺术家、成功的商界人士,及其它行业的成功者,往往抱有偏见和嫉妒,一味地贬低、排挤他人,而不是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去吸收,去审视。
这正是制约他们走向更高境界、获得更大成功的很致命的一点,他们往往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不注意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只盯着别人的不足,经常拿自己的优点跟别人的缺点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比越觉得别人差,所以就会高估自己,低看别人,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现象,知识分子,大多只能当“师爷”、副手、助理、参谋,当执行者,那些开创先河走在第一号的人物,往往不是知识分子,或者,是看起来不太像知识分子的那些人。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您对知识分子的“清高”怎么看?
●雪漠:知识分子的清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清高,这种清高是大部分知识分子的一种局限性,缺乏宽广、包容的气度,这只表明他没有真正成熟。什么时候才算真正成熟了呢?当他忘记了自己是文人、专家、教授身份的时候,对别人、对不同的专业学科,也带着同样尊重的时候,他才开始成熟。
以作家为例,真正成熟的作家,写作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渴而饮、饥而食,他不想靠写作去换取什么,他只是想说出自己想说和该说的话,他在乎发表,但不发表也没什么。他首先是为了完善生命和充实生活而写作,不仅仅为了换稿费或图名声,不会刻意追求名利,他首先只为自己的灵魂活着,比如,曹雪芹、卡夫卡、斯汤达等人,他们甚至看不到自己的作品问世就死了。与文学创作相比,托尔斯泰甚至更热衷于教育,编识字课本,想改善农民生活,他甚至把他的三大巨著也归于“坏艺术”一类,他终身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羞耻,这一些恰恰体现了他的伟大。
另一种清高,则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所必须的,他的内心必须与世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一种清醒的、有益的自律行为,这是一种成熟智慧的体现。因为,人的生命、时间、精力有限,如果没有节制、不加区分,很可能会占去了大量的生命时空,而不能抵达他希望自己达到的高度。
我不清高。比如有一次,我到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家,他那儿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沙发,当时,我完全可以到宾馆住,但是我已经到了他的家里,一离开,我怕他误解为嫌弃他家,就住下了。但我执意要住沙发,我住沙发是因为我睡眠好,而他老失眠。后来,我就睡了沙发,他睡床。我在沙发上睡得很香。由此可以看出,我不是个很清高的人。
但是我又是个与世俗生活保持了相当距离的人。因为世俗生活可能会占去我大量的时间。生命就那么长,浪费一段,就少一段,生命也要注重效益和质量,好多人生的悲剧,就是因为不珍惜生命的原因。
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一位真正的文人、大师、大家,他要有孤独的自信,清醒的寂寞,同时他还要有一颗平常心。所以,真正的清高是一种守候,假清高则是一种对世界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