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聚焦 >> 繁體板塊 >> 正文

文学批评家“集体失语”?

2011-03-07 11:28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歆耕 浏览:60778907

   经常听到有人埋怨,在这个众生喧哗的年代,为何几乎听不到文学批评家的声音?面对复杂而多元的文学新格局,文学批评家为何“集体失语”?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因为缺少真正专业而有水准的批评引导,本该闪烁的“金子”却被沙石掩埋了;乃至浅薄而又无聊的东西,却成了一些人趋之若鹜的“美食”……于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只要看看那个作家富豪榜,就知道大行其道的是些什么?我无意于全部推倒那些在榜单上的作家作品,他们(它们)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我所忧虑的是,很多人掏钱买来吞食的并不是最精美的食品。而挣钱多少似乎也已经成了作家是否成功的标志。这跟评论功能的丧失不无关系。
    
    在一个“城市文学”的研讨会上,听一位评论家说,他已经没有兴趣写所谓的“作家论”了,因为他觉得找不到值得为之做此类“功课”的作家。我跟他有类似同感,因为我一看到目前文学评论期刊上的“作家论”,上眼皮和下眼皮就忍不住要“亲密接触”。但同样是作家论,我拿起李长之先生写的《鲁迅批判》就放不下。他吸引我的最主要的地方是面对大人物好处说好、差处说差的批评勇气和独到的艺术眼光、犀利的思想文字。虽然当下缺少鲁迅量级的大家,但并不缺少很有名气,也很值得拿来
    
    “批判批判”的作家。请别误解,我同意李长之先生对“批判”的理解。所谓“批判”,其本意是评论分析的意思,是理性的批评,并不是“文革”式的打棍子。当下的评论家有几人有此勇气?很多作家都觉得自己白璧无瑕了,动不动就摆出“大师相”,我们的评论能不能把他们“局限”指出来,让他们对自己有稍稍清醒的认识?有些属于纸糊的灯笼,则勇敢地戳穿它!批评家“集体失语”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视野狭窄。他们的目光总离不开那几个所谓“一线代表作家”。这些作家大多走红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发表一篇短篇小说也能成为著名作家。有人因此而始终保持着“一线”的地位。30年过去了,有些批评家还对他们保持着不衰的“恋情”。对于批评家,只能说缺少对文学生态与时俱变的感知能力。双休日到大众书局淘书,看到在“文学畅销书”的架子上,有很多非常陌生的名字,它们受到大众的追捧,成为市场的宠儿。它们的文学品质究竟如何?它们为何畅销?批评家能否放下身价,关注一下这些如野蒿般蓬勃生长的力量?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学格局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互联网上阅读文学作品的注册用户达到两亿多。从古到今,中国有过如此众多的文学阅读者吗?互联网在创造很多的时代奇迹,也同时创造文学的传奇。一位36岁的下岗女工,在网络写作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其作品为众多网友喜爱,华谊兄弟影视投资公司注意到这位具有文学潜质和才华的女工,买断了她某部作品的影视版权。类似的网络文学的传奇故事我可以列举很多。新媒体平台上的写作者和阅读者是一片“大海”,面对这片“大海”,我们不必要也无力把它全部吸纳,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无视这片“大海”。我们可以取一瓢饮,也可以从滴水中来解读其新的文学特质的密码,做一个“分析师”或“化验师”。这是一个信息化创造和阅读的时代,而我们还沉醉在印刷术的机器轰鸣声中,脚步是如此地滞重,难怪批评家要“集体失语”。
    
    我们首先要看到有这样一片“海”,然后才是如何面对这片“海”。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