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记者来了
记得,那天很晴。甘肃省外事办派车载来了美国记者。他们通过外交部和甘肃省外事办,要采访作家雪漠。
这是海外媒体第二次采访雪漠,第一次是罗马尼亚的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记者的这次专访,“蓄谋已久”了:他们先是在“雪漠文化网”上查到了雪漠的Email,发来邮件,说他们是美国旧金山KTSF26电视台,要是雪漠先生方便的话,他们就专程到中国来。后来,中国新闻社也打来电话,预约此事;再后来,省外办商定了时间。
雪漠说,采访我一个人没意思,还是采访凉州贤孝吧。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比较欣慰。像贤孝这样的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是早应该采访和挖掘,可这个时代太缺少慧眼,很少有人看到这些比金子还宝贵的民间文化,正在时代的飓风里悄然消逝。
电话里约好,十七号中午到武威。
雪漠给老家打了电话,请那些老艺人们不要外出。雪漠说,真正的贤孝在乡下。应该让客人亲身感受那种氛围,他们才会对贤孝有直观的印象。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想借此机会,让那些老艺人露露脸。他们活得太苦太累,唱了一辈子贤孝,到老了,生活却越加清贫困窘。没有人重视他们的存在。希望这次采访,可以安慰一下那些苍老无奈的心。
十七号中午,一辆白色的“丰田”进了宾馆大门。车门打开后,下来了好多人。他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相互交流着。快上电梯的时候,一位男士和我握了握手,并递给我一张名片说,你好!梁国书。我一看,是电视台“周末新闻”的总制片人。
随后,雪漠带他们去北关市场吃凉州小吃“三套车”。吃过后,没回宾馆,直接坐车去了乡下。
车上我和那位叫斯美玲的女士聊了起来,她是电视台新闻编辑部主任、主播,很有修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她的笑都非常真诚,让人感觉很舒服。她非常坦荡地面对任何一位和她交谈的人。从她的眼神里,你可以感觉到她对你的尊重。
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中国新闻社的记者姚文森先生,和省外事办的几位官员。
不久后,车窗外已满是田地,村庄隐约出现在远处的尘烟中。村里的小伙子们骑着摩托车来迎我们。满脸的尘土,并没有掩盖他们全身洋溢出的喜悦。
贤孝会安排在陈儿村委会旧址,这儿曾是大队队部,后来改成了幼儿园;再后来,幼儿园搬走后,就只住着老鼠。破败的屋檐,隐隐在天地间诉说着逝去的年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