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照亮心灵,让文化沟通世界
——尼泊尔南亚国际书展“雪漠作品读者分享会”成功举行
2025年1月4日下午,由雪漠国际出版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的雪漠作品读者分享会在第二届尼泊尔南亚国际书展上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让文学照亮心灵,让文化沟通世界”为主标题,副标题为“为赴千年之约,我穿越喜马拉雅去爱你”,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与文化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尼泊尔前驻华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Bishnu Pukar Shrestha)、尼泊尔学院院长布帕尔•拉伊(Bhupal Rai)、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苏希尔(Sushil)、尼泊尔华侨华人协会会长金晓东、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双成等重量级嘉宾莅临现场并发表致辞。同时,远在中国甘肃武威的作家雪漠通过现场视频连线的方式,向与会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美好的祝愿。CCTV、中国新闻社、中国网、香港新闻、台湾新闻、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凤凰网、南亚网视、Vision News Nepal电视台、Nepal News Bank电视台、Ray Television电视台、FNBSB Nepal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和转载。
《无死的金刚心》:填补中尼文化交流史研究空白
本次分享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领导致辞、图书捐赠、诗歌朗诵、学者共谈及签名赠书五大环节。活动由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中文老师珠峰先生与尼泊尔Premier国际学校学生明玛共同主持,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分享会正式开始之前,雪漠作品研究者、雪漠文化网主编古之草女士,以PPT形式为现场嘉宾和读者介绍雪漠先生及其作品在尼泊尔和海外的传播情况,包括雪漠简介、雪漠作品、尼文版《见信如面》的翻译、出版、发行等情况,以及雪漠作品在尼泊尔的影响力等等。
期间,古之草女士特别说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交往历史悠久,人文联系密切。历史上,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到访过蓝毗尼。尼泊尔尺尊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唐朝外交家王玄策到访尼泊尔,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来华修建寺庙。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位不为世人所知的历史人物,一位伟大的文化大师。他是宋朝人,比唐朝玄奘晚了二百多年,传承了一百五十多位大师的教法,是诸多文化的集大成者,被称为“西域玄奘”。《见信如面》中莎尔娃蒂的36封情书,就摘自雪漠的长篇小说《无死的金刚心》。雪漠老师以小说的手法,以开宗祖师琼波浪觉为原型创作了这部传记小说。琼波浪觉从中国西藏翻过喜马拉雅山来到加德满都,在朝圣的过程中,邂逅了退位女神(库玛丽)莎尔娃蒂,两人产生了真爱,于是在相互往来的情书中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终,琼波浪觉放下小爱,走向大爱,在印度通过苦修,证得了大成就,后回到西藏成为了一代宗师。在人类历史上,琼波浪觉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所以,此书为中印、中尼文化交流史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有待于更多专家学者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最后,古之草女士说:“尼泊尔有句谚语:我们可以穿旧的西服,但一定要读新的书。随着更多尼泊尔读者对雪漠作品的熟知和阅读,雪漠作品也渐渐进入了尼泊尔的文化界、文学界、教育界、影视界、媒体界等。通过此次读者分享会活动,希望尼泊尔朋友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读懂‘中国故事’,努力学好中文,积极争做中尼友好文化使者。以书为载体,为中尼文化交流搭建一座友谊之桥。”
雪漠作品:搭建中尼文化交流的桥梁
回溯至去年七月,北京的志愿者一行带着满载文化情谊的礼物,踏进了尼泊尔驻华大使馆的大门。他们拜访了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普斯卡•施雷斯塔先生,并赠予了他英文版《无死的金刚心》与尼文版《见信如面》等多部雪漠的著作。这一举动,如同在两国文化之间播下了一颗友谊的种子,使得每当提及作家雪漠时,施雷斯塔大使都倍感亲切,并欣然接受了本次读者分享会的邀请。
在分享会的致辞环节,比什努•施雷斯塔(Bishnu Pukar Shrestha)大使深情回顾了自己在中国任职期间的点点滴滴,分享了诸多感悟与心得。他高度评价了雪漠先生及其作品,认为雪漠的作品中蕴含着深沉的爱与智慧,每一次阅读都能让人内心充满喜悦与宁静。
施雷斯塔大使特别强调,在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及加深文化理解的过程中,文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说道:“文学,作为文化的生动载体,不仅能够跨越国界传递深刻的思想,更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搭建起共鸣的桥梁,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灵魂得以相通。”
尼泊尔华侨华人协会会长金晓东在致辞中说:“在南亚国际书展这个平台上,我想强调的是,雪漠老师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他的作品跨越了国界、民族和宗教的界限,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产生共鸣,共同领略到文学的力量和美好。雪漠老师的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和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追求真理和美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双成用英文发表了激情澎湃的致辞。他说:“雪漠先生是一位享誉中外的中国一级作家和文化学者,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好评,更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雪漠作品的独立展位和两大展台,更是中尼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纽带。雪漠先生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为之倾倒。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苏希尔(Sushil)现在早在2018年就和著名汉学家、雪漠作品《见信如面》译者、尼泊尔阿尼哥协会第一副主席塔姆先生(Dr Sarbottam Shrestha)一起在北京与雪漠先生相见,共叙了中尼文化、中尼商务合作、图书翻译出版等事项的交流和合作。此次受邀参加读者分享会,他非常得高兴和欣慰。他在致辞中说,2019年4月,雪漠先生受邀来到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与协会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关于《道德经》智慧的座谈,并向协会捐赠了中英文等作品,大家都受益匪浅,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六年过去了,雪漠先生又出版了近百部作品,可谓是著作等身,其创作精神令人敬畏。同时,雪漠作品也承载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尼泊尔出版的《雪漠小说精选》和《见信如面》,让尼泊尔朋友了解了中国,也理解了“中国故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连线视频中,雪漠先生首先预祝书展取得圆满成功。雪漠先生说:“尼泊尔是个伟大的国家,诞生了像释迦牟尼这样的伟大人物。我非常热爱尼泊尔。在疫情期间,我收藏了数以千计的尼泊尔佛像,帮助很多尼泊尔艺术家度过难关,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又说:“尼泊尔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无死的金刚心》中就写中国西藏的一位文化大师琼波浪觉,到尼泊尔求法,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德的故事。对这部书很多读者都很喜欢,希望依托这部书增进中尼两国之间的友谊。我希望尼泊尔文化能走进中国,中国文化能走向尼泊尔,成就更为辉煌的明天。同时,也希望中尼两国的艺术家在交往中,各自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到有益的营养,让我们彼此了解、彼此契合,并彼此成就。”
图书捐赠:雪漠作品专柜落户尼泊尔学院
在图书捐赠环节,古之草代表作家雪漠向尼泊尔学院图书馆捐赠了雪漠作品八十多册。布帕尔•拉伊(Bhupal Rai)先生代表尼泊尔学院接收,并向古之草颁发了捐赠证书。随后,尼泊尔学院图书馆将专门建立“雪漠作品专柜”,为尼泊尔读者提供了更多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由此而进一步推动中尼文化的互动与连接。
尼泊尔学院布帕尔•拉伊(Bhupal Rai)先生在致辞中说:“尼泊尔学院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级机构展开了学术合作,其中包括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在不同时间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此外,各类非政府组织和出版机构在翻译及语言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得知中国著名作家雪漠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多种外语,其中两部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尼泊尔语,我感到非常高兴。不论是由尼泊尔著名作家和活动家Malla K. Sundar 翻译的《雪漠小说精选》,还是由职业医生、优秀翻译家萨博塔姆•什雷斯塔翻译的《见信如面》,这两本书都可以称作是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我坚信,这两本书在促进尼泊尔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诗歌朗诵:中尼读者携手,共谱心曲
诗歌朗诵环节将分享会推向了高潮。尼泊尔华侨华人协会理事、旅尼中国艺术家马境女士与尼泊尔AP1电视台主持人马哈拉吉•夏尔马(Moharaj Sharma)以中文与尼泊尔语共同吟诵了雪漠诗歌《致莎尔娃蒂》,以他们独特的声音,编织了一段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情感纽带。他们携手,以中文与尼泊尔语的双重韵律,深情朗诵了雪漠先生的诗作《致莎尔娃蒂》,将长篇小说《无死的金刚心》中的深情厚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长篇小说《无死的金刚心》中琼波浪觉写给尼泊尔退位女神莎尔娃蒂的一首情书,道出了遭遇“女难”时的一段灵魂纠结。正如诗中所言:“千万次挥手\斩不断痛苦的纠缠\千万次顿足\惊不去怅惘的结集\千万次诅咒\又千万寻觅\不争气的失神的眼睛\总在出卖\那灵魂里包裹了千层的秘密……”
这场跨语言的诗歌朗诵,不仅是对雪漠先生作品魅力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尼两国文化交融与和谐共生的美好见证。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共通性,激发了人们对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理解的渴望。他们声情并茂的吟诵,吸引了在场众多读者的驻足聆听。
随后,中国新闻社记者的专题报道,以“中尼友人南亚国际书展吟诵中国作家诗歌”为题,通过文字与视频的双重载体,将这一美好瞬间传播得更远。新浪、搜狐、网易、凤凰、中国侨网、中国西藏网等众多媒体的转发与关注,更是让这场诗歌朗诵成为了一次跨越地域与时间的文化交流盛事,让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在文学的土壤中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学者共谈:一场精彩的文学盛宴
中尼专家学者围绕雪漠的《无死的金刚心》和《见信如面》两部作品展开关于中尼文学、中尼文化、中尼影视、中尼戏剧、中尼女性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此环节由《见信如面》尼文译者塔姆先生(Dr Sarbottam Shrestha)主持。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雪漠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人物塑造以及结构与叙述的巧妙安排,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学盛宴。这种深层次的探讨不仅加深了尼泊尔读者对雪漠作品的理解,也促进了中尼两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塔姆先生在分享翻译心得时提到,《见信如面》对于尼泊尔当代读者而言,无疑是一次新颖而独特的阅读体验。他坦言,这部作品中独特的文体结构,既类似于诗歌又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典故丰富且表达朦胧,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如此,他相信经过精心翻译的尼泊尔语版本,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原著的朦胧美感,让尼泊尔读者同样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
Moharaj Sharma先生是尼泊尔AP1电视台“读书”栏目的主持人,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多年来,他一直通过广播和电视活跃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为中尼文化及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去年8月,Moharaj Sharma先生还与塔姆先生做过一次对谈节目,向尼泊尔观众推介了雪漠作品。首先,Moharaj Sharma 先生激情澎湃地朗诵了自己所作的一首关于中国和尼泊尔历史和文化的诗歌。随后,他对雪漠作品进行了点评,也希望尼泊尔读者通过雪漠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以此促进中尼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尼泊尔新闻通讯社高级编辑Mahendra Subedi先生,阅读完尼文版的《雪漠小说精选》后,曾专门写了一篇评论,在The Rising Nepal发表之后,尼泊尔二十多家网站瞬间转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众多尼泊尔读者了解了雪漠作品。
在交流中,他主要从翻译的角度谈了雪漠作品在尼泊尔的影响和作用。他说,尽管中国和尼泊尔是近邻,但直到今天,中国作家的文学书籍在尼泊尔很有限,多是经济和政治类书籍。虽然鲁迅和莫言的作品曾登陆过尼泊尔,但对尼泊尔人的影响也仍然很有限。雪漠是广为流传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描绘了中国西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尼泊尔的丘陵居民非常相似,所以阅读雪漠作品,对于尼泊尔读者来说没有违和感。
尼泊尔阿克谢沃尔佛教传统艺术学院大学生Unnati GC围绕《见信如面》中琼波浪觉和莎尔娃蒂的爱情故事,专门讲述了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和心得。她认为,这些书信似乎写了一段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更是由小爱升华为大爱的一段心路历程,非常令人震撼!雪漠作品需要投入灵魂地深读,才能从表面的现象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王黎燕为参加本次分享会,针对《见信如面》特意做了一些笔记,读得非常认真和用心。她在分享中说,我与雪漠先生因《见信如面》结缘,顺势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作品,内心泛着种种涟漪,体会到了西部文学的厚重与空灵、矛盾与透彻、苍凉与浓烈,也为西部文学偏居一隅的文坛地位感到深深遗憾。近些年非常流行一句鲁迅先生的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从雪师的作品里真切地看到了这一点,或者说西部文学恰如这句话的具象化,让人看到了中国风格的文学走向世界的可能,甚至充满了期许与盼望。
签名赠书:传递文化之桥,共鉴文学之美
在雪漠作品读者分享会圆满结束后,尼泊尔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特向本次分享会赠送了一百本尼文版《见信如面》。在书展的雪漠作品展台区,中尼读者排着长长的队伍,缓缓来到展台,请译者塔姆先生签名并与其合影留念。
每一位获得赠书的读者,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塔姆先生不仅耐心地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还与每一位读者亲切交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乏塔姆先生昔日的“患者”,他们在分享会上重逢自己敬仰的医师,内心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显得格外特别。
众多读者纷纷表示,此次签名赠书活动不仅让他们收获了宝贵的书籍,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译者的直接沟通,他们对雪漠作品及中尼文化交流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理解。一位尼泊尔读者满怀激情地说道:“《见信如面》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超越国界的爱情共鸣与文化交融,而这次签名赠书活动更是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向往。”
至此,雪漠作品读者分享会圆满结束,这也标志着一次文学与文化交流的盛会成功落幕。通过这次读者分享会活动,雪漠作品及其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在尼泊尔读者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也为中尼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更加坚实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