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读者奔赴沂山书院爱心修屋护书籍
文\孟逸平
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刚过,即将进入农历六月。山东半岛上的雨水多了起来。沂山深处,青山秀丽,烟雨迷濛,一片恬静安然。然而,近几日随着雨水天气逐渐增多,沂山书院志愿者的心上,却多了一件忧心的事。
原来,在整理书籍时,大家发现存放书籍的仓库出现了滴水现象。部分尚未拆封的书籍浸到了水渍。在书院负责人张老师的迅速组织下,志愿者们很快赶到了存放书籍的仓库。大家先是转移了被打湿的书籍,然后一起想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才能防止屋顶滴水不再打湿仓库里存放的其他书籍呢?
不远处雷声轰隆,外面的雨还在下着。大滴的雨点儿劈里啪啦打在屋瓦上、院子里。当务之急,必须要先想办法,拿出临时的“防雨护书”解决方案。书院志愿者们群策群力,简单商议过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有人找来两大块防水布,有人找来绳子,有人去拿水桶和盆。大家决定,用绳子将防水布系在高处,一面高一些,一面低一些,渗漏下来的雨水,就可以顺着防水布流进下面的水桶里了——防水布下面的书籍,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了。椅子被很快搬来,摞在高处,志愿者们爬上去,栓好防水布,在靠墙的管道上系好绳子,调试好两边的高度,在地上接好水桶——做完这一切,大家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雨也渐渐小了下来。
雨停之后,书院负责人张老师请来了一位当地的工人师傅前来帮忙维修,他爬上屋顶,查看良久,却未能找出屋顶渗水的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张老师又去请了另外一位维修师傅来查看。他告诉张老师,要想彻底解决屋顶漏水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部重新翻修,在整个屋顶上重新铺一层铁皮。这显然不是一两日能够完成的工作,工人师傅摇摇手离开了。
志愿者们想出的临时“防雨护书”解决方案,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请来的维修师傅也看不出屋顶漏水的问题出在哪里,而夏季沂山的雨天又是说来就来。这下可如何是好呢?志愿者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身在济南的程老师和周老师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他们都是雪漠老师的读者。程老师此时还正忙于筹备济南书博会诸多事务——于是,他们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同前来沂山书院。同来的,还有周老师专门请到的建筑防水工程专家周工。
7月6日一大早,三位老师就驾车从省会济南出发了。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路上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等他们到达书院时,已是上午十点多了。三位老师还未来得及坐下来喝些水,就马上开始着手检查屋顶渗漏的原因所在。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了梯子,两位老师爬上书院仓库的屋顶开始检查。而此时,炙阳高照,他们脸上的汗滴不停地滑落下来。没过多久,老师们就诊断出了问题的所在。
下一步是去购买维修所用的防水材料。已是上午十一点多了,书院张老师再三请三位老师中午留在书院一起吃饭,但三位老师说什么也不肯。他们说,不愿意给书院志愿者们添麻烦,他们去购买材料,顺便在外面吃一点就可以了。
老师们找遍了镇上所有的建材商店,没有找到所需的材料。一位老板告诉程老师,你们要的材料我们这儿没有,县里有。于是,老师们又驱车前往临朐县城,终于购买到了所需的材料,并在那里吃了午饭。老师们带着维修材料回到书院,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们没来得及休息,就又与两位工人师傅一起爬上了屋顶,开始实施维修。
夏日午后,天气炎热,书院门口的柳树纹丝不动,只听到蝉鸣的声音。老师们在屋顶上干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从下午三点多,一直干到了六点。等他们从屋顶上下来时,汗水湿透了衣背。
此时,志愿者们在书院门口打扫从屋顶上清扫下来的材料包装、落叶与尘土。程老师又执意接过书院志愿者手中的铁锹,帮忙清运。他连声说,自己所做的实在微不足道。夕阳的余辉映在程老师真诚的笑脸上,那剪影很美。
屋顶维修好了。老师们表示,他们杯子里装点水就往回赶。书院志愿者买来大西瓜,请三位老师稍微休息了一下。夕阳西下,晚霞绚烂,老师们匆匆踏上了回程的路途。他们到达济南,已是晚上十点多了。
又是一个午后,乌云堆积,天色变暗,雷声轰隆响起。书院存放书籍的仓库里再也没有一点渗漏雨水的状况了,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沂山书院的书籍安全了。这下,一任帘外雨潺潺,书院的志愿者们可以放心了。
沂山深处,册册智慧的书卷可以安然听雨了。而三位老师的真诚与谦逊,奉献与实干,无私与大爱的精神,也深深印在了每一位沂山书院的志愿者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