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扇门
文\陈红英
一本书,一扇门。
一个意外,一段启程。
这是我过去两年多的一段经历。700多个日子以前,我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志得意满地画着一张张曼陀罗,研究人类图,期望财富暴增,从此活出内在丰盛、外在富足的辉煌人生。
一天夜里,当我从一个人类图的沙龙上眉飞色舞地返回家时,虽然一路黑灯瞎火,莽莽撞撞,我跟朋友依然有说有笑,沉浸在踌躇满志,豪情万丈的幻梦中。直至车身差点撞到了桥边的栏杆上,我才隐隐地感到了一丝不安。
果然,第二天我便发生了意外,命运的吊车伸着长长的手臂,瞬间把我从忙碌的状态中高高吊起,毫不客气地抛到病床上。我一下子懵了。
好在我的反省能力极强,从摔到地上那一刻开始,我就不断追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哪里出了问题?推敲了几个小时,我罗列出十余条颇含逻辑的因素,发布于简书上,以警醒自己。
这一反省开启了我与简书的神奇链接。一个简友介绍我看雪漠老师的《无死的金刚心》。网友的郑重推荐让我不容小覤,我立马从“微信读书”上用几天的时间认真看完了。还记得读这本书时,全程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完的,阅后激情澎湃,对琼波浪觉的求法精神大为震惊。同时,简书的陶语和明空老师开始关心我,赠送我《真心》《爱不落下》等多套书籍。我隐隐觉得,生命中的一扇门似乎朝我打开了。
对于文化非常陌生的人,平时几乎是不看书的。何况深受“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言论影响,除传统经典外,我对一般的书籍都敬而远之,甚至把订阅了多年的《读者文摘》也停掉了。闲暇之余,我有空就钻进自己的佛堂紧蹙眉头诵着咒语,把自己扮成了一个异常严肃的角色。此角色爱钻牛角尖,性格孤僻,瞧不起人又极度自卑。
哪知命运的这次逆袭给我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把我送上了自我修理的旅程。这一修理从阅读开始。自从一遇琼波浪觉,终生对他魂牵梦绕。生活说变就变,我买回来大量的书,书的封面署名清一色是“雪漠”。阅读,开始向我开启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读完《西夏的苍狼》,那个“白轻衣”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也不知怎么对她特别地念念不忘,也许她正是我的影子?我不也每日呆呆地望着那些毫无意义的,看似属于自己实非是自己的东西,始终也不忍舍弃吗?好在白轻衣终于在智者的开示中明白了真相,她破除了执著,去到了一个好地方。而我呢,我还在纠结的途中。
读小说,我保持了一贯的态度:只看故事情节。因此捧起《猎原》,最开始我有点读不下去。走马观花地读了一半,我就将它束之高阁了。大半年后,雪师开讲《猎原》,并要求大家一起阅读。于是我重新翻开此书,认真地读。这次一读,第一句话就让我眼前一亮:“那狼,悠了身子,款款而来。”那霸气,那豪迈,那“唯我独尊”的自信,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软肋。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很迅速地,我把自己沉下来,深契进文字里。越读越觉得精彩异常,越读越感到自己的心被极大地滋养。三四天时间,我把《猎原》一口气读完了。
记得读完那天,我抚摸着这部厚厚的作品,内心有一种饱满、厚重、鲜活的东西在激荡并扩张,久久地萦绕于怀。抚书长叹,我感觉自己浅陋得犹如站在深深的山谷中,凝望着眼前的高山,除了默默地仰视,任何话语都是多余。在厚重而博大、平实而深沉的文字面前,我担心自己写下的浅陋文字会玷污了它。因而,原本打算写读后感的我,许多天都没有动笔。
我一直觉得自己远远地站在文学这扇门外,但这次读完《猎原》后,我有一丝感觉——我似乎从那扇叫做“文学”的门缝里窥探到了里面的一线风景。我看到的风景究竟是什么?这风景就是我第一次读出了文学的意境,读出了平凡而独特的美。文学,第一次与我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我几乎被自己的发现感动得血脉贲张,不能自已。
《佛陀的智慧》,摞起来厚厚的一叠。这三本书我读得非常慢,但非常入心。记得有几次我不知不觉读了很久,偶然拿起手机一看,时间已近午夜。我沉浸在书的智慧里,深深陶醉于这些印心的文字,不忍合上书本。无奈夜已深,两手撑起桌沿站起来后,复又贪婪地翻开书,想一口吞尽西江水似地,用力狠狠读了几段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种感觉,在读《空空之外》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沉浸式的阅读,将我带入深深的满足感中,使我内心充盈着一股无法言说的大乐。对雪漠心学的热爱,已成了我生命的动能。
喜马拉雅里“雪漠的高老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听完《大师的秘密》一年后,我打开了这套书的纸质版,老老实实地像个小学生一样,仔细地一行行阅读。只读了几页,我对它的喜爱之情便满溢了出来。一个个模糊的认知,开始从书中得到确切的答案,感动从内心喷涌而出,我像拾掇喜爱的珍宝一般,把一行行有力的文字输进手机便签中,以备后用。
书不在多而在精,好书是人生的高级营养品。这是我阅读雪漠作品的感受。一本书能打开一个世界,一个人能影响一个时代。通过阅读雪漠作品,我正在一点点打开智慧之门,清凉之门,喜悦之门。我想,这种阅读必将带领着我,甩掉自我的绳索,让我跨越诸多的不舍和纠缠,继续走向生命究竟超越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