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最新版 >> 【雪漠禅坛】动态 >> 正文

对养生的另一种诠释——陈彦瑾谈《爱不落下》

2021-05-10 11:17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陈彦瑾 浏览:16701730

对养生的另一种诠释——陈彦瑾谈《爱不落下》

 

主题:中国传统生命科学与健康管理论坛暨《中华养生智慧丛书》《爱不落下》出版研讨会

时间:2021430

地点:华龄出版社

主办:华龄出版社、北京如学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彦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和董老师一样,都是雪漠老师作品的编辑。今天非常开心,见到很多老师,听到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家秘诀和盘托出,我很感动,也非常受益。

关于养生,我想结合雪漠老师的《爱不落下》谈一点我的感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生命如何能够健康地活着,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读了雪漠老师的《爱不落下》之后,对这个问题更有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我觉得在这本书里,雪漠老师虽然用了小说的笔法,但里面的核心精神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心髓,他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生命该如何健康地活着”这个问题的。

刚才听了各位老师讲解各家的养生方法,有道家的、儒家的,还有中医、太极等各方面的分享,让人深深感到,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丰富与博大。雪漠老师的《爱不落下》,就是从这片文化的大海中跃起的一朵耀眼的浪花。在书中,雪漠老师讲了一个重症患者被救赎的故事。一开篇女主人公就已经患上了非常惨烈的疾病,即晚期舌癌。要知道,健康的人是很难体会患者的疼痛的,我们无论如何用慈心去贴近她,那样一种巨痛,仍然是很难体会到的。但是,雪漠老师用文学的笔法还原了那份疼痛,更用了七十多万字的篇幅去呈现主人公如何从剧痛中被救赎的过程。这个救赎过程其实是很值得我们讨论的。目前,这本书虽然已经联合医学界举办了很多的活动,但基本上还是在表层上讲它是一个抗癌的故事。而这样一个患者,她究竟如何抗癌?如何得到救赎?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总的看,它不是从医学的角度,而是从人文角度、文化层面来救赎。

其实,书中女主人公的生活原型我也认识,她的确是通过一种人文的方法得到救赎的。什么方法呢?第一步,坦然接纳当下的自己。书中开篇写道,女主人公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医生告诉她,她的生命只剩下四个月的期限了,她在极度恐惧中联系了雪师,雪师用短信发给她一首偈子,瞬间让她解除了内心的恐惧。这听起来很神奇,但据我所知,这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我觉得,雪师偈子的神奇之处,首先是让她全然接纳了当下的自己,坦然接受了疾病已经降临生命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生中,任何的疾病、任何的厄运、任何的挫折,都意味着一种变化,意味着现在与过去已经不一样了,意味着未来将与痛苦相伴。坦然接纳以任何形式来到我们生命中的变化,这是救赎之路的起步。

接着,雪师与主人公展开了漫长的书信往来,用诗意化的文笔,给了她一个诗意的世界。雪师一直在讲他如何追逐梦想,如何建设书院,如何培养志愿者,如何面对挫折变化,等等,这带给她一个因梦想而精彩的世界。这时的雪师就像是她的救命稻草,他做的事情、他承载的文化和梦想,都成为她的寄托和向往,使她对未来充满希望,使她病中的生命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这是救赎的第二步:给她一份向往,给她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当然,这理由是建立在利他而非利己层面的,因为,雪师的梦想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利他”展开,利他也即是“爱不落下”的爱。

在书中,雪师并没有对她说,你要去学习站桩、太极,你要去吃什么药,或者你要运用什么样的方法,等等,因为那些方法仍然是关注于自己的身体,关注于如何战胜自己的疾病。雪师却将她的注意力从自己转向他人。他一直在告诉她,你要去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尤其去理解过去曾经与自己结怨的亲人,去为他们以及别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哪怕你身处疼痛,也要去追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心愿。雪师还给了女主人公一个利众的心愿:编辑一本可以使人升华心灵的好书。正是在雪师的教诲和鼓励下,主人公选择了一种全然利他的生活方式,甚至发愿以自己生命的健康与快乐去换取他人生命的疾病与痛苦,这时,她已经全然放下了疼痛的自己,升华为一种大爱的存在。在小说结尾,她给自己曾经结怨的父母亲人写了信,这代表她对过往的放下和宽恕。书中暗示,她的疾病,某种程度上说,与她过去的生活经历、家庭遭遇是有关联的。而她最终宽恕了自己的过往,挣脱了恩怨的牵绊,在最后时刻,不带一丝心结和怨恨,只带着满满的纯粹的爱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爱不落下》里的救赎有三个步骤,首先是坦然接纳当下的自己,继而树立对未来的向往,找到活着的理由和意义,其中最关键的,是试着放下自己,以全然利他为志向和指引,最终,生命因利他而升华,才能真正宽恕过往,从根本上,与疾病的根源和解。

疾病究竟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谜。自古以来,人们用了很多方法探讨疾病从哪里来,以及我们如何战胜它,由此诞生了浩如烟海的养生文化。但这些养生文化似乎也难以使我们完全避免疾病。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平时特别注重养生,看上去面色红润,非常健康,但是忽然有一天,他被检查出了肺癌。所以,疾病究竟是如何来到我们生命中的?这是一个神秘莫测的问题。我想,它可能真的跟我们过去的种种经历有关,也许种种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结果就以疾病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生命中了。

关于疾病,我记得在一本经书上,佛陀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疾病有两种,哪两种?一种是肉体的病,一种是心理的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在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里都不曾患病的众生,但是,除了那些已断除烦恼的人之外,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哪怕只脱离心病片刻的人。佛陀这番话指出了一个我们视若无睹的事实:看上去健健康康的我们,其实时时刻刻处在病中,这种病,就是我们的心病。也许正因为心病的存在,使得我们无论如何去防范肉体的疾病,它都有可能在某一刻出现。

《爱不落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无法避开疾病,就像我们避开死亡,我们无法百分百将它们阻挡在生命之外。既然这样,那么,与活得健康相比,活得有价值恐怕更为重要;与自主生死相比,自主意义和梦想恐怕更为重要。所以,我们的养生文化,与其追求活得更长,不如追求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吧。记得有段时间,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扬长避短,但后来我发现,人的短处终归是无法避免的,一不小心它就会跳出来,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于是我下定决心,我不要避短,我只要扬长。所以,如果说疾病和死亡是我们生命的短处,意义和价值就是生命的长处。既然我们无法躲开生老病死,不如全副身心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文化有三条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其实这三家的核心精神都离不开”利他”。克己是利他,无为是利他,慈悲是利他。从这个角度看雪漠老师的《爱不落下》,它的养生法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大爱养生法,或者说利他养生法。读过这部作品的人会知道,“爱不落下”的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有儒家文化的“仁”,一份不超越社会规范的关爱;又有道家文化的慈,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的慈爱;更有佛家文化的悲,也就是要救助他人、拔除他人痛苦的大悲悯、大悲心。

说到悲,还要提到雪漠老师的长篇小说《凉州词》,其中写了一种西北武林秘籍:大悲掌、大悲门。为什么名”大悲“?恐怕这种秘籍也承载着救拔众苦的大悲精神吧,这种精神在武林人士身上,也是一种侠义精神,一种担当精神,也就是雪漠老师说的武魂精神。武魂的悲心是刚建的,是坚毅的。现在很多人轻易自杀,一遇挫折磨难便放弃生命,表面看是缺乏生命的刚健、毅力,深层看,恐怕也是因为缺乏利他观照而使生命找不到意义和价值吧。

总而言之,对于生命怎样才能活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过去人们所追求的都是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但我觉得在这之上恐怕还要加上立志和立信。如果没有志向和信念,后面的三不朽都将没有落处和依处。而如果能够以利他为志向和信念去做一些事情,生命定然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养护、更有价值的生长。对于养生也一样。我们的养生文化如果能够以利他之爱为志向和信念,将会给普通大众带来一种最简单的养生法——大爱养生法,因为爱本身并不需要多少复杂的方法和技术含量,就像《爱不落下》展现的,利他之爱,是一种最简便也最有效、最普通也最高尚的养生理念,如同书中的雪师,他时时刻刻为利他活着,他哪有时间生病,哪有时间养生呢?

 

(陈彦瑾根据现场发言修订)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