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最新版 >> 如学传媒 >> 世界文学 >> 正文

徐义平:探索民族灵魂的悬疑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

2021-03-03 12:4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徐义平 浏览:22674046

徐义平:探索民族灵魂的悬疑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

 

最近在同事处发现一本好书——《我的名字叫红》,购于2008年的上海书城,并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听同事说,该书曾获得了法国文学奖、义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欧洲三大文学奖项。

《我的名字叫红》作者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Pamuk),他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先后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都柏林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文学评论家称他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与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发现好书能不一睹为快?遂借阅并写下粗略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探索民族灵魂的悬疑小说,以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为背景,间接援引旧苏菲派的故事与伊斯兰传说并富涵大众文化,用双螺旋式结构的形式、引人入胜的旁征博引、纠结罗织的故事,展现上百年前伊斯坦布尔日常生活的原貌:

1591年,一位苏丹的细密画师高雅被人谋杀,尸体被野蛮地抛入一口深井。画师生前接受了一项苏丹的秘密委托,与其他三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京城,分工合作,用欧洲的画法精心绘制一本旷世之作。他的死亡显然与这项秘密任务有关。

此时书中的一位敍述主角青年黑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故乡,他疯狂爱了20年的美丽表妹谢库瑞早已结婚,生了两个儿子,但孩子的父亲上战场后音讯全无,谢库瑞于是搬回家中与父亲,也就是受苏丹秘密委托的长者——“姨夫”——同住。黑的来访打破了谢库瑞一家原本平静的生活。紧接着,谢库瑞的父亲也在家中惨遭杀害。所有牵涉其中的画师都人人自危,除了自己,他们不相信任何人。仍然疯狂爱着谢库瑞的黑情急之下与她闪电结婚,担负起了保护这家孤儿寡母的重任。颇有心计的新娘谢库瑞拒绝与新丈夫圆房,提出要把杀父仇人绳之以法才真正开始新生活。

苏丹要求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大师与黑把能搜集到的秘密绘制的图画都拿来一一比较,试图找出凶手偷走的最后一幅图的根本原因,这当中,他们面临了毕生绘画生涯的最大冲击,西方透视法笔下的所有图像都令他们感到了对神的亵渎,他们没能找到凶手的蛛丝马迹。

幸好,高雅先生的尸体旁留下了一幅草草绘就的马,这是一匹骏逸、简单、栗色的马,它有个不易被人察觉的缺陷——裂鼻。他们请所有的牵涉罪案的画师重新划一副自己心中的马,试图找出相似的两幅,狡诈的凶手居然逃脱了大师的审查。无奈,大师和黑请求进入苏丹的宝库,查看宝库里收集的各种画册与国外的绘画赠品,找出裂鼻马的出处和画派。大师在宝库中饱览绘画珍品,最终心满意足地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也做出了谁是凶手的判断,是真正的凶手么?他又为何刺瞎自己的眼睛?

黑从宝库出来一一拜访三位画师,最终找到了真凶,然而为时已晚,凶手夺下了黑手中的匕首,刺向了黑。凶手急匆匆赶到码头,准备离开,有一个人拦住了他的去路,那是黑的情敌,谢库瑞的追求者——她的小叔子,夜色中,他凭着凶手手中的匕首,误以为面前的就是黑,他结束了这个陌生的凶手的性命。

黑血肉模糊地回到家,终于受到了做丈夫的礼遇,与谢库瑞共同生活。谢库瑞的小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了作家,他叫奥尔罕,他把父母的这个传奇故事写了下来,呈现给读者。

小说呈现了三个层面:它既是一个谋杀推理故事,又是一本哲思小说,更是一则爱情诗篇。珠玉般的诗文让人不禁赞叹——引用书中的一个角色,细密画大师奥斯曼的用词——帕慕克拥有“迷人的艺术天赋及邪灵般的智慧”。

帕慕克在回答中国读者的提问时说:“激发我写作这本书激情的主要是伊斯兰细密画。我把我看过的细密画里不可胜数的细节都放在了小说里。在爱和战争背后潜藏的古典伊斯兰故事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不过今天西方化的大趋势下,很少有人记得他们了。我的小说是想对这些被遗忘的故事和无数美轮美奂的图画致敬。”他认为:“对传统的伊斯兰画师而言,西方肖像画的绘画方式是个极大的挑战,这与他们传统的绘画方式完全不同。基于此,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看、绘画方式,甚至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通过个人的研究观看,另一个通过神之眼观看世界。后者更像是用精神之眼在读解世界。在我的小说里,这种冲突甚至带来了凶杀。但是读者应该发现,我并不相信存在这样的冲突。在我看来,所有优秀的艺术品都来自不同文化的混合。”

帕慕克的小说在国际上声誉很高,他将复杂的内涵以嫺熟的通俗小说的手法来表现。故事的复杂性在于,作家想像的中国东方文化、根深于本地的伊斯兰文化、夹缝中的文艺复兴,这三种文化错综交织相互冲突,双螺旋式结构腾挪转展,在大框架下隐藏的花哨的小细节像谜语一样引人入胜,“将读者带回16纪伊斯坦布尔细密画家的谋杀事件,也像汤玛斯·曼的《浮士德游地狱》般具有音乐性,他探索民族的灵魂。(约翰·厄普戴克语)。

选自《世界文学》第4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