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香巴文化 >> 学术研讨 >> 正文

易宏:蹑天纪 拜七公——柿子滩万年前岩画禳星场景或为道教踏罡步斗祖形

2020-02-26 10:54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易宏 浏览:26634564
内容提要:古今中外所见,差别最小者,莫过于星空。

 

易宏蹑天纪 拜七公——柿子滩万年前岩画禳星场景或为道教踏罡步斗祖形

作者:易宏

天道信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星斗崇拜是天道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

古今中外所见,差别最小者,莫过于星空。(这里所说差别最小,主要指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

岁差圈沿线的华夏传世星象,亦即历代拱极星,犹如先贤写在星空中的高度浓缩版中华文明萌芽与发展史,真可谓天书。

本文将以这一系列星象为主要线索,参考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以及前人研究,借用天文考古方法,考察大约绘制于距今10000年前的山西吉县柿子滩岩画所示场景,同当时的北极星七公二和七公、天纪、天棓、女床、织女等拱极星(座)的关系,及其同华夏星斗崇拜、天道信仰,乃至道教(踏罡步斗法术)的可能关联。

一、华夏星斗崇拜、天道信仰与道教踏罡步斗概说

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道信仰。(参见王卡《天道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吾族先民,将主要通过天象观察认识到的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上天,以及整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统称为天道,也奉作神明。对于这样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天道,人们感觉只有接受、服从、顺应或适应,以星斗崇拜为典型表现形式的天道信仰便相伴而生。

类似现象,不限于一国或一族。但形成庞大而近乎无所不在的天道信仰习俗,以致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五星红旗,中国自共和以来的三面国旗,似乎都可视作族人根深蒂固的天道信仰传统的自然显现。

更有甚者,在当今世界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唯有中国以其传统的星斗崇拜主要对象——北斗,来命名,并取其象作徽标(参见图1。该图所示北斗大致为季秋晚上9点前后星象。但是,摇光、天玑二星已不在北纬36°恒显圈内。现在若要看到斗口大致水平朝上的北斗,需在约北纬34°以上地区,且还差约30°到北极正下方时。具体说,天水-西安-洛阳-郑州-徐州-连云港一线及其以北地区,在夏季后半夜或秋季至初冬上半夜,还可看到。所见实为西北斗。参见文末图F1)。

天道通过星象来显现,天道信仰通过星斗崇拜来表现。华夏星斗崇拜,又以北极星和北斗等拱极星为中心。

实际上,在先秦时期,(天)北极、太一、道与太极,这几个分属于科学、宗教、哲学乃至巫术领域的基本概念,是可以相互替换和诠释的。有关这些,葛兆光、李零等学者已经注意到并作详细考证。这说明,道,这一概念的形成,不仅有身体特别是生殖渊源,而且还有天象渊源。天道说,或天、道相通说,是从其源头上成立的。于是,拱极星崇拜的本质,还是对其所围绕的中心——(天)北极所象征的道的崇拜。

拱极星,在汉语中,通常指北天极附近的星辰。显然,这是一个认识到北天极的存在之后的概念。

北斗、北极星以及其他拱极星,都不是北极。如果把北极比作月,那么,帮助人们辨认北极或寄托人们的北极崇拜的任何星斗,都只是指月之指,而非月本身。当然,如同今人常以都城喻政权一样,古今中外,类似以指月之指代称月的现象,也并不罕见。

说到拱极星,其中最著名者,莫过于北斗。

说到北斗,通常指人们在晴朗夜晚的北方天空所见,那个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围绕一个若隐若现的中心旋转的,像一把大勺子的巨大星座(图1、图2),即所谓北斗七星。

族人在远古时期就注意到了北斗,并给予特别关注,把这些星星联系起来,想象成舀酒的斗勺形,故名(北)斗。河南西水坡遗址古星图等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如道经中关于北斗第六星开阳又名北极的记述,实为距今约6000年前的星象。据开阳大致可排他被视作北极星的位置推定,而非距北极最近点。有关详论在笔者另文)告诉我们,至迟在距今六七千年之前,北斗崇拜已基本形成。

北斗,或因被特别关注,如图2所示(大致为初夏晚上9点前后星象,考虑低纬度地区实际易见而示此覆斗象),古人还给这七颗星的不同分组以及每颗星星都分别命名。人们把形似斗身的那四颗星合称为斗魁,简称魁。将犹如弯曲把手的另三颗星合称为斗柄或斗杓,简称杓。至于那七颗星各自的名称,从斗口起,顺时针,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关于北斗,除常见的七星说之外,还有九星说。这也就是北斗星座一共由九颗星星组成的说法。北斗九星说本身又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参见表1

其一,是在公认的北斗七星中的开阳两侧各有一个分别多被称作辅和弼的小星(参见图2),这种说法为道教所传承。不过,笔者只在能见度等条件好的时候,隐约见过可能是辅星的那颗小星。或许在大气透明度高且光污染少的古代都容易看到,抑或是笔者仙缘不足吧。

其二,是在北斗七星的三星斗杓(柄)外延方向,还有玄戈、招摇二星,共由五颗星,构成一个更长的斗杓。(参见图6

北斗构成多说,北斗诸星名称的丰富多彩,都显示,先民对作为北极乃至上帝的显现的北斗,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崇拜。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是华夏星斗崇拜和天道信仰的主干。星斗崇拜,遍布整个道教。特别是道教科仪,几乎完全是以星斗特别是北斗为平台来建构的。最典型的,就是在道教科仪中近乎无所不在的踏罡步斗。

道教踏罡步斗,又称步罡踏斗、步天纲、步纲蹑纪、飞罡蹑纪、步罡、步斗,等等。其运步方式称禹步,故有时也称步斗为禹步。是道教施法最重要的步伐形式。道士在约方丈大小之地,铺设罡毯,以象九重之天。脚穿云鞋,步和道乐,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运步,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其所步之行迹,乘踏北斗诸星,旋行四方拟斗之拱极运转。(参见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

实际上,北天极被赋予“忽兮恍兮”、“恍兮忽兮”的道、太极、太一等本元或至上或主宰的意涵,而看上去紧紧拱卫着北极的北斗,又或由于形状、方位、指时等特征,被当作泛北极星,且被视作北极的显现。于是,北斗几乎一直是族人星斗崇拜的中心,甚至是后世道教科仪的基本平台。这样一个台面,实为道士通过仪式以近道之基台。也就是说,以北斗为平台的道教科仪踏罡步斗,或许就是为了接近或礼敬天极以近道。

这种方术,源自上古巫术,据早期道教典籍,至迟在东汉末已为道教所沿袭。

二、蹑天纪 拜七公——柿子滩岩画所示万年前禳星法可能是道教踏罡步斗术祖形

3所示,是在距离黄河壶口瀑布东岸不远处的山西省吉县柿子滩(参见图F2)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朱绘岩画摹图。有关研究认为,该画大约绘制于距今10000年之前。研究者多认为,画面所示,很像是一位头戴羽冠的女巫(多见说那就是女娲者),在展臂禳星。不待详考,也可大致判定,岩画所绘,应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场面。

据图3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冯时先生认为,该画面上部七星点和下部六星点,可能分别象征北斗七星(写意)和南斗六星(写实),南斗北斗分主生死的观念,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这一画面所描绘的,或许正是原始女巫禳星祈福的祭祀场面。

另一方面,国家天文台赵永恒教授据“兵避太岁”戈(图4左)推定,柿子滩岩画(图3右)所表现的,就是太一神。又据曹氏朱符上的Y形星象,推定七公二就是太一星。这些神象和星象,对应西元前8292年前后冬至日黄昏的天象。并认为,太一星(七公二),和附近几颗星,组成Y形星象,构成太一神象,岩画中的女像,则是太一神的人化像。

柿子滩岩画中上下部那些点,很可能是星象。对此,关注者大多认同。但是,那一定就表示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吗?对此,朱磊博士认为值得商榷。

实际上,虽说华夏先民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关注北斗,但由于岁差的影响,北斗在大约7000年前才进入中原地区的恒显圈。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先民对北斗的关注是有限的,甚至是否存在明确了北天之斗意义的“北斗”或类似说法,似乎也是可以商榷的。即便有所关注,恐怕也未必多么崇拜。更难设想,处在中心地位的至尊太一神,会膜拜远在外围且很可能尚未被公认为北天之斗的“北斗”?

如图6所示,由于岁差的影响,北天极并非固定不变。一万来年以前的北极在七公二附近(参见图5、图6、图7),距离现在公认的北斗星座很远。那时,北斗,特别是斗魁,完全不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恒显圈里,甚至不在北纬40°附近(今北京一带)的恒显圈里。即便是已被作为斗状星座受到关注,但也未必有明确为北天之斗意涵的“北斗”或类似说法。而且,在那时,距离北天极最近的摇光的星极距也有大约30°,斗魁则在去极约50°之外,很难让人们将那时的“北斗”同当时的北极相关联。

于是,似乎也可认为,图2中疑似女神或女巫礼拜对象的那七个点,与其说是北斗七星之写意,毋宁说是七公星座之写实(参见图5、图6)。当然,也不排除那七星点的组合,同传世文献和星图中的七公星官略有差异的可能。

至于其中的礼拜状女像,不一定就是对应天上星座的星神,将之设想为(通天)女巫,礼拜以天北极(七公一和七公二之间)为轴心做指针状旋转的七公星座,可能更合事实或神学逻辑。而且,如果说那个时候就有某个犹如指针的星座,承担授时功能的话,在恒显圈之内,恐怕是必要条件。显然,七公是最合适不过的。至于让北斗星座担当定向授时职责,似乎应该是再过几千年当它进入恒显圈之后的事。

再者,关于柿子滩岩画女像下方的星点,与冯时先生的六星(图2左)说不同的是,赵永恒先生持七星说(图2右)。其实,七公周围星星密集,选几星都可能,组合方式也不一定同于今存星座图。如果下方是七星(不必拘泥此数)的话,反倒不能排除那就是后来的北斗的可能。不过,从星图上看,似乎更可能就是当时在中原地区恒显圈内的(天市垣)天纪星座(和附近)诸星的某种组合(参见图5、图6)。

之所以说岩画女像下部星点,很可能是天纪(或加附近)诸星的某种组合,是由于天纪和附近的女床、贯索以及天棓诸星,甚至织女星,在距今约1600011000年前,都曾经比后来的北斗更加接近北天极。在当时,人们对这些星辰的关注,应该远远多于还常在视野之外的“北斗”。

又鉴于织女星在夜空是恒星第5亮和在岁差圈沿途最亮的事实,大概从它在约16000年之前接近北极的时候,古人已开始特别注意,甚至不能排除百十万年来多轮刺激古人视觉留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可能。人们对拱极星的崇拜,或许是由织女星激发而萌发的。于是,单就这一轮岁差圈(按时间说,称柏拉图年)来说,有可能萌芽于距今约16000年之前。

明亮的织女星整夜不落耀星空,刺激人们的视觉,吸引古人的眼球,强化了人们对北天极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天纪、天棓、女床、贯索、七公,相继进入恒显圈,长条形的七公成了第一个回旋指针状授时星座。星空、天时,仿佛由它掌控,于是,人们对它给予特别关注和崇拜。较早受到关注的天纪、女床、天棓等星座诸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礼敬和朝拜运天掌时的七公的平台。女床星座之名,或许就是女巫禳星平台之意。

而天纪,则可能就是步罡踏斗又称步纲蹑纪、飞罡蹑纪所说的“纪”。或说,蹑纪,就是道经对脚踏天纪,祭拜七公的柿子滩岩画女巫那样的祭祀礼仪步伐的描述和传承。若能判定这一点,不仅可以肯定,道教踏罡步斗,起源于万年之前,并传承至今,而且,还能确定,道经记述着上万年之前的华夏先民活动。

天纪、天棓、女床等星座诸星,它们的某种组合,曾经充当回旋授时星座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不过,这只是笔者依据星图的推定,若要肯定,还需考古发现合证。尽管如此,这些星辰的时空关系,辅证柿子滩岩画女像下部星点,是天纪(或/和附近)诸星的某种组合,是没有问题的。

以模糊的北极意识为中心的拱极星崇拜,以一组拱极星为平台,礼敬或朝拜更近北极的授时星座祭祀礼仪,大概就是在织女星成为极星之后的数千年内逐渐发展而来,在七公二成为极星并由七公承担回旋授时星座职能的时候,成为岩画所示样式。说类似后世道教踏罡步斗的相关祭祀礼仪,在那时已有雏形,可近乎肯定。

也就是说,不论岩画中女神或女巫像下方星点表示哪个星座,似乎都在暗示,脚踏拱极星,接近北天极,以亲近上帝或道,是族人礼星斗、敬天道相关礼仪的基本形式,由来久远。后世道教科仪的踏罡步斗,很可能在那时已有雏形萌芽。柿子滩岩画中那位女巫的原型,可能也就是后世道士的老老前辈。

基于这些考察,为了避免精确的错误,我们不妨保守地考虑一个模糊的正确。结合有关农业考古(华夏大地已有多处发现10000年左右之前的栽培稻、黍等农耕遗址)和天文考古,以及相关传说,我们似乎可以推定,大概是在北天极靠近七公一和七公二的时候,人们开始对拱极星给予特别关注和崇拜,相关礼仪基本成型。七公,这一带有父系血统祖先崇拜意味的神圣星座名,也是一个有力证据。而且,七崇拜的起源,大概也不晚于这一时期。(至于“七公”、“天纪”、“女床”等,究竟是同名星官位于北极附近时所得名号之传世,还是后世命名,有待进一步详考。但据道经中的“蹑纪”之说,可以推定,这些星官名传世而来的可能性很大。限于篇幅和时间,有关考察留做另文)

综合这些考虑,可以认为,基于对拱极星关注的星斗崇拜,很可能随着北极向七公(一、二)的靠近而聚焦,与之相伴的天道信仰,随着七公的方位与时节指示作用被认知而初成。这个时间,大概开始于距今11000年左右之前。更早的萌芽,甚至可追溯到织女星开始接近北极的时候,其时大约在距今16000年之前。或许,这也是目前基于天文和农耕考古,能找到的最早道教(科仪)源头。

其中,蕴含着华夏天道信仰之初心、中华文明之雏形。鲁迅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或当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三、顺天时北斗受让近极位渐尊

实际上,斗形,除了状似生活器具便于识别和记忆之外,对是否适合作为授时星座并无特定意义,更何况可被连成斗状的星星组合多的是?

当然,北斗在所有斗状星座中最亮,这是它吸引人们注意的重要因素,但这也不是决定性的。

众所周知,相对于北斗仅有玉衡、天枢、摇光三星亮度排进全天前50且排名较靠后,而参宿(大致对应西方猎户座)有5颗星亮度进入前50且排名全部都在北斗那三星之前。但二者的受尊度差别是显著的,北斗近获至尊,而参宿仅被尊为二十八宿之一。

显然,在决定星宿受尊度诸因素中,形状和亮度固然都重要,但位置更重要。参宿,以及二十八宿中其他诸宿,之所以受尊,也是得益于它们在赤道-黄道带附近这一位置。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图画上的上下关系,通常表示空间上的南北关系。任意两个星星(或星座),以“南北”关系“同时”(参见后面括注)可见的必要条件是,其中之一必须在观测者可见的恒显圈内。也就是说,北极在织女至七公附近时,南北二斗因其都在北纬40°以南恒显圈外,绝无以“南北”关系“同时”让大多数当时古人可见之可能。

与之相对,天纪、天棓、女床、贯索,这些星座,彼此很近,且都在岁差圈附近,即都有近极机会,它们以“南北”关系让人们同时可见的时间长达三四千年。这,是古人构思出岩画那样祭祀场面的基本时空保障。

又鉴于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或当说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位置最重要。这也是全天第5亮的曾经北极星——织女星,远不如第48亮的今北极星受尊的原因。

毋庸置疑,可被用作回旋针状授时星座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其同真北极的距离。对此,古人用去极度(即偏离北极的角度)表示。

如图6所示,岁差圈(真北极移动路线)穿过七公一、二之间。也就是说,七公作为回旋针状授时星座,同真北极的距离,曾近为零。

在距今约10000年之前,前后大约两三千年的时段之内,没有其他什么星座,可以和七公争抢回旋指针授时星座资格。这,也是笔者推定大约绘于万年前的柿子滩岩画女像上方七星点,当为七公的天象依据。

北斗固然早就有了斗状星座的资格,但其作为(近北极的)北方之斗的资格,并不是自古就有或永恒不变的。特别是,北极在织女星附近时,南斗北斗的去极度差别不大,且都在50°以上。北斗,基本不在当时中原地区的北方视野里。(参见图6、图7

这也就如同在距今约16000~12500年之前的几千年间可作北极星的织女星,并不让现在的我们觉得它在北方一样,在那个时候的古人看来,现在的北斗星、北极星也都不在北方。“北斗”,并不总是配得上“北”字。

对此,是已知岁差影响的当今关注者不可忽视的。

那么,北斗在什么时候开始被人们认作北方之斗呢?我想,应该是在它多数时间,能够出现在关注者(以中原地区为主)的北方视野中的时候,才具备这一资格。

这个时点,很可能是在七公逐渐远离真北极,北斗大部进入关注者可见恒显圈的时候。其时,大约在距今7000年之前。在授时星座从七公向北斗七星过渡期间,即大约在距今8500~6500年之前的约两千年间,加上玄戈、招摇二星的五星长杓北斗九星,很可能充当过时空衔接桥梁。

至于南斗,应该是在北斗接近北极,人们确认北斗为北方之斗,并对之特别关注(和崇拜)之后,再关注南方赤道星空,或许是在开始构建二十八宿系统的时候,才将之称为南斗。也只有此时,才存在二者“同时”可见的“南北”关系。其时,当不早过距今大约7000年之前。(南北二斗,以“南北”关系“同时”可见的景象大致是:南斗位于南中天附近,需观测者面南略微仰视,仰角随观测者所处纬度而异;北斗位于北极下方,需观测者面北略微仰视或近乎平视。显然,此处所说“同时”,对同一观测者来说,并非真同时,故加引号;北极的下方虽在观测者北方,但对于北极,任何方向都是南方,南北二斗的“南北”关系不那么纯粹,也非不变,故加引号)

七公退,北斗进,靠近北极者最受尊。

初成于七公近极时代的拱极星与北极崇拜及相关礼仪,在人们把崇拜对象转移到北斗以及新的北极之后,被改造和发展,为后世道教所传承。教随天道变。这正是,尊天道,顺天时,法自然。

夏历庚子年正月十四日/西历202027日初稿

夏历庚子年二月初二日春龙节(龙抬头)/西元2020224日二稿

注:

本文主要观点初发于拙文《华夏天道信仰与道家思想萌芽与初成的几个节点略探——以岁差圈附近星名星象为线索》,《第四届昆仑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20199月·兰州,第43-55页。该文修订后改题《华夏天道信仰和道家思想萌芽与初成的几个节点略探——以拱极星为线索》,被集刊《东方哲学与文化》录用。本文据该文部分内容进一步深入和展开而成。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