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赏雪台 >> 名家视点 >> 正文

《中国民族报》:不因苦难而苟活——重读雪漠《大漠祭》

2017-08-05 12:18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马硕 浏览:40543560

 

作者:雪漠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

 

 

 

 

《中国民族报》:不因苦难而苟活——重读雪漠《大漠祭》

 

 

\马硕

 

 

作家在没有洗去灵魂上的污垢之前,自然无法体悟生活的本质,更无法感受并描绘生活。因此,一个优秀的作家在成长的路上,必须接受灵魂的历练和文学的修炼。甘肃省优秀作家雪漠的代表作品《大漠祭》,正是他历时12年、在经历了“大死”之后才真正完成的作品,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心血。

最为推崇这部作品的著名评论家雷达,曾在座谈会、文学评论等多个场合提及雪漠的这部作品。他认为,当代文学缺少“精神钙片”,而《大漠祭》正是这样一部充满钙质的作品。

河西走廊,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远扬的盛名并未给这片土地带来实质性的富饶。从张骞出使西域至今,这片土地上虽也曾有过繁华景象,但更多时候是以战火硝烟和贫瘠的形象示人。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东部人来说,河西走廊仅仅是历史课本上的一个名词,无丝毫真切的感受。但生于斯、长于斯的雪漠深深地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有多么艰辛、多么不易。

贫瘠的盐碱地、干旱少雨的气候……这正是雪漠以及河西走廊的百姓们世代生活的地方,也是《大漠祭》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这部作品以老顺一家为主线,展现出一个靠近腾格里沙漠的村庄里百姓们的日常:训鹰猎兔、打狐狸、捋黄毛柴、祭祖拜神、婚礼、葬礼……一个个让读者初读新奇、再读心酸的故事,不断地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人该如何活着?

钱和巫术是村民的两条生命线。钱在村民眼中的意义,远不是外面世界所能理解的含义。在这里打井要集份子钱;为了解救快旱死的庄稼要筹钱;供应乡镇领导请客吃饭要村民集钱;村里人生病要集钱;更不用说自家发生些什么事情要用钱……这般种种,使得不具备任何现代技能的农民们往往不堪重负。他们艰难地推动着慢速滚动的经济车轮,而车轮每向前滚动一步的代价,都幻化成碾压在黄土地上的痛彻心扉。

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人们自然顾不得读书受教,贫穷引起的知识匮乏与因知识匮乏加深的贫穷,在这个村庄里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巫术迷信的泛滥。尽管有人类学家认为,如果说科学是从宗教中孕育而来的,那么巫术则是宗教的摇篮。但从巫术到科学,是需要牺牲多少生命为代价,才能换取的进步呢?在作品中,无子不能活的白福听信齐神婆,牵强附会地找出一些证据,坚持认为女儿是来克他子嗣的。为了得到一个儿子,白福残忍地将聪明懂事的女儿推向了死亡。真正的罪人与其说是这个丧尽天良的白福,不如说是他背后的齐神婆;而与其说是齐神婆,又不如说是笼罩着他们的愚昧。白福女儿的死便是对巫术迷信最直白的控诉。

在这个闭塞、贫穷的村庄里,人们能做到的仅仅是温饱和糊口,外面瞬息万变的世界、灯红酒绿的都市与这个村庄的百姓毫无关联。然而,即便生活中充满种种苦难,这里的人们也没有放弃努力和希望。他们坚守在贫穷之上的高贵精神,在愚昧的表象之下的勤劳、本分、善良的天性,让读者大为动容。如憨头为了弟弟能读高中、考大学,他默默牺牲了自己读书的机会,和父亲一起劳动。

因为生存环境的限制,出生在这个村庄的人们的确需要肩负更多,但这种磨炼,也使这片因承载了祖祖辈辈汗水的土地更加厚重。书中睿智的孟八爷、聪明踏实的灵官、俊俏善良的莹儿,甚至可怜的憨头、愚昧的毛蛋、白狗,他们并没有因为苦难而苟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相互爱护反而更加纯粹。正如王秃子在家里乱成一团时仍然为老顺示意鹰的下落;孟八爷无私地教给灵官自己总结的打猎以及人生经验;村干部为了保护村民的利益多次挺身而出……感受这些人物的心怀善意,是解读这部作品的关键所在。

雪漠笔下苍凉的大漠,独特的西部风貌,以及纯朴的民风,为读者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大漠祭》为读者提供了观照另外一种人生的视野,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 

 

 

 

转载:《中国民族报》2017721

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17-07/21/content_121276.htm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