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晨读
文/刘一凡
我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会有固定的一条内容——【晨读XX】,至今为止,已经是【晨读187】了。每天除了在自己的朋友群里发“晨读”以外,也会在微信群里面转发。日复一日,也就养成了每天要发一条“晨读”的习惯。今早因自己的一个疏忽,导致在一个群里面漏发了。群里的群友@ 我,请我分享今天的“晨读”。一直都想写点关于这个“晨读”的故事,正好借此机缘,来说说话,聊聊这个“晨读”背后的故事。
这个“晨读”的缘起起源于2016年的香港书展上。书展上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清凉》(中央编译出版社)这本书在书展上得到了特殊的关注。当时,我就询问了中华书局的一个专业人士,为何你们如此喜欢《特别清凉》。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因为简单。这本书的书名简单,让人容易理解。内容简单,让人看的明白。封面及内部设计简单,让人舒服。总而言之,就是简单!听后,我就“晨读”念想就萌芽了。回来大陆后,我便从《特别清凉》开始了我的“晨读”分享之旅。
关于这个“晨读”之旅,分了几个阶段的。最开始的时候,我做的并不好,想起来就发一下,没想起或者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就不发了。就是这种时而发时而不发的情况大概持续了四个月之久。直到12月份的论坛时,我才发现自己这种状态有点不太对。每天拿着手机,如果连一句“晨读”都没有分享到位的话,我这个借口找的确实有点离谱了。突然之间的悔悟让我有了新的转变,这便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每天一定要强迫自己发“晨读”。今年一月份去北京参加了北京的论坛。在京期间,忙碌的生活让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忙忘了。也就一天没有发,青岛的一个朋友就发微信问我,为什么我昨天没有看到你的“晨读”?瞬时间,我为自己忙而忘记的这个借口有了一种负罪感。也是从那次开始,我便不再为自己的“晨读”找借口了。然后便开始进入了强迫自己一定要做的阶段。不会再为自己要外出,今天出门带的又不是“晨读”要分享的书为借口了。这些借口都太不成立,同时都是可以解决的。在雪漠文化网,及很多微信公众平台上,都是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章的。与此同时,我的朋友圈出现了转载我晨读的朋友,微信群有出现加我为好友,然后再把我加入其他群的朋友。
从一月份的北京论坛至今,早上的“晨读”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组成的一个部分。没有痛苦,没有强迫,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不知这样是不是可以将“晨读”定为自己一天时间的“大制不割”呢?我想是可以的。正如雪漠老师在《一个人的西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写到:“人的一生中,常常要跟自己作对,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该做的事。如果一个人总是对自己妥协,总是让欲望和惰性控制自己,他最后就会一事无成。因为,每个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个小时,非常公平,不能说一个人累了想休息,上天就会多给他一点时间。更重要的是,不对自己妥协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习惯,当你养成这种习惯时,就会有很强的定力,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有一天,你就能战胜自己。”
今早,我的漏发在一个群里的“晨读”得到群里朋友的提醒,我感到很欣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简简单单的一个行为是被很多人默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合适自己的传播方式。就像雪漠老师说的,最好的传播就是做好自己。
现在,已经不单单是我一个人在“晨读”,很多朋友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晨读”。也有很多朋友在转发“晨读”。当“晨读”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特别清凉”的一天便从早晨开始了。
——写于2017年3月20日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