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即将开始。作为全国权威文学奖项,本届“茅奖”在评审制度、评审范围等多方面的变革,吸引了文学界的关注。日前,本报记者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进行了专访。
记者:本届“茅奖”评奖条例有4处修改引人关注。一是62人规模的评奖委员会,二是评委承担从初评到终评的全部工作,三是投票采取评委实名制,四是设立20部提名作品。为何对“茅奖”做出上述改革?
胡平:以往“茅奖”评委只有20多位,这次达到60多位,一半由中国作协书记处直接聘任,一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后批准聘任,目的在于扩大评委的代表性。过去分为初评和终评,初评阅读量比较大,评委多由年轻人担任,评选出20部左右备选篇目后交终评委评审,这办法有合理性,也有弱点,终评专家难以掌握申报作品的全面情况。现所有评委的工作跨越初评到终评,有利于保持观点的一致性。实名制是为增强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公开、公平。此外,过去初评筛选出的20部左右的“备选作品”,现在叫“提名作品”,提高了它们的地位,也增加了评选的工作量和难度。实际上,不超过5部获奖作品,未必能全面代表4年来8000部左右长篇小说的创作,20部提名作品就反映整体创作状况而言可能更全面。4年来,最好的作品是一批,而非几部,它们水平相近,各具千秋。评奖揭晓后,有的获奖作品未必比有些提名作品高出多少,设立提名作品体现了公正,也符合创作实际。当然,这些改革能否成功需要实践检验,它们表明了中国作协决心改进评奖的努力。
记者:日前中国作家网公布了参评作品及内容梗概,人们更关注“茅奖”何时公开评委成员名单?
胡平:通过网络公布参评作品的内容梗概,是一项新措施。这些梗概有利于读者了解作品写了什么,对参评作品也是一种宣传。本次评奖将提前公布评委名单,也属新的举措。名单大致在评委会会议召开前后即本月底或下月初在《文艺报》和中国作家网上首先公布。预先公布评委名单是为了增加透明度,增强评委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记者:本届“茅奖”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4年中涌现出大量网络文学,为何只有7部参评?网络文学的加入,会使“茅奖”评奖标准产生变化吗?
胡平:网络文学10年来发展迅猛,但还年轻。“茅奖”和“鲁奖”接纳它们的速度相对较快,表明了开放性。网络文学也有个适应“茅奖”的过程。网络文学作品的报送单位是网站,推荐的作品不够多,可能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网络作品参评。根据“茅奖”评审条例,参评的网络长篇小说必须是图书形态,它要求参评作品经过严格的编辑、校对和审定。出版不仅是形式,也是一道遴选,这点上对所有参评作品应一视同仁。事实上,最优秀的网络文学基本都已出版了。“茅奖”条例规定,多卷本应以全书参评,意味着不再续写,也可能影响一些有名气的网络作品参评。
关于评奖标准,“茅奖”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文学有专业标准,“茅奖”是专家奖,相当于电影界的“金鸡奖”,有时难以顾全普通读者的口味。我以为要解决这一矛盾,从长远来看,文学上还应设立“百花奖”那样的奖项,以适应大众文学不断发展的形势。
记者:此次参评的长篇中,百万字以上的有10部,其中《大秦帝国》504万字,《你在高原》450万字。有限的时间内,评委如何完成如此巨大的阅读量,并做出全面、负责的评价?
胡平:单凭几十天的突击阅读,肯定是不现实的。实际上,评委的审读工作从公布参评目录之时便开始了。这些专家平时就很关注当前长篇小说创作,在审读之前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积累。
记者:近年来,文学评奖总是伴随着媒体和公众的质疑。这种关注和质疑,对“茅奖”意味着什么?从前七届得奖情况来看,“茅奖”似乎更偏爱史诗性的作品,反映当下现实的作品能否获得“茅奖”的青睐?
胡平:批评意味着大家的关注。评奖启动了而没引起任何评论,恐怕是更不乐观的。“茅奖”至今具有相当社会影响,说明历届评选大致是合理的(不排除有缺点和失误),这值得我们更加珍惜它的声誉。
“茅奖”确实存在自己传统的价值观,厚重的作品有时是具有“史诗”意味的,但现实题材作品同样可获得厚重感。“茅奖”对现实题材创作更为关注,可以说,宁可或缺历史题材作品,不可或缺现实题材作品。事实上,评奖只能建立在创作基础上,评委们的责任是努力把他们认为一个时期里最好的作品评出来,最好的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最经典的。获奖作品也不一定是进化的,因为创作往往是波浪式前进的。
转载: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1/2011-07-21/10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