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正文

【南方日报】当西部遇上岭南——作家雪漠与熊育群广州对谈文化

2015-11-13 09:18 来源:www.xuemo.cn 作者:记者/陈龙 实习生/王雄基 浏览:47624739
内容提要:11月7日,“当西部遇上岭南——作家雪漠与熊育群文化对谈”在学而优书店举行。

 

 

【南方日报】当西部遇上岭南——作家雪漠与熊育群广州对谈文化

 

 

南方日报讯 (记者/陈龙 实习生/王雄基)117日,“当西部遇上岭南——作家雪漠与熊育群文化对谈”在学而优书店举行。来自湖南的作家熊育群带有湖湘文学的空灵,来自甘肃的作家雪漠浸染着西北文明的浑厚,二者都属于“务虚”文化,却先后定居广州、东莞。他们的观念将如何与岭南的“务实”风气相融合?两位作家从广东文学的“衰弱”和多元性互补出发,对土地、文化、灵魂、生命、信仰、死亡、命运、文学、虚实、精神、永恒、爱情等关键词进行了新的诠释,并谈及了岭南广州两千年商都文明的未来写作,同时从“两条丝绸之路”和近代西方文明冲击阐释广东文学的未来发展空间。

 

 

作家雪漠出生于甘肃,成长于甘肃凉州。从25岁发表第一篇小说以来,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凉州融合在一起,感受它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写出了20多部作品。其中,“大漠三部曲”和“灵魂三部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0年,雪漠却举家迁往广东,并担任东莞市作协副主席,开始了西北文明与岭南文脉的碰撞。

 

 

雪漠表示:“从凉州到岭南,其实是一种心灵的迁徙。岭南吸引我的重要原因在于,这块土地很年轻,在凉州感受到的是苍老。西部文化非常厚实,但你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巨大的影子在拽着你,一直走不出历史文化的阴影,让人有种力不从心之感。岭南却充满着活力和生机,有种先进的东西,这就是岭南文化的活性。”

 

 

鲁奖得主熊育群从湖南移居广州已经有20年的历史。两人在上世纪90年代的鲁迅文学院相识,在文学上取得了共同语言。用他们的话说,大西北风俗和文化积淀让人们对远古充满敬仰,湖湘文化里的“经世致用”理想和文学、艺术的空灵也让那里充满巫文化和灵魂信仰,这两种都是“务虚”的文化。两个人的长篇散文《一个人的西部》和《路上的祖先》都涉及“行走”、“迁徙”,以及个人、群体命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行走和迁徙,都要思考归宿或“根”的问题。这种归根意识让许多作家的创作始终围绕着故乡而展开。

 

 

雪漠指出,完全的实用主义也会造成精神危机,现代人的生存危机感就是由“物质衡量一切”的观念造成的,因此岭南文化与外界文化的多元交融是必然趋势。熊育群对此深有感触,他回忆起在90年代末因心境不好,去西部和西藏旅游探险,经历狼群、雪崩、洪灾、雷击等多次险境,“5次大难不死”,突然对很多事情想明白了,达到一种“自由境界”,从此人生观大变。这就养成了一种内部心境的平和和价值多元。

 

 

这时,个人经验就显得无比重要。雪漠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一个“填空”的过程,用一个个行动去填补人生。他讲起起于西安的丝绸之路,“影响丝绸之路的就是骆驼,是驼背承载了整条丝绸之路。”因此,今天西北的丝路遗址上,随便一个地方都有几千年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让西北充满了民俗故事,“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讲故事的人,任何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扎下去都可以成为一个作家。”而岭南就缺乏讲故事的人和“小说性”。但雪漠最终仍然将全家老小迁至广东,他看重的就是广东的“政策开明”及“服务型政府”。这说明,广东的包容、开明风气对于吸引人才起到了巨大作用。

 

 

熊育群认为,经过不懈努力,广东文学在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一届鲁迅文学奖,广东获奖的就有3个。但目前,广东成绩突出的作家主要还是外来移民,“他们的根还在故乡,要对岭南文化有深厚的理解,还需要长期的浸润和体验。”雪漠的《一个人的西部》是在来到广东之后,根据西北和岭南生活经验的差异而写的,熊育群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乙卯年的雨雪》,就是融合了岭南和湖南文化元素的。“但完全书写岭南本土文化的作品,还有待时日”。

 

 

 

转载:《南方日报》20151113日 星期五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11/13/content_7488140.htm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