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历史档案 >> 正文

孔庙这些匾额的来历

2015-11-07 10:36 来源:www.xuemo.cn 作者:佚名 浏览:47756436
内容提要:孔庙的匾额楹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规范的。由于各朝代统治者关注祭孔活动,从而减少了匾额楹联的随意性。

 

孔庙这些匾额的来历

 

孔庙的匾额楹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规范的。由于各朝代统治者关注祭孔活动,从而减少了匾额楹联的随意性。一般来说,在如此庄严的地方,楹联是极少的,除各朝统一规范的匾额外,统治者较少专门为文庙御赐楹联。自清康熙帝始,历代皇帝即位,必亲临北京国子监“辟雍”讲学一次,称为“临雍”。随后到孔庙大成殿悬匾一方。并要求各地文庙效仿摹制。沿至清末,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大成殿内已聚集了由康熙至宣统九代皇帝御笔木匾九方,依次题字各为:“万世师表”(康熙),“生民未有”(雍正),“与天地参”(乾隆),“圣集大成”(嘉庆),“圣协时中”(道光),“德齐帱载”(咸丰),“圣神天纵”(同治),“斯文在兹”(光绪),“中和位育”(宣统)。民国五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将北京孔庙清代诸帝所书匾额全部取下,改悬由当时大总统黎元洪书“道洽大同”匾一方。1984年,北京孔庙大殿对外开放时,又将清朝九方匾重新悬挂在大成殿内。

万世师表

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御笔题书。语出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岂非乾坤所定,万民之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意为孔子是千秋万世的老师和表率。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士人有云:“教之以才,导之以德,可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作表焉。”

生民未有

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1725年)御笔题书。语出《孟子·公孙卫》:“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只记秦楚之际月表》:“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苦若斯之亟也”。生世,《诗序》:“解为尊祖。匾文意为尊祖千古以来,从未有若孔子之至高无上的圣贤。意为自有生民以来,世上就只出现了这一位圣人。

与天地参

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年(1737年)御笔题书。《中庸章句》:“为天下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参矣。”朱嘉注:“与天地参,谓以天地并而立三也。”意为孔子地位与天地并列。“参”也可理解为参拜之意。《易·说卦》称:“参天两地而倚数。”也可作“参贰地”。《史记·司马相如赋》难蜀你老曰:“故驰鹜乎兼容并包,而勒思乎参天贰地。”其寓意为赞誉孔子品德与天地并而为参。

圣集大成

嘉庆皇帝于嘉庆四年(1799年)御笔题书。语出《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也,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这里用音乐作比喻:孔子善于把单个的音符,按音乐规律组成美妙的乐章,意即孔子能把古圣先贤的美德集于一身,形成自已的学术思想。寓意为公布孔子集古代诸圣贤之长于一身。

圣协时中

道光皇帝于道光元年(1821年)御笔题书。语出《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嘉注:“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又“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意为孔子的学术思想、个人情操,都是能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客观实际的。寓意为尊崇孔圣之道协和万邦,凡事处置得体,恰如其分,以求事业顺畅发展,国泰民安。

德齐帱载

咸丰皇帝于咸丰元年(1851年)御笔题书。语出《中庸》:“仲民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譬如天地无不持载,无不复帱。”帱,多音字,这里读“道”,复盖的意思,言孔子之学术思想和个人品德,可以纬天经地,无所不包完美无缺。

圣神天纵

同治皇帝于同治元年(1862年)御笔题书。语出《孟子·尽天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话之谓圣,圣而不可之谓神。”程子注:“圣不可知,谓圣之至妙,人所不能测。非圣人之上,又有一等神人也。”又《伦语·子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耶?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降圣,又多能也。’”这里的意思是:孔子是顺就天时应运而生的圣人。颂扬孔夫子为上天赋予人间的品德学识和高超的神灵。

斯文在兹

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皇帝御书。语出《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朱熹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后死者”为孔子自称之词。因此,“斯文在兹”,意指世间所有文化盖源于儒学创始人孔子。

中和位育

清末代皇帝溥仪题书。匾文“中和位育”意指,按照孔子的中庸之道,就能达到“中和”,世间一切事物都能达到和谐的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匾意是称公布按圣人之道治世,就能达到天地间一切事物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呈现勃勃生机,蓬勃发展的景象。

道洽大同

中华民国门六年三月(1917年)黎元洪大总统为北京孔庙所书。“道洽大同”按《易经》解,道为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泛指沧桑变迁的万物规律。大同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兴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为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乃秦汉时代儒家学者虚构的太平盛世之臆想。道洽大同,公布扬儒学为人间正道之学,谓崇儒家学说可成就大同世界。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