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历史档案 >> 正文

清明上河图:一张图读懂盛世大宋

2015-10-12 07:3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燕语呢喃 浏览:48054279
内容提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历来备受推崇,誉为国之瑰宝。围绕这幅名画的文章,始终不曾做完。

 

清明上河图:一张图读懂盛世大宋

文\燕语呢喃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开封作为宋朝的都城,素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凝结了画家张择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清明上河图》,更是当年汴京繁荣的力证。无论其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文物价值,都堪称国之瑰宝。

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大多数人认同“春景”之说(宋徽宗的题诗:水在上河春)。后来,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认定画作所绘是秋景,列举了八项理由——画卷中五匹驴骡驮着冬天烤火才用到的木炭,多处酒肆的酒旗上写着“新酒”等,推算时间应是农历十月左右。不过大多数画家的创作时间前后数年,由春到秋也是常有的。另外,也有教授提出“清明盛世”之说,因为北宋“偃武修文”,是历史上又一个太平盛世,这时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太平安乐,画家张择端在翰林书画院供职,“清明”一词是应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不过,“清明”一词,一语双关也未可知。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与争论。有人说指汴河(通济渠)汴河居北,处上游,故称上河,还有说“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赶集上街之意”,少数人联系“清明”二字认为是“上坟”。(不过书画大家宋徽宗题名一副上坟图,隐隐觉得不太对)。

不过,这些都不足以影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地位。那么,画作里隐藏着哪些大宋的密码呢?

汴京市中心,城楼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相当于今天的快捷酒店或钟点房)、肉铺、庙宇、公廨等等。经营范围涉及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商贾、士绅、官吏、小贩、酒楼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虹桥码头区闻名遐迩。虹桥横跨汴河,气势不菲,宛如飞虹,故名虹桥。这里人口稠密,商船云集,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商贩生意兴隆。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把货摊设计成斜面,这样的场面,一直延伸到桥头的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

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有的靠岸停泊。码头上有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当时汴河流域的交通发达,水旱各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客货交通网络。

交通运载工具更是形形色色,样样俱全:有轿子、骆驼、牛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但宋朝一般不提倡坐轿,百官办公往往乘马,此后的历朝历代,轿子逐渐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画面上,毛驴负重累累,从驮工娴熟的动作就知道他们是行走多年的老马帮了。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溜骆驼队,同样被人们用来作运输工具,应是西域商人来汴梁做生意的,是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商团。

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中,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马后面是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马前一人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前面一乘轿子应是新娘坐的,因为轿子的处面都用各种草木花卉装饰着,此可谓“花轿”。或许花轿一词最早就来源于此吧。

疏林薄雾中,掩映着低矮的草舍瓦屋、小桥流水、老树、扁舟,阡陌纵横,田亩井然,禾苗正在茁壮成长,依稀可见农夫在田间耕作。几棵高树枝上有四个鸦雀窝,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

两个脚夫赶着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虽是春寒料峭,也已大地回春。茶馆边的一家农舍饲养着两头牛,优哉悠哉的反刍着。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

宋代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发达。

宋代官窑、民窑遍布全国。

宋代的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宋代的航海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

宋代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别的且不说,单就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此时完成或开始应用的。

另外,宋朝财政收入为历朝之冠,北宋极盛之时岁入一亿六千万两白银,这归功于宋朝是历史上最为重视商业发展的朝代,当然也是商税最为沉重的朝代。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然而物极必反,这一点,画面上也有表现:

画作中车夫们将旧党书写的屏风当做苫布,其他书籍销毁,反映了徽宗罢黜旧党,焚毁苏轼、黄庭坚等人墨宝文集,使文化艺术遭到了无法弥补的破坏。

小商小贩肆意摆卖,占道经营,甚至云集到桥面,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意味着城市管理的失控。

接近中午时候,兵卒还在驿站门前坐卧着,由此可见徽宗时期朝廷拖沓低效的局面。

画面中“正店”是政府授权酿造美酒的酒店,甚至有专门供应军酒的地方,甚至士卒们前来押送军酒,军队战斗力令人堪忧。

城墙四处塌陷,上面没有任何防御工事,连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城门前后上下没有一兵一卒把守,门禁制度几近瘫痪,真实地揭示了宋徽宗初期已经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一“画”成谶——《清明上河图》图成之时,北宋帝国的政治局势已紧张到极点。金兵大举入侵,汴京城内生灵涂炭,北宋繁华危在旦夕,祥和之中风雨欲来,一场席卷大宋的腥风血雨,已在虹桥下暗潮涌动。张择端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揭示出北宋灭亡前的种种征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宋朝政治拖沓,军事涣散,重文轻武的必然结果,也和“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宋徽宗不无关系。

“世情难绘,市声喧哗。穷尽尺幅,要见天地、见众生,绝非易事。”——为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历来备受推崇,誉为国之瑰宝。围绕这幅名画的文章,始终不曾做完。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