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部》:它是怎样一本书?
主题:《一个人的西部》
主讲:陈彦瑾(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一个人的西部》责编)
时间:2015年8月1日
地点:“赏雪台”直播间
雪漠老师的新书《一个人的西部》出版了。今晚,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它到底是怎样一本书?雪漠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老师众多的作品里,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读它、怎样读它?……等等话题。
它是怎样一本书?
去年这个时候,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了老师的《野狐岭》,它是纯文学的长篇小说;而今年的《一个人的西部》,从封面大家已经看到,它是一部自传体长篇散文。也就是说,它带有自传色彩,却又不是纯自传,而仍是纯文学的长篇散文。这本书里,雪漠老师写了他从小到大的生命经历,从不明白到明白的人生过程,但它又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非虚构记录,而更侧重对人生、生命的感悟,更灵动,文学性也更强。
写法上,它也与纯自传不同。它以2012年陈亦新的婚礼为引子和缘起展开回忆。因为要举办婚礼,那一年老师特意提前两个月,从广东回到故乡凉州准备请客,由此忆起过去的很多人和事,开始“追忆逝水年华”。大家知道,老师长期闭关,与过去、现在都几乎隔绝,但因为婚礼的缘起,被迫走出关房,追寻过去。在序言中,老师说:“在某个传说中,人死后,灵魂必须捡完前世的脚印,才能实现升华,再次投胎。这一次,我就像那捡拾前世脚印的灵魂,一路搜寻了去,等于将自己的过去半生又走了一遍。其中不乏温馨和诗意,也有着对人性的洞悉。”
因此,这本书有两条线索。一是现在时,从婚礼的筹备、进展到圆满举办;一是过去时,回溯自己的过去、成长、奋斗,遇到的人和事——朋友、家人、同学、同事,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他们所处的文化。通过今昔对比,感悟人生,领悟命运。从自己和许多人的命运故事里,老师试图寻找一个人生活的土壤、文化氛围和他的心灵、他的命运之间的关系,破解决定个人命运的密码。老师说:“每一种文化决定每一种心灵,每一种心灵决定了一种命运。”我认为,这句话是这本书的灵魂句。
在长篇小说《野狐岭》中,老师书写了很多灵魂的嘈音,其实,这本书也如此。它不仅记录了老师个人的心灵成长历程,也记录了很多人的心灵历程。这让它有一种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更有心灵的广度和深度。我想,这或许是老师擅长长篇小说写作的能力的一种运用和体现,他具备驾驭写出这些广度和深度的能力。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序言《一个人的命运和一种文化的温度》是理解本书的入口——当然这本书一点儿也不难理解,不过,如果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那么序言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目前为止,老师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一部诗集,十多部文化著作和心灵随笔,加上这部自传体长篇散文,他几乎把所有的文体都尝试了。对于这部新书的写作意图,他在前言里有一段特别说明:
虽然我的每一部小说都在说话,但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读懂其中的含义。有些人在读它的故事,有些人在里面寻找智慧,有些人用文学分析的方法读它,有些人在享受它的文字,每一种读法,都有它的收获,能不能进入我的书所承载的那个世界,取决于读者能不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以及这种基因与自身命运之间的联系。过去,我找了很多方法,想让更多的人能读懂我的书,能理解我写的那些东西,能进入我开启的那个世界,于是,我的小说中就有了许多反小说的内容——小说人物发出声音,说出了很多作家想说的话。但是,真正听明白的人,仍然寥寥无几。因为,我说的,都是我用生命验证过的,它真的改变了我自己的命运。
这段话里有一种滚烫的真诚,而这几乎是整本书的基调。整本书就是用这样质朴的、滚烫的真诚来写作的。老师的写作,无非是想写出他用生命验证过的究竟是什么,唯愿读者能明白。和小说相比,这本书是洗尽铅华,赤裸灵魂,把自己的生命作为样本解剖给大家,告诉大家他用生命验证过究竟是什么。它没有文学的华丽,更没有文化的名相,只有赤裸的真诚。完全是一个人用毫无机心的、真诚泣血的声音和读者交心:我曾经是这样走过来的,我曾经是这样活的……所以,读这本书我们会觉得非常入心,贴心,一点隔阂也没有。
最大看点
其实,雪漠老师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他的读者多少都已有所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并不复杂,而且因为长期闭关,甚至可能比我们很多人的经历还要简单些。他遇到的人也基本和我们一样,不外乎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师长,经历的事也不外乎上学、考学、工作、恋爱、结婚,可以说,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一样,有着普通平常的外相。精彩的是什么呢?是平淡生活下面的丰厚感悟,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尤其在面对逆境、挫折时的态度、人格。编辑时,我阅读的目光,就总是被这些内容牵引,那些感悟人生、领悟命运的句段,就像是埋在沙里的一粒粒金子,沉甸甸的,金闪闪的,照耀着阅读。为了把遍地散落的金子们搜集起来,我干脆边读边摘,大概摘录了二万多字,当当网上发布的精语就是其中一部分,它们可以说都是这本书的灵魂句。相信大家读到这本书时,也会和我一样,不由自主地摘录起来。
借用书里的一段话:“对于一个始终在寻觅真理,始终在叩问灵魂的人来说,他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寻觅的一部分。都是在等待灵魂的觉醒。不管他以什么样的外相,是不是显得很世俗。不管他经历过什么,都不会屈服,而是都在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一些狭隘的情绪。这就是信仰。信仰是朴素的。”我想说:“对于一个完成了自己的明白人来说,不管这明白是以什么外相——以小说、诗歌还是随笔散文的形式——说出,也不管这明白是关于个人生活还是历史、时代,他说的每一字每一句,其实都是出自他经过生命验证后的明白。他的灵魂气息、生命世界无不是这份明白,这份验证。”所以说这本书,处处是金子。
曾经我和一位媒体朋友交流,她说老师的书很容易读进去,里面的智慧都化入生活了,亲切可感,而一些经典如《道德经》,读来总觉得隔,经里的智慧离自己生活很遥远。老师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他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他用自己生命验证过的文化也已融入血液,化为他的呼吸、气息,再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解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我们自然会感觉非常的贴心受用。
文化意义
编辑这本书,首先是我自己受益。平时,我们在都市功利文化中浸淫已久,不知不觉被它影响、塑造甚至控制着,身处黑暗已麻木不觉。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被柴米油盐所包裹,被金钱名利感情所纠缠,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生活,人活着就该这样。终日忙碌奋斗的,为的就是这些,很少有人为梦想、为灵魂忙碌奋斗。尤其是,在功利文化熏陶下,“人生奋斗”也早被流行的成功学所异化,成为追逐欲望、满足贪欲的代名词。它是想方设法、不择手段让外在的环境滿足个人的欲望需求,而不是像这本书里的文化实践那样,通过战胜自己、升华心灵、壮大人格来超越环境,改变命运。在这本书的文化观照下,我们认为实在的、不可缺的、痴迷的、奋力追逐的那些东西是多么虚幻不值,而被我们遗忘的灵魂才是生生世世伴随我们的,最为珍贵的东西;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正是将我们困住、麻痹的东西,而被我们遗忘的灵魂、人格,才是真正能让我们获得自由、尊严的东西。这是西部文化的人生智慧和生命智慧,我觉得,正是我们这个功利文化泛滥、缺氧缺钙的时代最需要的文化的氧和精神的钙。美学上,西部文化的野性、雄强、阔大,西部精神的灵性、超越、自由,也都迥异于浮华、奢靡、温软、小情小调的流行文化,让我们呼吸到一股自由、清凉的气息。
(待续)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