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小说世界 >> 正文

一只“军中老虎”的人生素描

2015-04-21 08:12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朱向前 西元 浏览:50093195
内容提要:自然,写一只“军中老虎”也就辐射到了军队某个带有普遍性的病灶,这是《一座营盘》的重量所在。

陶纯《一座营盘》/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4

 

一只“军中老虎”的人生素描

——关于陶纯军旅长篇小说《一座营盘》的对话

/朱向前 西元

 

朱向前:最近,我读到总装备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陶纯的长篇小说《一座营盘》(连载于《中国作家》20152期、3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4月出版),这是他涉足影视十年后回归小说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读来酣畅淋漓。近年来,军旅小说给人这样的阅读快意并不多。所以,我觉得有话要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西元:我也刚刚看过这部长篇小说,确有同感。

朱向前:我的习惯是首先给一部作品定位,看它到底几斤几两,有何与众不同之处。我觉得从题材上讲《一座营盘》是军队反腐题材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中涉及的人物之重,级别之高,问题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诞生真是恰逢其时!如果说,诞生于1997年的长篇小说《突出重围》是闯了军事改革方面的禁区,产生了轰动,那么,《一座营盘》是突进了军队反腐领域雷区的另一力作。如果天时、地利、人和皆具,《一座营盘》必将产生更大反响。

西元:可以说,是时代境遇造就了《一座营盘》。如果没有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下决心整治腐败问题,并且在全社会取得了共识,几乎是不能想象会出现《一座营盘》这样的长篇小说,即使有人写出了类似的作品,从力度、深度、广度来讲,也都很难达到《一座营盘》的水平。

朱向前:过去出现过一些涉及此方面的军旅文学创作,但与《一座营盘》相比,那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西元:说来还有一段机缘巧合。我与陶纯老师同属总装备部文艺创作室,平时经常向他讨教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对《一座营盘》的创作过程也略知一二。最初,陶纯老师纯粹是为了应付任务,写一部反映某后勤业务部门工作情况的略有纪实色彩的作品。可是写着写着就有一发而不可收之感,一下子把自己三十几年军旅生涯的感受给激发起来,越写越投入,越写越宽广,把人生积淀都用上了。并且不得不一再调整写作计划,使得这个小说的骨架越来越大,历史内容越来越厚。当我得知他处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就预感到他一定会写出个与众不同的大东西来。

朱向前:从微观上讲是机缘巧合,从宏观上讲是历史造就了《一座营盘》,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西元:有时硬要去写,反倒有无从下手之感。

朱向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一座营盘》文学层面上的问题。陶纯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第四届文学创作班的学员,是我的学生,而且是同期学员乃至整个60代军旅作家中的佼佼者。我记得在他们的毕业作品讨论会上,我曾经说过,陶纯的中篇小说《坐到天亮》代表了他们那一届的最高水平。因此,我对他寄予了厚望,也因此对他涉足影视远离小说颇感失望。好在他突破了“一旦触电、武功就废”的魔咒,以《一座营盘》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转身。如果不纯粹地把《一座营盘》当作一个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来,它仍体现着陶纯一贯的敦厚、细腻,有质感,有深情的文学创作本色。陶纯八十年代初入伍,人生经历恰与改革开放几十年历程同步,对部队的变迁了如指掌,其生活阅历也达到了相当的厚度,以文学的眼光观察人,观察生活的能力也已成熟,此时,应当说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契机,一个突破口,来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所以,它虽然写反腐,看似应景之作,但是又很自然,可以说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西元:《一座营盘》真可谓是一次力道颇深、直白无遗,又真实可感的全景式素描,勾勒出一只“军中老虎”的几十年人生历程。自然,写一只“军中老虎”也就辐射到了军队某个带有普遍性的病灶,这是《一座营盘》的重量所在。

朱向前:在军旅文学历史传承当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军旅文学创作中,一直存在着一条很独特的脉络。比如柳建伟的《突出重围》,强调思想性,强调当下的历史内容,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概念大于文学性的情况。不过,这一脉络一直存在,而且很有活力,当军旅文学创作过于强调文学性而无力突破时,这一脉络就仿佛有纠偏的作用似的,总能时不时给军旅文学创作打一剂强心针。但是,《一座营盘》与这一脉络有联系,又有很大不同,最关键的一点是它不生硬,有生活积淀。

西元:说到底,《一座营盘》是以陶纯较为纯熟的文学表达方式和厚实的人生阅历为基础的。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