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婴先生逝世已近一个月了,关于他的报道在媒体上读了不少,其中《恪守父训不做空头文学家》之类的题目,给我印象很深。这题目出自鲁迅先生的一句遗言:“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鲁迅病逝后,蔡元培先生撰写一联表示哀悼,其下联就是:“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从1929年到2011年,悠悠岁月,逝水长流,世事沧桑,白云苍狗,海婴先生踏踏实实地走完了80多年的人生之路,也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令人难忘的足迹。他生前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曾说过一段话:“‘不做空头文学家’,我想父亲的这句话至今还有其社会意义。现在这个‘家’、那个‘家’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到底有几个是货真价实的?所以我建议大家,特别是年轻人,不要急着成‘家’,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面最踏实。”周海婴先生的这段话,希望也能引起我们的某些文艺界人士的反思和反省。
看看我们的报刊,看看我们的影视,看看我们的网络和其他传媒,有多少空头文学家在招摇过市?有多少缺乏质量和重量、缺少思想和情感的作品在大肆炒作甚至大行其道?仔细掂量,恐怕不在少数。正如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言:“据说现在一年创作歌曲在两万首以上,但是真正为广大群众所传唱的有多少首?现在一年创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但真正为广大读者所一致公认的力作有多少部?出版业一年出版各类出版物30万种,但真正能与我们先辈几千年为我们留下的8万种历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我们全国几百个电视频道,数以千万计的文化节目,真正的有丰富文化内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又占多大比例?我们每年生产400多部影片,上万集电视剧,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占多大比例?热遍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中,逐利、炒作,托假的‘虚火’占多大成分?”
有的作家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喝着清茶,叼着烟卷,生编硬造各种生猛的小说和剧本;有的作家沉醉在自己的一己悲欢里浅斟低唱,制造所谓的散文和诗歌;也有的作家靠着东拼西凑来出“成果”,靠着装疯卖傻、胡说八道来挣名气,靠着酷评、撒野和所谓的行为艺术来显示“才华”……种种文坛怪相,不一而足,究其源头,还是因为脑子里没有东西,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缺少艺术上的原创力,就像气球一样——为了显示自己不是干瘪的,就要拼命往里面吹气。那些看起来很红火的先生女士们脚下没有根,只好就在风里浮沉,在空中翻滚,却始终无法落到实实在在的大地上。归根结底,终究还是空头文学家中的一员罢了。
以上人士毕竟勉强还顶着个“作家”的名头。另外还有一些连这个表面上的名头也没有的名人,忽然也乱花渐欲迷人眼,全都蜂拥到图书市场里来,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出书热。这些人中有的靠影视出名,有的靠主持节目混了个脸熟,有的靠办企业发了几笔横财……突然有一天,也都变成了“文学家”,人五人六地一本一本地出起了书来,其中无非是“张家长,李家短,小时候吃了几瓣蒜,长大了变成一棵葱”之类的琐碎东西,纵然能够挣来一个作协会员的小本本,但其几斤几两,毕竟瞒不过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也瞒不过时间和历史的无情检验。其中还有些名人自己不会写文章,却雇“枪手”替自己代笔来装点门面,欺骗读者。这更是一种浮躁的心态和自欺欺人的“空头”的表现了。
有些人发表了一两篇很浅薄的小散文,就自称作家了;有的人发表了一两首看不懂的朦胧诗,就自称诗人了。甚至还有一些业余作者自费印了一本书,花钱买来一个“桂冠诗人”“经典作家”的名号,或者通过不菲的参赛费获得一个什么“世纪金奖、银奖”,就以“文学家”的名头去人前招摇显摆,甚至用来评职称、评先进,这种空头文学家的拙劣表演就更是徒增笑料了。令人忧虑的是,还有人打着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幌子,以刊登“优秀作文”、评选“小作家”或者颁发作文大奖等名目和花招,从学生家长那里骗钱……
综观周海婴先生去世的各种新闻报道,很多媒体不约而同地选择用“不做空头文学家”这句话来做题目,应该说并不是偶然的。针对种种浮躁喧嚣的“空头”市场,鲁迅先生“不做空头文学家”的叮嘱,“至今还有其社会意义”啊。
转载: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1/2011-05-06/9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