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小善是让人得到金钱、物质的帮助,它停留在物质层面;中善是授业、解惑,已上升到精神的层面;大善则是传播真理,传播为人之道,上升到灵魂和信仰的层面。
雪漠:大善无我,善行天下
有人问我,大手印文化提倡消除二元对立,放下分别心,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善恶?道德修养又有哪些境界?
我告诉他,人性中兼有善恶。凡有人类,善恶之争就会存在,也永远不会停歇。就像一个人总是在跟自己斗争。而且,善有不同层次,是个多元的概念。
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情况,对于善,就有不同的内涵与诠释。所以,善恶之争不可能有定论,也不一定要有定论。一个人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他是否自省、自律、自强;人类社会发展得是好是坏,关键也在于人类能否理性、节制、自律。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不奇怪,世上也没什么纯粹的善人和恶人。只要一个人不但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就是善;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生存,不让别人也生存,就是恶;如果一个人能为社会、为他人、为集体着想,遏制自己的私欲、贪欲,他就是有道德的人。善心、善言、善行,三者统一,就构成了完整的善。
至于人的道德修养,则有五种境界:圣人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君子界,利人无己;常人界,利人利己;小人界,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蠢人界,损人又害己。我们崇尚圣人,提倡做君子,至少做个常人,不能做小人,更不能当蠢人。我提倡的“大善铸心”,就是用圣人的善熏染常人的心,让常人的心一天天更柔软,一天天更博大,一天天更慈悲,然后变成君子之心,最后变成圣人之心。
现在很多人认为的善,还不是真正的善,因为它带有大量的偏见和局限。比如学科、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理念的局限,等等。在这么多局限下,善文化很难形成普世共识。而且,善文化目前宣扬的,多是一种小善的东西,没能上升到大善的层面。就是说,现在有很多善文化的传播者,仅仅在传播一种行为,没能让它发挥影响人心的作用。例如,他们大多停留在物质化的捐赠、支援、资助等行为上面,没形成大善,还停留在小善、中善的阶段。
那么,什么是小善,什么又是中善呢?小善是让人得到金钱、物质的帮助,它停留在物质层面;中善是授业、解惑,已上升到精神的层面;大善则是传播真理,传播为人之道,上升到灵魂和信仰的层面。
小善也很好,然而,小善的行为一旦中止,影响力和效果就会中止。比如,一个贫困生接受了两千元的援助,如果他不理解其中的意义,或许就会当成一种“劫富济贫”,不用白不用。那么,两千元一旦用完,这种帮助的效果就会消失,还可能产生副作用——那捐助者可能会被当成“冤大头”,一旦停止捐助,接受捐助者就有可能产生怨恨,甚至将其体现在行为上。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善带来的利益,有时反而会让人堕落。但大善不是这样。大善的作用,永远不会随着行为的中止而消失。
因为,大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人们一旦明白了这种精神和文化,善的基因就会永远扎根在他们心里,影响他们一辈子。而且,明白人会把善的光明传递给更多的人,一代一代传下去。
要知道,行为很快就会消失,行为激起的一点情绪也会很快消失,但文化可以传承,可以信仰,不求回报。这才是人类文明中最精华的部分。因此,以大善心,做大善行,才是真正的大慈善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大善无我,善行天下。
但现在,做善事的人总是被议论。一些企业家做善事,人们就说他作秀,帮企业打广告;一些明星做善事,人们就说他在炒作,帮自己打广告。人们不看这些人做了什么,也不管有多少人得到了帮助,只管费尽心思地猜测、揣摩他们的真心或假意,甚至捏造一些不一定存在的动机。古往今来一直如此。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倒很太平,没人会指责他,批评他,也没人会议论他。因为,他什么都没做,没什么可议论的。但是,这也注定了他的平庸。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的行为。
有时,一个人哪怕真的做了好事,别人也看不到他的优秀之处,看不到他的可贵品质,而是私下揣度他的不足,满足自己卑劣猥琐的心理,而不是升华这种嫉妒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向往别人的精神,让自己也能进步,也能变得更好一些。
这很正常。然而,这种负面猜测、怀疑的声音如果太多,就是我们的悲哀。因为,个体是社会的投影,大量个体发出这样的声音,说明我们这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出了很大问题,亟须纠正,甚至重建。否则,长此以往,后果将非常可怕。
而事实上,我们确实也见到了太多伤害社会诚信的事情。
比如,昨天某人还在台上号召大家廉洁奉公,呼吁大学生支持西部,到基层工作,到农村就业,今天他就锒铛入狱了。原来,他是个道貌岸然的巨贪。他一方面说着非常伟大的话,一方面把灰色收入、巨额存款存到国外银行,还给老婆孩子办好了绿卡,随时打算一走了之。
又比如,各种“来头”很大的主办单位,都在廉价出卖各种荣誉、头衔、称号,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自称大师、巨星、名家,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却也无比混乱。
结果,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互相算计。为了防范和自我保护,人们习惯把别人往坏处想,不敢把别人往好处想。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人们渐渐形成了自私、麻木、冷漠的心态。那些厚颜无耻地宣告“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人,反而被认为很真诚,还赢得一片叫好声、理解声、鼓掌声。然后,大家都为人性中的丑陋和卑鄙无耻找到了借口,心安理得地做流氓,一齐堕落。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助人为乐者,大部分人就会怀疑他的动机。
假如一个人真心想做点好事,却备受怀疑和责难,举步维艰,他就会感到越来越累,也觉得做好事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那么,好多人都会渐渐失去信心和勇气,不敢做好事,不敢行善,甚至不敢言善。最后,一些人干脆加入沉默的、不作为的队伍,成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些麻木不仁的集体“看客”。
这种明哲保身的“成熟”非常可怕,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情愿支持那些看来很幼稚,却真诚、善良的行为。
——摘自《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