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域外传真 >> 正文

中东领导人文艺指南

2014-12-07 08:12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沈持盈 浏览:47956592
内容提要:阿拉伯地区曾经出现了许多喜欢雇佣文人墨客为其进行创作的帝王以及王公贵族。

中东领导人文艺指南

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口才佳文笔好的领导人并不在少数:斯大林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格鲁吉亚派诗人,以辞藻优美,风格华丽见长;温斯顿•丘吉尔除了摄人心魄的演讲外,还曾凭借《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已故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文词犀利、思想深邃,以至于自己主持的脱口秀长居国内收视榜首……好像政务国事越繁琐,就越能激发出这些领导人们的创作灵感,打开他们的才华阀门,这委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阿拉伯地区曾经出现了许多喜欢雇佣文人墨客为其进行创作的帝王以及王公贵族。在倭马亚王朝,许多王室成员以自己能够创作并吟诵诗歌为荣,这种传统影响了一些中东国家领导人。此外,身处纷扰方圆,眼观时局变幻,“权力的游戏”以及自身的诉求也让他们有了创作的冲动,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其中的三位领导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利比亚前国家最高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以及现任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那么问题来了,中东几位领导人文艺起来,到底哪家强?

萨达姆:重口味隐喻小说家

2000年,伊拉克市面上出现了一本名为《扎比芭与国王》的小说,小说作者很奇怪,名为“它的作者”。但评论家一致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任总统萨达姆。不管这种奇葩的署名加上让评论家“造谣传谣”的方法是不是萨达姆刻意为之,它却成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这本书的面世吹皱了一池春水,一时间洛阳纸贵,伊拉克大街小巷都在争相讨论这本小说。

看过此书的人大多都会对这个发生在《一千零一夜》时期故事的狗血情节记忆深刻:美貌过人、聪颖智慧的扎比芭因为家庭贫寒不得已嫁给了现在的丈夫,但却要每天面对丈夫的打骂和奸污。一天,国王微服私访,对扎比芭一见倾心,她的美丽以及对国计民生的深刻见解都让国王感觉自己遇到了可以相守一生的知音。扎比芭粗暴的丈夫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他勾结邪恶的外来者毁坏了村庄,强奸了扎比芭。扎比芭请示国王,要求与叛乱者战斗,结果也被杀害。在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 叛乱被平息, 扎比芭的丈夫也被处死。在小说的最后,人民委员会召开会议, 人民群众和官僚、地主因为利益问题在会上唇枪舌剑,这时忽然从宫廷里传来消息:国王逝世了……

《扎比芭与国王》中译本封面

等等,是不是觉得和《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里面的小故事有点像?但萨达姆隐藏在行文中的一些线索还是颇值得人玩味的:小说中的国王的故乡与萨达姆长大的地方都是提克里特;扎比芭遇害的日子是117日,而1991年的这一天,美军开始轰炸巴格达;小说中还有一段重口味的“兽交”情节:一头熊掳走一个牧羊人,强迫其与之交合,牧羊人迫于淫威只好乖乖就范……该书的英文译者认为,这里的“熊”暗指的其实是当时的俄罗斯。

此外,萨达姆还有《男人与城市》《从这里消失,诅咒者》《坚固的城堡》《伟大的觉醒》等四部小说,情节也都一波三折,小说中都有“邪恶的外来者”的形象,而那些刚直坚毅、热情却又孤独的“拜伦式英雄”般的主人公,都暗含了自己的影子。讽刺的是,这些小说受到了美国中情局的重视,但许多伊拉克本地人在看完后都不以为然地评论道:“他真是个疯子。”

卡扎菲:喋喋不休的话唠

2011年卡扎菲魂归苏尔特之后,生前他表现出了极度霸道与镇压感,死后却又给人们带来的那种极度灰败与覆亡感,这种“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宴宾客,看着他楼塌了”的强烈对比一时之间让无数人对这位利比亚的传奇领导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发现,在卡扎菲无数个头衔中,还有一个是“利比亚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阿拉伯有句俗语:“俄国人的胆,中国人的手,阿拉伯的舌头。”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一直是阿拉伯人所共有的特征。但这一特征在卡扎菲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卡扎菲一直以来都以自己的口才为傲,在2009年的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卡扎菲的演讲时间原本是15分钟,可是这位领导人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次是自己在联大的处女live show的缘故,一口气讲了94分钟,导致同传当场崩溃,包括奥巴马在内的不少领导人提前离场。

 

嘴炮MAX男卡扎菲卡扎菲这种能说会道也体现在其个人的文学作品中。如果你想通过他的小说来了解这位传奇的“独裁者”,那你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那种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风格。他拥有政治家所必备的那种孤傲的烦恼:

“那些市民一见到我就会咬住不放:‘给我们再建一幢房子!’‘给我们再架设一条更高级的线路!’‘给我们修一条越海的道路!’‘给我们建造一座公园!’‘给我们钓一条大鱼!’‘为我们写一道护身符!’‘为我们主一次婚!’‘为我们杀死一条狗!’‘给我们买一只猫!”(《逃往火狱》);

他讨厌机械化工业化的城市生活:

“逃走吧!逃出城市!远离烟雾!远离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远离有毒的一氧化碳!远离那种黏糊糊的潮湿!远离种种臭气和毒气!逃离开那种慵懒、凝滞、令人厌倦、烦闷、呵欠不断的氛围!逃离开城市的梦魇!赶快从它的压迫下抽出身来!”(《乡村啊,乡村》);

他也对受到冲击的阿拉伯文明有着自己的思考:

“过去,为了要急切地战胜愚昧,消灭历史性的文盲,掌握现代科学,以创造先进,应付敌人的挑战,我们普及了教育,到处建立大、中、小学及专科学校、医院、职业训练中心,包括固定的学校和流动的学校,以使每个孩子都能受教育。当我们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傻呀!我们真是傻!”(《最后的聚礼日没有祈祷》)……

这种大段大段的排比和重复却很少让人有一丝动容甚至共鸣的感觉,卡扎菲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己的生活观点、政治主张和宗教思想,却忽略了,重复需要巧妙与克制,否则就会变成强行灌输。当然,我们大胆揣测这种强行灌输也很有可能是卡扎菲的政治角色的需要……

穆罕默德:干了这碗心灵鸡汤

1960年迪拜发现第一桶石油之后,迪拜就顺利地加入了海湾地区的土豪大本营。按说中东靠石油吃饭、石油储量比迪拜大的地区并不在少数,但有远见、有决心、有执行力的领导人可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特别是,迪拜还一连出了三位。加深运河、支持口岸贸易、引入外资、重视房地产发展……几位酋长发挥了迪拜优异的区位优势,避开了任何中东诡异的政治漩涡,而这是迪拜在敏感的中东地区能够成功的关键。虽然近些年,迪拜的发展有下滑的势头,但仍然不影响它曾经所缔造的传奇。

在传奇的关键人物——三位酋长中的谢赫•穆罕默德•阿勒马克图姆——的眼中看来,创业容易守业难,但他的心气显然比他的父亲和哥哥要大。2006年,甫一上位的他就将心气付诸笔尖,写下了《我的愿景》一书,阐述了他对于迪拜发展的理念:不仅要让迪拜成为区域经济金融中心,也要让其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这样看来,穆罕默德似乎不像是一个政治领导人,而很像迪拜这座大型“公司”的CEO。但是,颇值得人玩味的是,这本书出版后,穆罕默德给拜所有的公务员每人都发了一本,目的是让全迪拜“都能更好地了解他的想法、政策以及愿景”。

我曾与来自迪拜的一名商界人士有过交流,他算是穆罕默德酋长的一位“脑残粉”,他告诉我,迪拜的商业要做大做强,因为“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经商时眼界要放大放远,因为“关起门,拉下窗帘,全球化也不会消失”;发展的同时也要改变,因为“改变才能在比赛中拔得头筹”……而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说法,正是来自酋长的《我的愿景》一书。

是不是很励志?翻开这本书,随便摘几个句子:

“如果你曾参与竞赛,第一次没成功,没关系,这不是失败,只是跌倒。真正的惨败,是你不敢再试”、“在竞赛中胜利是卓越,是开创,是抬头挺胸的;在竞赛中失败是走在人家后头,是灰头土脸的”……

诸如此类会让你闻到一股《读者》《青年文摘》中有的那种熟悉而又浓郁的鸡汤味儿。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时间内、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啸,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之后的迪拜却再难重演昔时的繁盛。为此,在穆罕默德的主导下,迪拜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调控政策。可以看出,穆罕默德并不是一个手中只端着“鸡汤”的领导人,他可能还为迪拜准备了“鸡血”,此外,他还极力培养自己的儿子——王储哈姆丹,迪拜神话是否能够继续,阿勒马克图姆家族是否能迎来自己的第四位传奇酋长,一切都还未可知……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