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小说世界 >> 正文

人生中注定的十一种孤独

2014-10-27 06:54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斯图尔特·奥南 浏览:48101112
内容提要: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人生中注定的十一种孤独

斯图尔特·奥南

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理查德·耶茨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这十一种孤独很不幸的命中了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孤独,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

如果说耶茨的《革命之路》中的中产阶级生活似乎是空虚的,在《十一种孤独》中,中产阶级生活精神上空虚,经济上也不稳定。这本书中的角色是年轻人从令人灰心的当下回望自己的人生。美国对他们的承诺是空洞的,无论如何,通过爱、家庭、信念和社会来拯救,都遥不可及,不可能达到。他们讨厌自己的工作,喝酒喝得太多,他们能够回想起一段时候,就像《布朗宁自动步枪手》(The B.A.R. Man)中——当时他们几乎过上了理想生活,即便只是短短一刻。

在这个集子里最后也是最新创作的一篇《建筑工人》(Builders,1961》中,耶茨一反常态地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此人可以被看作是他的另一个自己,是个初出茅庐的作家,名叫罗伯特·普伦蒂斯,他为一位纽约的士司机捉刀。普伦蒂斯视自己为海明威(后来是菲茨杰拉德),却艰于应付日常开销。的士司机伯尼联系他写作生活中温暖人心的故事,普伦蒂斯尽量这样做,但是觉得编造充满巧合的皆大欢喜的结局跟他的人生观相悖。谈到写作方法时,两人用了一个比喻:他们谈到写作短篇小说就像盖房子,和怎样必须既认真又准确地写作。谈到他觉得太残酷的某个短篇时,伯尼说普伦蒂斯忘了安窗户,好让光线照进来。

他们的观点有异,但是普伦蒂斯记住了伯尼和他的比喻。到最后,普伦蒂斯努力去写作自己伟大的悲剧性长篇小说却失败了,他的婚姻也触了礁。这个短篇的结尾具有内省特点——对于耶茨笔下的角色而言极为少见,也许是使用第一人称带来的结果:

窗户在哪儿?光线从哪儿照进来?

伯尼,老朋友,原谅我吧,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我根本不敢肯定这间房子有没有窗户。也许光线打算尽可能从手艺马虎粗糙的建筑工人留下的那些缝隙、裂缝中钻进来,如果是这样,你们可以肯定没人会比我感觉更糟糕。上帝知道,伯尼,上帝知道这儿当然在哪儿会有窗户的,一扇我们大家的窗户。

(注:本段译文来自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十一种孤独》,陈新宇 译)

整部集子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耶茨对笔下角色的同情——就像鲍勃·普伦蒂斯的同情——是明确无误的。尽管这些短篇读得考验人,但并非绝对冷酷无情,作者与其笔下角色、角色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可以的,根本不紧张。甚至可以说,《十一种孤独》是本温和的书,尽管写了那么多失望之事。

再一次,各篇书评都给了这本书以高度评价。对惠勒夫妇复杂的性格感到过困惑的评论者知道这次自己该持何种立场,而从技巧上说——一句接一句——耶茨让人无法挑剔。这本小说集巩固了耶茨的声誉,让读者急于看到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未完待续,孙仲旭 译)

《十一种孤独》中对应的十一个故事:

《十一种孤独》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南瓜灯博士

 

万事如意

乔迪撞大运

一点也不痛

自讨苦吃

与鲨鱼搏斗

与陌生人共乐

布朗宁自动步枪手

绝佳爵士钢琴

旧的不去

建筑工人

理查德·耶茨简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23-1992117日),美国小说家,被文学史长期不公正对待的大师,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耶茨是“焦虑时代(the Age of Anxiety)的伟大作家”,也是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获成功,当年与《第22条军规》、《爱看电影的人》一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随后他陆续写出《扰乱和平》、《复活节游行》、《好学校》、《年轻的心在哭泣》、《冷泉港》,生前最后一部小说《不定时代》至今未能出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