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我们再走近巴金
武康路113号透出的灯光,令人感觉屋子的主人并没有远去。1955年5月,巴金迁居武康路寓所。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从2011年12月开始,这一故居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陆杰摄)
10月17日:逝世9周年 11月25日:诞辰110周年
又是初秋,10月17日是巴金远行9周年的日子;11月25日是巴金诞辰110周年的日子。两个日子比较接近。这几天,一件萧珊亲手染色、巴金亲手打过补丁的棉军服,又被拿出来翻晒,准备在即将举办的诞辰纪念展上展出。就在这样一个金色的秋日,让我们再度走进巴金先生的世界。
“不搞追思会,就办个展览让大家走近父亲”
其乐融融的巴金一家,1951年摄于上海复兴公园
不久前的一个中午,记者在上海作协职工食堂偶遇《收获》杂志社社长、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同一张饭桌上,就着简单的工作午餐,言谈之中,巴金先生亲切的形象犹如在世。
“四川老人的那种味道蛮特别的,有个性,又很淡然,很多东西看得蛮透的,豁达,睿智,没有太多欲望。包括沙汀、我爸那些文化老人。还有一点挺奇特的,他们再小离开家乡,一辈子也是乡音不改。”
是否会在巴金110周年诞辰的日子举行一个追思会?李小林似乎被这问题吓了一跳,赶紧摆手:“不不不,我们绝对不搞这种活动。我觉得追思毫无意义。隔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来说一通好话,没意思。我爸一直说靠作品说话。”
这种低调是一贯的。巴金的子女几乎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父亲,也甚少在报端发表追思、追忆性质的文字。人们能看到的,是一年四季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和每两个月一期的《收获》杂志。对文化品位和文学品质的坚守,也许就是巴老后人所选择的纪念方式。
沉吟片刻,李小林说:“有心怀念巴老的读者,可以去看看下个月的那个展览。这次我们办的是个综合展,用那种比较现代的手法。让大家走近我父亲,让大家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李小林所说的展览,是11月22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巴金110周年诞辰纪念展“巴金的世界”。主办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和巴金故居。正如李小林所希望的那样,展览的宗旨在于让更多的人走近巴金。上千件珍贵、有趣而鲜少露面的展品,如巴金穿过的衣服、用过的文具等,勾勒出这位文化老人朴素、日常的生活细节。
“机票、棉衣、收音机……回到历史现场”
存放在巴金故居中的老电唱机
巴金生前收藏了十多台收音机,这是一台有着维尼小熊图案的卡通造型收音机
抗美援朝期间,巴金两次赴朝鲜战场采访,每次都待了大半年以上。在朝鲜的日子里,经常穿着这件棉服。“文革”期间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又把这件棉服穿上了身。
“这个展览最大的不同在于展品的立体化、细节化,以及实物与文献之间的互相关联、映照。通过这些普通的票据、衣物、日用品,你可以回到历史现场,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介绍说。
比如,一张1954年7月11日飞往莫斯科的机票。这是巴金应契诃夫纪念会邀请,参加契诃夫逝世50周年纪念会的一个小小“物证”,今天的人们看到60年前的机票,或许会觉得挺“羡慕”。这时候,再看一看巴金于启程前写给妻子萧珊的信,就让人“羡慕”不起来了。信中写道:“这次我一个人走,连翻译也不好带……一个人去的确是个苦差使,而且得靠我这几句洋泾浜俄文。”——不带随员,没有翻译,当时已50岁的中国作协副主席的巴金就靠着自学的几句俄文,只身在莫斯科“闯荡”了大半个月,放在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
又比如,那件褪色的棉服。抗美援朝期间,巴金两次赴朝鲜战场采访,每次都待了大半年以上。在朝鲜的日子里,经常穿着这件下发的棉军服。周立民说:“这件棉服伴随巴老经历着人生中一场意义重大的改变,那就是他从解放前较为单纯的书斋生活跨入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甚至战斗生活之中。”回国后,巴金以朝鲜战场上采访到的素材写出了中篇小说《团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著名电影《英雄儿女》。“文革”期间下干校,萧珊亲手把这件棉军服染成藏蓝色,打进了巴金的行李。现在可以看到,已然褪色的棉衣上有几块补丁,针脚歪歪斜斜的地方,是巴金自己补上的。
还有五六台不同品牌的收音机。“巴老对收音机很有兴趣,收藏的收音机至少有十多台。”周立民说,巴金的日记里经常可见收听广播的记录。收听广播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他晚年住在华东医院时。展览上还可以看到巴金使用过的电唱机和大量的外语自修唱片。巴金终生在学外语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进入60年代之后,要么早晨起来,要么午休之后,总要跟着唱片学习俄语、德语、法语、世界语。“文革”后期他又开始学习日语。
“就在故居后面这片草坪上,请青年作家朗读他们自己的作品”
李小林较为看重的另一个纪念活动,是11月10日将在巴金故居草坪上举行的青年作家作品朗诵会。今年以来在《收获》“青年作家专辑”上发表作品的70后、80后写作者早早地接到了出席邀请。李小林说,就在故居后面这片草坪上,请青年作家朗读他们自己的作。“我觉得这样的纪念方式比较好,比较亲切一点是不是?文学总是需要新人来传承,巴金作为《收获》的老主编,办刊宗旨就是多出人、多出作品。”
李小林的愿望是,青年作家们趁这个相聚的机会,互相打量一下,各自在写什么,写得怎么样,有什么共同的困惑,互相鼓励起来。
1986年,巴金写过一篇名为《致青年作家》的文章,其中写道:
“有人困惑不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青年对文学创作感到兴趣?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时的热闹,只是昙花一现,担心后继无人。我看这困惑、担心都是多余的。我始终相信那句老话:生活培养作家。生活本身(不是别的)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要用自己的脑子指挥拿笔的手,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要人云亦云,违背自己的良心,说自己不愿说的假话。”
《收获》副主编钟红明说,对于今天的青年作家,重温这些文字,一点都不过时。(文汇报)
巴金先生(中)穿着军棉衣在朝鲜战场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