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中国水墨,诗画相随
青山叠翠,碧水东流。浮云扰扰,怎敌夕照沁染,却见胸怀坦荡,山河之间正气浩然,未见愁云媚丝缠绵。壮哉河山,怀琴聆涧。高山翠色染溪潭,松柏绰绰隐岩山,庙宇忽见。白衣清歌弹流水,玉笛雅音奏君安。不消说甚长生殿,更妄提清泪涟涟桃花扇。朝钟暮鼓,诵念。山楼溪亭,参禅。红笺小字句句家长里短,挥毫长书关外将士心怀国安……中国的山水画佳品中极少有细笔勾勒的缠绵,正如这泱泱华夏大地壮阔河山,丝毫不矫揉造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浑然天成、充满诗意的泼墨山水,是谓中国山水画的精粹。
所谓山水,就是我们印象中的风景。山水画的境界最为重要,这个境界便是是我们所说的哲理、意蕴、诗意。然而除此之外,也要笔墨来辅助。有了境界,但是没有笔墨,便是无形的他“天书”之画,或者有了笔墨,但是没有境界,也是空有一副无神的线条、色块,也就不成为一幅山水画。画者随心挥笔,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层层叠叠,平平落落,山势连绵,河川蜿蜒,每一笔、每一触都有他独到的用心。否则就算画笔再精细,失了构成的整个画面便失了灵魂,残了意境,令人观之不仅不加向往,反而看起来阻心,也就不成画了。郭河阳论画,要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他所谓可以观的,是令人一看这张画,就发生兴趣,要一看再看,流连不舍。第二步就想去游玩游玩,第三步就联想到,这样的好地方,怎样能够搬家去住才好呢!
中国画自唐宋而后,有文人画一派,偏重于笔墨技法,而意境稍失。诗人不一定全懂画,但懂画的几乎没有不明诗文的。如果把唐宋大家名迹来细细的观察,那画理的严明,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简直是体会无遗。董源画树,八面出枝,山石简直有夕阳照著的样子。山水画并不仅仅是画,画家唯有观,便能想,才能画。意境和真实是共通的。
画,亦不能全唯心。而现当代的许多画者在画上也不注重境界,只是为了画而画,缺了沉淀的心境,失了凝笔的意蕴。当然这也不是全部,还有一些画家深谙其中道理,延续了中国山水画的精深,颇有造诣。比如李可染的清疏简淡、幽秀自然,刘文泉的大气磅礴、画风沉逸……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而山水画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更使得文人墨客视之如至宝。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