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正文

《羊城地铁报》:整天聊乡愁 乡愁到底是什么

2016-03-01 12:46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林卓芬 浏览:46218220
内容提要:本期活动以“民俗、乡愁与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广州香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明子和GZ南岭读书会理事长傅慧杰为主讲嘉宾。

 

《羊城地铁报》:整天聊乡愁 乡愁到底是什么

记者 林卓芬

  228日上午,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羊城地铁报、广州购书中心、广东新闻广播和GZ南岭读书会承办的“开卷广州”市民阅读第二期活动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本期活动以“民俗、乡愁与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广州香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明子和GZ南岭读书会理事长傅慧杰为主讲嘉宾,从沈从文《湘行散记》及雪漠《一个人的西部》说起,从书本延伸进生活,解析了别样的“乡愁”。

  

 

追根溯源

城里人更应该有乡愁,但这‘乡’不是山清水秀的乡,而是一种没有欲望,内心真正宁静的状态。”   

——傅慧杰

沈从文的根来自湘西 雪漠的根来自西部

谈到乡愁,傅慧杰首先想到的是根,“中国人是有根的民族,无论走到多远,永远忘不了根——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对此,明子表示赞同并指出,这“地域之根”,对于沈从文来说就是湘西,“湘西给了沈从文很多营养,有文学语言上的影响,也有农业文明时代里,人身上最原始、最朴素的人情味。”所以,即使沈从文笔下的水手们几乎一开口就爆粗话,但当他们与吊脚楼上的妓女对话时,我们读到的却是浓郁的湘西人情味。明子提到,西部的凉州之于雪漠也是这样,他写到西部农民身上有一种观念,“老天能给,老子就能受。”西部是一片焦黄,农民靠天吃饭,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会丧失自己的尊严,靠着坚韧的品格,无言地承受老天给他们一切。

 

 

乡愁之痛

乡愁是一种特别的文化,它借由人对梦想的追问与实践来传承,任何一个拥有梦想的人都是它的传承者。”   

——明子

 

乡愁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更是一种信仰

  明子认为,沈从文、雪漠等人的乡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比如《湘行散记》一书,写的是沈从文阔别家乡16年后,由于母亲病危而回湘西路上的所见所闻。沈从文用文字呈现了一个干净的世界,我们却很容易忽略了他隐伏在文字背后的痛。事实上,沈从文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自己故乡文化的缺陷,他指出,湘西贫穷落后的症结,是湘西人负气与自弃的结果。

  “沈从文和雪漠的‘乡’是不同的,但他们的乡愁却是一样,他们的乡愁更接近于一种信仰。”明子认为,他们关注的是人,是人生,而不是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地域、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国家的人。“《边城》出版之后,有文学史家、批评家批评沈从文没有写阶级斗争,作品脱离现实生活。这正如很多人都能读到“桃花源”,却不能明白这温暖作品背后的疼痛一样。”明子说。

  傅慧杰说,如今乡下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被冠以“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但本来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城里人对“乡”的向往与怀念,也许就是因心底里还向往着宁静、淡薄、淳朴、诗意的心境。

明子认为,乡愁之于未来的作用,在于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乡愁之后,去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去追问一个人活着的理由,“乡愁不是小小的心情和感受,而是一种对家乡的爱,以及将这种爱波及开后的对世界的爱。”

 

转载:《羊城地铁报》2016-03-01

http://ycdtb.dayoo.com/html/2016-03/01/content_3133422.htm

 

 

  相关文章
2018-05-29 09:07
2013-04-10 08:08
2017-04-17 04:50
2011-10-16 20:26
2017-01-09 22:56
2012-03-09 12:29
2015-08-18 10:15
2014-11-16 22:45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