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虽然距离丝绸之路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先辈们对待不同文化的宽容性的一面仍然值得后人深思。
孙琪:丝绸路上的神秘袄教金覆面
覆面是指人死后直接掩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体现着“灵魂永存”同时也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覆面的葬俗由来已久,我国在西周时就用玉石覆面,南北朝至唐朝使用丝质或纸质覆面,而金覆面则是用金片捶錾而成,将面庞丰圆、眉目清秀、上额舒展的年轻女性柔润的特点表现无遗。
1
宁夏固原史道德墓出土金覆面
1982年,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王涝坝村史道德墓出土了一个金覆面(见图),一组11件。有护眉2件,形似柳叶,上凸下凹,两端尖稍弯曲,边缘均起凸棱,两端各有小孔,长4.5厘米;护眼2件,左眼残,均为鎏金铜片锤制,上有圆孔,形似眼睛,孔边及边缘均起凸棱,两端各有一个穿孔,长3.7厘米;护鼻上端略残,形似鼻状,中部起脊,背面凹下,较平直,两侧有斜对三穿孔,下端有两孔,长6.3厘米;护唇2件,合起来形似上下嘴唇,表面微鼓,背凹,两端稍尖各有一孔,一件长4.3厘米,另一件长5.5厘米。护额由圆形与半月形合成,如日月形状。护鬓2件,形制相同,均有残缺,由一个不太规则的四边形焊接一长条形扁片组成,上锤揲凸起的叶纹。护颌,长条,两侧上端呈圆弧状,有一穿孔,每侧三节互相铆接,中部(下颌部)有枣核形镂空,与两侧铆接。各护片上都保留有钻孔,显然是用来与丝织缀合的。丝织物缀金属在表达丧葬思想时有着特别的意义,与这种习俗相配合的是死者眼部覆盖以金、银等贵重金属硬币,金、银光泽分别表示太阳、月亮的解释有着古老的传统,贫穷者则以青铜代替。金属面具是一种丧葬习俗,其历史在中国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东西方文化有着非常相似的覆面,这种有袄教色彩的覆面习俗可能是由栗特人传至内地的。这样完整的金覆面在中原是非常罕见的,应该不是当时汉族人的葬俗,金覆面上的星月托球图案,可能和中亚的袄教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墓志知道墓主史道德为唐朝时在中国定居、为官的中亚栗特人史姓胡人的后裔。金覆面上的日月状护额为一个半月托球状,就是栗特族袄教文化常见的符号,代表着光明。
粟特地区
袄教也称所罗亚斯德教,因崇拜火,也叫火袄教。曾在萨珊王朝时盛行于中亚各地,8世纪中叶穆斯林统治波斯、占有中亚后,大批教徒向东迁徙,在唐以前的中国的经典、史籍中已可找到有关火祆教的记载。由于祆教崇拜天、地、日、月、水、火、木、土,因此极易被当地居民接受。火祆教传入汉族地区大约在516—519年间。
太原隋虞弘墓石椁底座上的祭火图,中间设一火坛,两边各有一个鸟身人首的祭司形象,表现了祆教的圣火崇拜
祆教崇奉之神在北魏、南梁时被称为天神,到隋末唐初才称火祆,以此表示它是外国的天神。该教传入中国后曾受到北魏、北齐、北周、南梁等官方的支持。在京都出现了很多奉祀火祆的神庙。唐朝在东西两京都建立祆祠。在丝绸之路上的碛西诸州也随地都有祆祠。唐朝祠部还设有管理火祆教的祀官萨宝府官,主持祭祀。唐朝时中国疆域辽阔,海外贸易发达,唐朝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一是为了尊重外国侨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波斯、西域诸国建立友好关系,有着政治和商业上的目的。唐会昌五年(845)武宗在禁传佛教和其他外来宗教的同时,祆教也受到排斥,景教、摩尼教和祆教的许多祠庙都被拆毁,僧侣被勒令还俗。以后经五代、两宋民间犹有残存奉祀火神的习俗,在汴梁、镇江等地还有祆祠。从宋代(960—1279)以后不再见于文献记载,以后在中国内地基本绝迹。
公元4-5世纪,袄教随着栗特人沿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遥远而漫长的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与商品流通之路,也是信仰传播之路,它有力地推动着东西方世界物质与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使远隔万水千山的人民处在相互了解之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虽然距离丝绸之路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先辈们对待不同文化的宽容性的一面仍然值得后人深思。这件金覆面属于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