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心理学家指出,人类有一种叫“拍照效应”的天性,即人们习惯用相机记录时间……
为什么都爱在朋友圈秀照片
文\文双春
放假期间,据说微信朋友圈的一大变化是旅游照越来越多。朋友们搞次旅游,为什么不好好享受而要忙于拍照并直播到朋友圈呢?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对自己和朋友究竟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心理学家指出,人类有一种叫“拍照效应”的天性,即人们习惯用相机记录时间;然而,人们拍的照片越多,他们感受和体验的就越少,对拍照目标的细节也记得越模糊。心理学家举例说,那些在公园使劲给孩子拍照的父母其实对孩子当下的活动关注的不多,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拍照上,结果他们“丢掉了”当下的时光。“按下快门的那刻,就好像是你把自己的记忆力外包给了相机。每当我们使用这些记忆设备时,就会减少自己的思想认知,从而不能帮助我们真正记住事物。”
“拍照效应”让老文想起了记笔记。课堂上,学生要不要记笔记?老文认为,课堂上,学生认真记不如认真听,喜欢记的学生往往指望以后而不是当下消化并理解老师所讲所教,其中的道理大致也是“拍照效应”。所以老文在做学生时很少在课堂记笔记,做老师后又从来不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如果说课堂上要不要记笔记可以因人而异的话,那么领导干部善于记笔记似乎就是一种必备的基本功了。从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领导们在听上级领导讲话或向上级领导汇报时,没有人不在埋头苦干全神贯注记笔记。“教室里很安静,只听见同学们的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小学生作文描写的场景,用在领导们比用在同学们身上可能更合适。
这又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朋友们喜欢在朋友圈晒旅游照的目的是什么?老文认为,没有目的,只是一种习惯和态度,这样的习惯和态度与记笔记的习惯和态度同根同源。旅游就是拍照,那是因为学习、开会或接受教育就是记笔记,而不是记心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要记万本笔记,所以行万里路要拍万张照片,否则如何证明你学了游了呢?——没有相机的时代只能雕刻“XX到此一游”。从学生时代的上课、读书到功成名就后的开会、汇报,认真记笔记的同志都是好同志,笔记记得好(其实记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师或领导感觉到你在认真记),还借给同志们看,尤其是像在朋友圈晒照片一样主动借或晒给同志们看,那就更是雷锋般的好同志。
最值得探讨的是第三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是旅游时忙于拍照,二是把拍的照片晒到朋友圈。老文认为,前者纯粹是个人自由,无所谓好坏,尽管有诸如上述“拍照效应”的坏处,那也是“老子爱这么干,你管不着”;而后者虽然也有个人自由的成分,但因涉及到公共场合(朋友圈至少也像《平凡的世界》里双水村的“闲话中心”),所以对自己和朋友还是有影响的,好坏或得失值得斟酌。
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探讨,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包括老外)发现朋友圈的旅游照是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大敌。暑假是旅游旺季,但对那些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追求科学的老师和研究生来说,暑假相当于农民的“双抢”(抢收抢种)时节,能否收成、收多收少,全看这段时间的作为了。如果做个统计,老文估摸,诺贝尔奖成果应该大多是在暑假做出来的,这是由做学术出成果必须的环境条件决定的(“学须静也”)。所以暑假之前,老文就忽悠年轻人暑假一定要好好猫在实验室,把平时不得不付出的上课、开会、扯淡、扯皮、跑腿、救急等时间抢夺回来。但暑假刚过不到半程,就陆续有年轻人(特别是研究生)突然萌生了“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而人一旦有了这个想法,便感觉实验室的空气很糟糕,凳子坐的也很不舒服,不是人呆的地方。
酷爱科学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有人说,在信息时代这样的想法很大程度来自朋友圈的旅游照。朋友们或遍历祖国大好河山,或栖息世界旅游胜地,或三五成群开怀畅饮、共享美味佳肴,或只身一人静坐一偶、独享奇珍异味,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吃所喝,不断在朋友圈狂轰滥炸。本来酷暑难耐、寂寞难耐,如此美景美食引诱,谁能坐怀不乱?
从一位老教师的角度看,在朋友圈晒美食照,有如在课堂上吃香喷喷的零食,而在朋友圈晒旅游照,则像在课室旁边的草坪里放电影大片,这样的行为让老师如何上得了课、学生如何听得进讲?所以作为老师,当务之急是要阻止吃零食、放电影。也可以说,在朋友圈晒旅游照、美食照的朋友,就像一个班里贪玩又企图拉别人下水的同学,作为老师,即使不能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至少也要限制贪玩的同学自个儿玩去,别影响其他同学。有人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科研,最大的障碍往往并不是学习或科研太难,而是人太容易受环境影响。这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谛。
科学研究表明,在朋友圈晒旅游照,对自己也有坏处,可能会让自己感到孤立。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格斯•库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在《心理科学》的一篇论文指出,除了与你同行的旅游伙伴外,其他人真的不想听到或看到你的旅行;如果你硬要让其他人听到或看到你的旅行,他们可能除了出于礼貌随便附和一下,就真的没啥子可说的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正常的交流和对话以人们的共同点为中心——人们曾经看过的电影,读到的书,认识的人,去过的地方,等等,而不共同的非凡经历使人立马变得疏远和令人嫉妒。人们可能要为其最渴慕的经历付出令人惊讶的代价,那些有非凡体验的人,在最坏情况下,可能会被嫉妒恨,即使在最好情况下,可能也会被不理不睬。从另一个角度讲,在朋友圈晒旅游照,就是有意或无意想把你的旅游作为朋友圈的共同话题,换位思考一下,这合适吗?可能吗?当你正在顶烈日、战酷暑,争分夺秒全力投入“双抢”时,有人却要你学习或参与讨论国际国内大好形势,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放假了,该旅游的旅游,该科研的科研,不管在朋友圈晒旅游照是不是在让朋友们学不进、研不成,两支部队最好是别有交集,这样,大家就会各得其所。心理学家提醒旅游的朋友,去好好周游世界,结交自己喜欢的牛人吧,不要指望你的旅行会导致与你的朋友有惬意的交谈;研究表明,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关心你非凡的假期。心理学家库尼说:“如果一种经历把你转变成与他人完全没有共同点了,那么无论这种经历有多么美好,它也不会使你获得长期的快乐。”科研的朋友,别老想着去旅游,一旦去旅游了,回来后你就可能与那些潜心科研的朋友没有共同点了,你将失去长期的快乐。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