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即使是后世称颂的文学巨匠,其作品也可能被全盘否定,而很多作家曾经收到的退稿信,甚至被批评为作品差到只能自费出版。
凯鲁亚克 惠特曼 纳博科夫收到的退稿信
一首诗、一篇小说、乃至一本长篇著作,推敲之间诞生于作者字斟句酌的笔尖。它们犹如笔者尚未出世的孩子,艰难地孕育着,直到赢得出版方最后一声放行,才可能进入读者的视线。
当然,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顺利面世。
即使是后世称颂的文学巨匠,其作品也可能被全盘否定,而很多作家曾经收到的退稿信,甚至被批评为作品差到只能自费出版。
不被理解的作品
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因鲜活地刻画了“垮掉的一代”而广受赞扬。实际上,1951年凯鲁亚克完成作品后,花费了6年时间才找到出版社愿意接受它。
因为《在路上》挑衅性的内容和非传统的写作风格,众多出版社的编辑仅对稿件作了粗略的审阅,便批示称该书内容含糊,令人费解。
克诺夫出版社就是其中一家。它的部分评论是,“这是个被严重误导的人才……这部庞杂而不得要领的小说可能会卖出几本,但也会引来冷嘲热讽和怒不可遏的评论。”
另一位编辑更为尖刻而简练地评论:“反正我不会翻这本书。”
遭遇类似情况的还有《草叶集》。
沃尔特·惠特曼,美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身处美国文学超验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变革时期,代表作《草叶集》开创了新的诗风,对美国乃至世界诗坛影响甚深。
当然,这只是后世的评价。
回溯到1855年《草叶集》初版之时,时年36岁的惠特曼没有得到任何出版商的支持。他只身带着12首诗的手稿找到友人詹姆斯与托马斯·罗梅兄弟,表达了想要印刷成书的渴望。
但托马斯却说:“我很抱歉,沃尔特。读者根本读不懂你的诗。这卖不出去,除非你自己掏钱并且负责部分印刷……”
就这样,惠特曼自筹资金,在詹姆斯与托马斯·罗梅兄弟的店铺印刷其他业务的间隙印刷了《草叶集》。
1855年7月初,《草叶集》面世,初版795册,未印作者名。不出托马斯所料,《草叶集》销售得一塌糊涂,还被贴上“猥亵”的标签。
但这次出版为惠特曼迎来了杰出思想家兼诗人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的关注和支持。爱默生特别写信给他说,“它是美国最为杰出的智慧之作,能读到它我非常高兴,正如伟大力量令人愉悦一样……我为你自由勇敢的思想感到欣慰。”
“太过肤浅”
今天,人们如此形容居斯达夫·福楼拜:敏感于语言、文体并且创作态度一丝不苟。他会为一个“准确到位”的词语反复推敲,有时成文一页需耗时数周。
这位法国评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反映了法国十九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风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为后世奉为现实主义集大成者。
然而,在福楼拜所处年代,他深入描绘琐碎日常生活的写法,与着力吸引读者眼球的小说大相径庭。
184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圣·安东尼的诱惑》被出版商朋友马克西姆·杜坎普猛批为完全失败,废话连篇,该扔进火里化作灰烬。
杜坎普是福楼拜的挚友。两人1843年相识,后一同前往中东等地旅行,为福楼拜日后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即便是多年相知,杜坎普在批评《包法利夫人》时也不留情面。因《包法利夫人》要在杜坎普手下的《巴黎评论》出版,两人的友谊出现严重裂痕。
据传记《居斯达夫·福楼拜之包法利夫人》一书记载,杜坎普这样形容《包法利夫人》:“你用一堆细节把小说掩盖起来,这些细节写得很好,但太过肤浅。”他甚至要求大作改动,另请一名“手法高明且经验丰富的人”帮福楼拜把小说砍短。
《巴黎评论》的编辑兼老板洛朗—皮沙更是在《包法利夫人》的手稿上大幅标注修改和删节建议,然后打回要福楼拜调整。
然而令编辑们始料未及的是,《包法利夫人》很快轰动法国文坛。1857年4月,成书出版随即荣膺法国畅销小说,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被誉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令人作呕”的内容
更有许多作家被拒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内容过于惊世骇俗,《洛丽塔》的创造者、俄罗斯裔美国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就是其中一例。
《洛丽塔》成书于1954年,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12岁少女洛丽塔的爱情故事。作为移民作家,纳博科夫比绝大多数美国作家都更为细致逼真地刻画出了当时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事件的叙述精细入微。
纳博科夫迫切希望为《洛丽塔》找到“婆家”。他形容《洛丽塔》为“极度神秘、令人心碎的小说,经历了5年焦虑与魔鬼般的付出,终于告一段落。它是史无前例的文学作品。”
然而,这部大作却“雷”倒了包括法勒·施特劳斯在内的五家美国出版商。
其中一家出版商在退稿信中这样写道:“这简直令人作呕,即便是信奉弗洛伊德学说的开明人士也受不了,公众更是难以接受。它不仅卖不动,还会对刚成名的作者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建议把它埋在石头下,一千年不见天日。”另一家出版商则建议,把未成年女主人公换做男性,这样才易于在道德上为公众接受。
经朋友建议,纳博科夫联系了选材较为开化的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才使得作品成功出版。
在《洛丽塔》出版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纳博科夫仍不能得到公众理解。英国《星期日快报》的编辑约翰·戈登评价:“这是我读过的最猥亵的书,毫无节制的色情文学。主人公就是一个对未成年少女有着放荡情结的变态。”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原本名为洛丽塔的小镇立即更名杰克逊镇,与《洛丽塔》撇清关系。甚至有人放言,要等6年再读这一小说,因为那个时候女主人公洛丽塔将年满18岁。1955年到1982年,《洛丽塔》在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陆续遭禁,甚至被批驳为一本反美小说。
与之类似的是,因包含大篇幅艳情场景而闻名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也没能顺利出版。编辑在审读作品后奉劝劳伦斯:“我是为你好才告诉你:不要出版这本书。”而另一位编辑在阅读作家詹姆斯·巴拉德惊世骇俗的作品《超速性追缉》后不禁惊呼:“这作家简直没救了看心理医生也没用。”
尴尬的篇幅
另一些作家的作品被拒则是由于篇幅太长,英国作家亚瑟·柯南·道尔所著的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也难逃尴尬。
27岁时,道尔完成了以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的头篇侦探故事《血字的研究》,讲述福尔摩斯利用现代医疗技术与工具将复杂案情抽丝剥茧,细细厘清。
《血字的研究》篇幅不算太长,却在三家出版公司“碰壁”。编辑一致认为,其一大硬伤在于文章长度。一名编辑说:“就连载小说而言,篇幅太短;就单篇发表而言,篇幅又太长。”
所幸,道尔在沃德—洛克出版公司遇到知音。这家出版商的主编G·T·贝塔尼的妻子读完《血字的研究》后大加赞赏:“作为一名医生,我认为故事里有内在的证据。无论如何,这名作者是个天生的小说家。这本书让我心潮澎湃,我相信它会取得巨大成功。”
在贝塔尼夫人的推荐下,沃德—洛克公司表达了出版兴趣。他们给道尔写去一封信:“亲爱的先生,我们读了你的故事,感到满意。我们可以今年就出版这篇故事,但眼下的市场充斥着廉价的虚构小说;如果你不反对明年出版,我们愿意付给你25英镑买下版权。”
25英镑的版权让今天的福尔摩斯迷们大跌眼镜,但在当时,这毕竟是道尔连番遭拒后得到的唯一橄榄枝,他同意了。
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刊登着《血字的研究》面世,两周时间即销售告罄。惊喜的出版方随后再版,收益颇丰。
但柯南·道尔却只获得了25英镑。而且,在成名之后,他还支付了远高于25英镑的价格回收曾被自己“贱卖”的版权。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