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正文

雪漠:习威仪:校正错误的行为

2013-08-29 04:48 来源:《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 作者:雪漠 浏览:54805196

 

雪漠:习威仪:校正错误的行为

 

若人习威仪,清净守戒律,

 

一心而静坐,不昧而摄心。

 

调伏身口意,远离世间心。

 

若有此功行,可证斯陀含。

 

想要解脱的话,仅仅行十种善是远远不够的,你心里还要生起一种威仪。什么样的威仪,它又从何而来?

 

威仪类似于佛慢,是心和人格的真实体现,而非表演和虚诈行为。有的人为了博取别人的尊重与赞扬,刻意摆出一副傲慢严肃的姿态,以为这便是威仪,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作意的慢相;有的人举止迟缓造作,眉目间充满作意的平和,于是变成了一副卖弄风情的姿态,不但不能令人信赖敬畏,不能令人感到祥和,反而引人生起爱欲贪念,无形中加重了对方的执著。诚然,这些都是不如法的威仪,也不足以被称之为威仪。如《三藏法数》中谈到不如法之威仪:“威仪戒者,谓受戒已,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又说:“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姿态欲。”

 

真正的威仪,是严格守戒之后,清净心中油然生起的一种令人敬畏的仪态,是真心的流露。它所展现出的,是一种对真理的深信不疑,以及对身心的强大控制力。这时候,仿佛他就是真理,他就是宇宙间一种更为神圣的存在,他就是究竟智慧的化身。你对他的敬畏,也是对究竟真理的敬畏,对神圣的敬畏。他的威仪,是绝不会令人产生遐想的,是一种息灭贪心之后所流露出的正直坦然,你从对他的威仪的敬仰中,便能生起对真理的信赖与向往。这正是向往菩萨道、发愿利益众生的人之所以要修习威仪的原因。

 

在世人看来,威仪的修习方法是非常严苛而艰苦的,尤其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说法,让人一听上去就觉得异常艰难。但是,超凡入圣、改变如附骨之蛆般的许多陋习谈何容易,它怎么会是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的?何况,欲行菩萨道者,连自己的血肉都是可以奉献给苦难众生的,身体上一点小小的疲惫,又何足挂齿?近千年前,密勒日巴在山洞中苦修多年,无暇顾及饮食营养、无暇顾及衣着仪表,直修到骨瘦如柴,身体都变成绿色,屁股上也长出了厚厚的老茧,终于摘得了究竟佛果,成为真正逍遥自在的“无事人”,这才开始弘法。所以说,当你抛开成见与无益的揣测,进入真正修行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单纯的愿望,回想他们为追求信仰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你确实是会被感动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修习威仪虽然有诸多要求,但也不过是为了让你放下一切尘缘,安住于明空当中,在长时间的静坐中调伏身、口、意所生起的一切欲念,毫不昏沉,也不散乱。久而久之,你便会远离红尘中的一切贪欲与染污,清净长久积累的诸多业障。这不仅是对身体的磨炼,更是对心灵的锻炼。

 

假如你能够长久依照此法修习,便可证得小乘四果中的斯陀含果,这已是二果罗汉。

 

【随注49】关于威仪,《释氏要览》中说:“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三藏法数》中说:“威仪俱足者,谓菩萨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

 

行菩萨道者,要忍受威仪处苦。《瑜伽》四十二卷云:“威仪处苦者:当知即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菩萨于中,若行若坐,昼夜恒时,从诸障法,净修其心,终不非时胁著床座,草敷叶敷。菩萨于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威仪处苦。”

 

《瑜伽》三十卷中谈到了威仪圆满:“谓于昼分,经行宴坐。于初夜分,亦复如是。于中夜分,右胁而卧。于后夜分,疾疾还起经行宴坐。即于如是圆满卧具,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跏趺坐。乃至广说。何因缘故,结跏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仪,顺生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已,极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赞故。正观如是五种因缘,是故应当结跏趺坐。端身正愿者:云何端身?谓策举身,令其端直。云何正愿?谓令其心,离谄离诈,调柔正直。由策举身令端直故;其心不为昏沉睡眠之所缠扰。离谄诈故;其心不为外境散动之所缠扰。安住背念者:云何名为安住背念?谓如理作意相应念,名为背念,弃背违逆一切黑品故。又缘定相为境念,名为背念,弃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缘境故。如是名为威仪圆满。”

 

——《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  中央编译出版社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