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视频专栏 >> 正文

《参透生死》系列讲座(1)

2012-11-28 18:49 来源:《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 作者:雪漠 浏览:58074625

 

 

 

主讲:雪漠

 

关于生与死

 

佛教中认为,世上最大的事就是生与死,一是如何活着;一是如何死亡。

 

在一些教派中,死亡甚至是高于一切的事,许多修炼的仪规中都贯穿着一种死亡的智慧。香巴噶举法脉之一的“奶格五金法”中谈到了入空法,入空法的修炼和生起次第就是如何修炼死亡。甚至它的许多法脉就是为了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死亡,或者如何利用死亡达成解脱。

 

原始佛教中仍然认为死亡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阿罗汉证得涅槃之后,没有死亡时叫“有余涅槃”,死亡之后的涅槃叫“无余涅槃”。所以,无论死亡的来临与否,涅槃也分为两种。事实上,所有的涅槃在达成时,都依托于对死亡的修炼。没有对死亡的修炼,很难达成真正的涅槃。佛教中的许多修炼在更多的时候,是借助死亡来临时的一些方便而达成解脱的,比如子母光明会。

 

“让死亡成为解脱的良机”分为两大部分,我所传承的教法——大手印文化,是其中之一。香巴噶举教法以及密宗中经常谈到的关于死亡的智慧,这对于修行的人有很大的帮助。不修行的人能够认真的听闻也有很大的好处,之后会明白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情。第二部分是针对所有的人,两部分中各有侧重,但它是一体的。

 

第一、如何达成解脱?

 

第二、在死亡来临时尽可能的不要受到干扰,不要受到摧残,让他能够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而且能够实现佛教中所说的往生。

 

下面讲第一部分。

 

密乘――金刚乘中,包括大手印、香巴噶举以及其它教派中都谈到了如何利用死亡来实现解脱。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佛教中所有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解脱,实现超越。关于这一点我曾做过专门的讲座,题目是《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与次第》,里面有详细的讲解,在这里不再多加说明。我主要讲如何利用死亡的机会让自己证得的智慧或者拥有的知识,在这个时候生起妙用,帮助自己渡过人生中最后一个关口。佛教的修行目的就是为了证得光明。

 

关于“光明”,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称之为“空性”,也可以称之为禅宗所说的“平常心,还可以称之为一些教派所说的“本觉”、“真如”。名词有很多,但它的本体只有一个,就是空性智慧。藏传佛教和其它教派对空性都有不同的说法,比如称之为“无分别智”。

 

空性的标志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无分别;第二是智。无分别就是没有分别心,远离了一种二元对立,远离了一种能所,远离了一种分别和世间法束缚之后的本真和无分别。这种无分别状态很多,但是后面还有个字叫“智”,所以说既要“无分别”,又要有“智”。“无分别”的同时又要俱足“智慧”。这里的“智慧”按照佛教的说法有五种: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当这五种智慧俱足时才能达成“智”,我们把这五种智慧称之为“明”。在我的《大手印实修心髓》中称之为“明”,无分别称之为“空”,这两个合二为一就是我常说的“明空”。

 

在宁玛派和噶举派中,“明”、“空”这两个词经常出现,它可以形象地解释什么是空性,空性就是既有明又有空,既是无分别的,又是智慧的。这种状态,证得空性的人才能明白。明白这种空性、明白这种状态的人才叫“明心见性”。不明白的时候,修行就是为了如何实现明白、达成明白、如何看到明空做出的所有努力。

 

在佛教中把见到明空之前的所有过程称为两种:第一,资粮道;第二,加行道。把见到空性和明空称之为“见道”,见道之后成为登地菩萨,此后再进入修道、无修道。总之,修行有五个阶段,见道是一个分水岭,见道之前是凡夫,见道之后是圣者。

 

见道在什么时候能生起妙用呢?就是在活着和死亡的时候生起妙用。活着的时候生起妙用能让他离苦得乐、证得智慧。要是在活着的时候,证得的空性,空性充满他的整个生命时空,拥有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拥有三身五智的时候,就能即身成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借助死亡来临之后的机会,实现子母光明会,也可以得到解脱。

 

在佛教修炼中认为,世界上没有值得执著的东西,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聚合,有缘则聚,无缘则散,缘起则聚,缘尽则散。所以释迦牟尼有个非常著名的弟子偈语:“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缘起也叫缘起性空,就是诸多的事物,诸多的东西都是,各种条件具备之后的产物。那些条件消失之后,那个东西也就消失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

 

前不久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开研讨会时,一个批评家说,在佛教中“空”之类的都是虚无主义,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慧能的弟子谈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人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很不好,陷入了虚无主义。而认为神秀的偈子谈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认为非常好。这种说法固然有它的道理,但是他并不知道慧能最早时候的这个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不是“本来无一物”而是“佛性常清净”。最早在敦煌出土的《六祖坛经》中讲到:“佛性常清净”而不是“本来无一物”。我们看到的偈子,是后来人改的,而且“本来无一物”也不是虚无主义。因为“本来无一物”的“物”指的是不变的本体,一切都是因缘聚合之后的现象。

 

现象不是永恒的,而是变化的,“变化”被称之为“空”、“无常”、“无我”,所以说,虚无主义否定一切。“空”则承认现象是存在的,但这个现象是一种因缘化现,因缘聚合,而不是永恒不变的。承认现象的妙有,但承认本体的本空。在这样一种理念中,香巴噶举的一些教法认为生死是一种幻觉,没有永恒不变的生,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死,一切都是幻觉。

 

香巴噶举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教法叫“三支法”。它认为一切世界的化现都是本尊,本尊不离自性,自性就是幻化。它经常用这样的智慧去观照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本尊、上师的显现,而且不离自性,不离幻化。这样长久地修行,就会对心外的好多东西不再执著,进而自主自己的心灵。它认为生死是幻觉。这是一种智慧。

 

我们可以把它非常形象地表述出来,举个例子:此刻我给大家讲真理的时候,大家看得到这似乎是存在的一种现象。当我讲完话,话音刚落时,讲过的东西就变成记忆了。记忆就是记忆,同时被另外一种东西消解着,它像硫酸盐酸一样在消解着记忆,这就叫遗忘。人类就是在记忆和遗忘中存在的。

 

记忆的本质是什么呢?它存在过,但定然会消失。一切都是这样,历史也是这样。就像唐朝消失了一样,我们还记得唐朝的李世民,这个本质也是记忆。最终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的记忆,我们活着的人有人生的记忆,一切会成为记忆。记忆就是幻化的,是留不住的,它飞快地消失着,在这样一种哲学的观照之下就会明白,生和死同样都是记忆,同样是幻觉,同样被遗忘而消解着。

 

佛教中除此之外认为:一个人、一件物,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幻化的,但众生都有一个不变的本体的东西,它就是真心。真心知道一切幻化的本体,真心也叫本元心,关于这一点,我在《大手印实修心髓》中谈的非常多。本元心也可以称之为佛性、自性。关于自性的说法非常多,自性是智慧的本体。明空也是自性非常形象的表述,也叫真心的一种形象的表述,真心的妙用就是明空。当我们认知到一种真心时,并且能够忆持它时,才会开始真正的修行。此前只是为达成这种目的而进行的一个过程,称为资粮道、加行道,当我信认知到真心的时候,修行就开始了,进入修道,最后因为保任真心,真心生起妙用,生命中无处不是真心,再也不用保任真心就是无修道。

 

这时候叫子光明,它是由修行得来的,没有修行,没有保任,没有认知时,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在你的生命中没有出现这个光明,那么你就是迷者、众生,出现这种光明时你就是觉者、圣者。所以,认知本元心非常重要,认知真心、本元心,明白之后就可能达成涅槃,涅槃的本质是烦恼的熄灭、解脱。当你把心和生命比喻成镜子,擦去镜面的灰尘,清除表面的污垢时,镜面上再也没有东西的时候,就是涅槃。用一句老子的话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说法。当你修到一定的时候,把垃圾、烦恼、习气全部都扫除掉,直到烦恼熄灭之后的状态叫涅槃。不是说最后又出现了另外一个身体,而是再也没有烦恼,没有习气了,一片光明,晴空万里,没有一点儿云彩,就是涅槃。

 

当子光明和母光明合二为一达成子母光明会时,涅槃就达成了。

 

如果不能认知到子光明怎么办呢?这时就可能出现轮回,轮回是种妄想,妄念、烦恼、习气、业力造成的东西,它的本质也是幻觉,这与轮回的本质是一样的。它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但是对于迷者来说肯定会有现象上的存在,但它仍然是“无我无常”的东西。

 

 

(未完待续:第二集“临死八相”)

 

 

附:

 

●《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909708

 

 

●《光明大手印》系列丛书邮购地址: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联系人:王静  联系手机:13830501212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