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域外传真 >> 正文

19世纪后期文学•托尔斯泰

2012-11-08 16:0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浏览:63112344
内容提要:当灵魂的追求与肉体的追求发生冲突的时候,灵魂的追求应该占上风,因为灵魂是不朽的,正如灵魂获得幸福是不朽的一样

19世纪后期文学•托尔斯泰

一、评价

  列夫•托尔斯泰(LevTolstoy,1828-1910)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传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世界浩瀚深邃,深刻地反映了从农奴制崩溃到第一次俄国革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古典现实主义的顶峰。同时也预示了新的小说艺术的诞生。

  他是赢得作家的尊敬最多的一个作家。他的人格的伟大超越了自己的艺术,以至于睿智、聪明等词无法形容他。他是“伟大”的代名词。

  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过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介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和民间故事。1913年和1917年先后有《复活》(易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易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解放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经翻译出版,不少有几种不同的版本。

二、生平

  托尔斯泰182899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的雅斯纳雅.波良纳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先祖是彼得大帝的宠臣,获得伯爵封号。外祖父是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侍从官,公爵,后晋升为少将。父亲参加过卫国战争,服役至中校,伯爵。波良纳是母亲的陪嫁,有三千多俄亩土地,一千五百名农奴。托尔斯泰兄弟姐妹五人,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他排行第四。母亲很有文化素养,聪慧善良,可惜在托尔斯泰两岁时即去世。九岁时父亲亡故,托尔斯泰由姑母和亲戚监护长大。托尔斯泰自幼酷爱文学,兴趣非常广泛,虽然接受了典型的贵族教育,但由于生活在农村,所以对俄国的自然风光、农村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很爱和农民的孩子一起玩耍。

  1841年,13岁,因监护人变化,全家迁居喀山。托尔斯泰自幼接受的是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6岁考上喀山大学,攻读阿拉伯_土耳其语文,准备当外交官。当时托尔斯泰贪玩,又迷恋于社交活动,所以考试成绩常不及格。第二年转入法律系。托尔斯泰不喜欢形式主义的课程,但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有浓厚兴趣,拼命读卢梭、笛卡儿、斯宾诺莎的著作,喜爱卢梭的著作及为人,晚年他说:“从我15岁的时候起,卢梭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生受到两个重大有益的影响,一是卢梭的影响,一是《福音书》的影响。在大学时代,托尔斯泰已经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

  1847年,19岁的托尔斯泰以“健康不佳和家庭原因”自动申请退学。在这不久之前,他们兄弟析产,托尔斯泰分得了世袭领地波良纳和三百农奴。托尔斯泰回到家后,从事农业,一边着手改善农民的生活和习惯,一边为了准备硕士学位的考试而自学。这个时期是托尔斯泰人生探索、寻找自己的开始。他时而在莫斯科,时而在图拉,时而在彼得堡,有时想进骑兵近卫军,有时想到外交部任职,有时又回到故乡搞音乐,为农民开办学校。后来,在图拉省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不久,又跟一个地主合伙租下了一个驿站。有时,他抛开这一切,沉浸在贵族的夜生活中,找吉普赛人,通宵达旦地玩牌,在大街上游逛、玩乐,嘻戏之余,一种虚度年华的悔恨之情又油然而起。逐渐地,贵族奢华糜费、腐朽寄生的生活,使托尔斯泰意识到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找不到崇高的生活意义。这时他开始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卢梭、席勒、狄更斯、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是他喜爱的作家。阅读唤起了托尔斯泰本人试笔的愿望,他选择的最初形式便是记日记。日记可以说是托尔斯泰一生中写作时间最长(除几次短暂间断外,持续60)、篇幅最大、容量最多、感情最真挚的伟大作品。日记是托尔斯泰文艺创作的实验室,他严格观察自己的心态变化、认真分析四周发生的事件、扼要刻划身边的人物,特别可贵的是,他“通过自我去研究人类精神生活的奥秘”,几十年如一日地悉心自我观察和分析,使得托尔斯泰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心理描写巨匠。[nextpage]

  1851年,托尔斯泰突然决定离开波良纳,乘船沿伏尔加河到达阿斯特拉罕,来到大哥尼古拉在高加索服役的地方。不久,他以志愿兵的身份参加袭击高加索山民的行动,次年通过考试获得士官生军衔,并被授予四等炮兵下士职务。在高加索部队中,他共服务了两年半,参加了多次攻击山民的战役,因表现优异,被提升为准尉。1854年,他离开高加索,不久被派往布加勒斯特,加入了多瑙河部队。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不久,又主动要求调到塞瓦斯托波尔,并在最危险的第四号堡垒里担任炮兵连长,积极参加了同土耳其、英法联军的战争。

  到高加索是托尔斯泰一生的重要转折,他走出了狭小的生活圈子,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高加索瑰丽的自然风光、哥萨克豪爽尚武的民族性格,给托尔斯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参加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使托尔斯泰在生死考验中了解了俄国的军官、士兵的真实生活和心理状况。也正是这些新的生活经历,更深地触发了托尔斯泰的创作激情。可以说,高加索是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作家的诞生地。

  1852年,托尔斯泰的处女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2)在《现代人》上发表了,这部书和以后的《少年》(1854)、《青年》(1857)构成了自传体三部曲,描写了贵族少爷尼古林卡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及种种内心感受,表现主人公既受贵族偏见影响,又不满贵族虚伪自私的道德,经常洗涤灵魂,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探索,从这部书起,开始了一个贯穿作家全部创作的道德自我完善的主题,也鲜明地显示了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点。研究者证明,三部曲中的许多情节,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谋而合,尽管弗洛伊德在时间上落后于托尔斯泰。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开始了托尔斯泰和统治阶级之间第一次公开的冲突。他歌颂了普通士兵的纯朴、勇敢和爱国精神,鞭挞了贵族军官虚假浮荡、追名逐利的本质,揭露了沙皇军队的腐败,同时也暴露出作者把一切战争都看作是血腥的相互屠杀的观点。

  1855年,托尔斯泰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回到彼得堡,受到了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作家、批评家。在这里,托尔斯泰以他独树一帜的性格、思想、趣味和谈吐,使人们感到惊愕,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他不同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学见解,也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艺术,埋下与《现代人》决裂的种子。

  1856年,他退役回到家乡,招集波良纳的农奴开会,宣布了解放农奴的计划:每户农奴可得12俄亩土地,其中半亩不收费,其余每亩交五卢布赎金,30年付清。但农奴对他的改革并不欢迎,他们希望无偿地获得土地。托尔斯泰把这一“农事改革”的经历用小说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就是1856年写成的中篇:《一个地主的早晨》,显示了地主与农民之间深刻的阶级对立,小说主人公青年地主聂赫留朵夫退学后回到自己的庄园,一天早晨,他走访了五户贫困农奴,打算扶危济贫、进行改革,但农奴对此并不理解,他们一直猜疑老爷的善行后掩盖着自私的目的和阴险的打算,因而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恩惠。小说体现了托尔斯泰思想的矛盾性,他一方面同情农奴,一方面又为贵族在精神上找不到出路而苦恼。从这篇作品起,作者开始了他创作的另一重要主题:探索如何解决地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为了寻求“俄国向何处去”的答案,托尔斯泰出国考察。1857年,他访问了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历时一年半。在法国,他同屠格涅夫一起游览了巴黎圣母院,作家一方面看到了自由制度、文明社会,但在巴黎广场上遇见断头台上的一次行刑,又使他感到这个社会所自诩的平等自由的虚伪。他在瑞士卢塞恩时,目睹一场“文明人”欺负“下等人”的情景,也大为不满。

  托尔斯泰自从在《现代人》上发表《童年》以来,他与这个杂志的编辑和撰稿人交往日益频繁。但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社会上围绕着农奴制问题展开剧烈的斗争,编辑部内部也出现了两派,自由派和革命民主派,托尔斯泰的态度充满矛盾,他反对农奴制,赞成解放农奴,但又对地主的所有权担忧,他反对以革命的方法消灭农奴制,而对自上而下改革的虚伪性质也有认识。同时,在艺术观念上,他因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有分歧。所以,他和屠格涅夫一道,在1859年同《现代人》决裂。

  托尔斯泰一直未放弃“改良”工作,他认为教育能改变社会,于是在1859年在波良纳创办了免费的农民子弟学校,托尔斯泰亲自教授历史。为了搞好教育,托尔斯泰第二次出国考察,同时,也去看他在国外病危的哥哥,他考察了法英德意四国,历时九个月,在伦敦遇见了赫尔岑,双方都留下了良好印象。1860年哥哥尼古拉去世,加深了他的悲观情绪。在三年中几乎中断创作。回国后,他力图创办有俄国特色的教育,在波良纳他办了21所农民子弟学校,从莫斯科聘请了一些大学生任教,还创办了教育刊物《雅斯纳雅.波良纳》。在农奴制改革后,托尔斯泰担任了农村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时,经常同情农民,这使他招致地主的嫉恨。所有这些表现,都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1862年,趁他外出时,宪兵连续两天搜查了他的家。此事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震动,促进他更坚决地否定专制制度。

  1862年托尔斯泰到萨玛拉草原旅行,同年秋天同御医、八品文官别尔斯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别尔斯结婚。这时托尔斯泰已经34岁了,索菲亚聪明能干,很有文学才气,婚后不仅为托尔斯泰操持家务、治理产业,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是丈夫的得力助手,托尔斯泰后来的许多手稿,都是索菲亚誊抄出来的,比如抄写过多次的《战争与和平》。由于婚后的幸福,更主要是由于托尔斯泰对社会生活矛盾本质的深刻认识,托尔斯泰从1863年起停办杂志和学校,他脱离社交、安居田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的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

  从1863年起他以六年的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早在1856年,托尔斯泰便想写一部关于流放归来的12月党人的小说,而到1863年,决定集中描写最能反映民族气质和精神的1812年的卫国战争。作家从18632月动笔,怀着极高的创作热情,边写作,边思考,边修改,仅小说的开头部分就有15个稿本。托尔斯泰的主要美学是真实,为了真实地反映这段历史,他研读了大量的史料,他收集的资料之多,足足能组成一个图书馆。1866年,他还亲临鲍罗金诺战场,步行到俄军和法军的驻扎地,勾画了地形图,标出了附近农村、河流的位置,观察了凌晨日出时的景象。这些细节都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战争与和平》为托尔斯泰赢得了世界文豪的声誉。

  在这期间有两件对于托尔斯泰来说非常重大的事件。一是1866年托尔斯泰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为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然托尔斯泰为之奔走,希布宁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托尔斯泰形成了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另一件事是1869年,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里托尔斯泰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的“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了谈到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此时,托尔斯泰对叔本华的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

  从70年代起,俄国乡村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到民间”去等活动的开展,使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为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自己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此后,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在这一时期,作家重返教育问题,编写了包括373篇作品的《启蒙读本》,同时整理民间歌谣,研究彼得大帝,这一切活动都是一个目的,寻找一种能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破坏力向对抗的道德力量。总之,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1870年托尔斯泰便打算写一部出身高等社会的有夫之妇失足的小说,并打算把这个女人写得可怜而无罪。1872年,离托尔斯泰的农庄五俄里的地方,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她的情人另有新欢__向儿子的家庭女教师求婚,一气之下取了一些焕洗衣服到图拉去,后来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货车车轮下而死。托尔斯泰目睹了这出悲剧,深受触动。托尔斯泰1873年动笔,1877年完成,小说先后用过《年轻太太》、《两段婚姻》、《两对夫妻》等书名,最后才用了明确而简单的现名。从小说的最初构思到最后定稿,主题发生了转移和扩大,社会内涵丰富和加深,人物也进行了深掘和再创造。其中,列文是一个力图保持宗法制经济关系的庄园贵族,他幻想通过农事改革抵制资本主义对俄国农村的侵袭。改革失败后,坠入悲观主义及虚无主义,最后从宗法制农民身上领悟了“人要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人生意义。列文的形象带有自传性质,体现了这一时期托尔斯泰的思想与生活

  1879年,俄国发生严重灾荒,农民不满,纷纷起来暴动,沙皇政府强化了镇压手段,托尔斯泰参观了一些监狱、法院和兵营,看到老百姓无辜受害的惨状。1881年,因子女求学,托尔斯泰全家迁居莫斯科,他曾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利山大二世的革命者。次年参加人口调查,广泛接触了低层人民,亲眼看到他们的悲惨生活,为此,他常常痛哭流涕。托尔斯泰得出结论:富人的生活不是生活,他厌弃这种生活,要与同这种生活相联系的观点、习惯和传统决裂,他通过《忏悔录》(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等论文阐述了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公开宣布,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这就是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托尔斯泰世界观著名的激变。从此以后,他从贵族地主的立场转到千百万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他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耕地、做鞋、为农民造房子,不吃肉,不喝酒,喝茶时不放糖,总之,过普通老百姓所过的生活。

  托尔斯泰在世界观转变以后,写了大量的作品。暴露,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倾向。而暴露最强的小说当属他晚期的力作:《复活》。这是伟大作家全部文学创作的总结,也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托尔斯泰最后的十年是艰难的,他继续帮助人民,做人民的代言人,放弃作品版权,用稿费资助受官方教会迫害的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在俄国发生灾荒时,他同女儿玛莎一同到农村办免费食堂赈济灾民,一时应者云集,托尔斯泰还上书沙皇请求赈济,但遭到拒绝,托尔斯泰写了《论饥饿》一文,激怒了官老爷,他们要求把托尔斯泰流放到西伯利亚、关进疯人院或送进监狱,但沙皇的宪兵将军说:他的“声望太大,俄罗斯的监狱容纳不了他。”反动当局不敢用公开的镇压对付托尔斯泰,便决定从精神上摧毁他,1901年俄国最高教会机关指责《复活》反对上帝、不信来世,宣布托尔斯泰为“邪教徒和叛教者”,并开除了他的教藉,这个决定引起了举世抗议,但托尔斯泰处之泰然。他依然频频致信给沙皇,为参加抗议活动的学生说情,要求废除土地私有制,反对日俄战争等。1905年革命失败后,他虽年近八旬,仍一再著文,写出《我不能沉默》,强烈抗议沙皇政府对革命者滥用死刑。

  托尔斯泰厌弃自己的出身,致力于“平民化”,希望放弃自己的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但同夫人的意见产生冲突,一些托尔斯泰主义者也不断和夫人发生矛盾。高尔基写了一篇文章《背着人的时候》,“列夫.托尔斯泰小声地问一只蜥蜴道:你过得好吗,你这只蜥蜴正在狄尔白尔大道上一丛灌木中间的一块石头上晒太阳。托尔斯泰站在它面前,一只手插进他的皮腰带里。这个伟大的人物向他周围看了一眼,随后便对蜥蜴承认说:我呢,我却过得不好。”最后,托尔斯泰采取了一个多年来他常想到、在作品中描写了不只一次的断然措施--出走。19101110日午夜,他离开了他生活了80多年的故乡波良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了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夫车站与世长辞。依照作家生前的愿望,他的遗体葬在波良纳一个悬崖附近,坟上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是世上最朴素的坟墓。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三、创作

  托尔斯泰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851-1862)

  这是他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生变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特色和基调也已经初具雏形。托尔斯泰的早期作品均以亲身经历为基础写成。为贵族青年寻找出路,试图解决社会矛盾。显示了作者所进行的艰苦的思想探索。

  《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牧歌情调与民主倾向,道德完善主题。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开始了托尔斯泰和统治阶级之间第一次公开的冲突。他克服了俄国文学中战争描写的虚假的浪漫主义倾向,表现流血和死亡的真实场面。歌颂了普通士兵的纯朴、勇敢和爱国精神,鞭挞了贵族军官虚假浮荡、追名逐利的本质,揭露了沙皇军队的腐败,同时也暴露出作者把一切战争都看作是血腥的相互屠杀的观点。

  《卢塞恩》(《琉森》)(1857),日记体,是托尔斯泰最早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品,写作者在瑞士卢塞恩目睹流浪歌手横遭资产阶级绅士欺凌的情景。

  《哥萨克》(1863)1863年,他发表了写作近十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首次提出贵族阶级“平民化”问题。描写贵族青年奥列宁离开上流社会,到高加索去寻找自由和幸福。在这里,他否定自己的过去,爱上了山村中的美人玛莉安娜,但是城市生活在他身上的烙印终于使他暴露出自私的本性,他最终失去希望,痛苦地离开哥萨克村。--贵族出路的问题,返回大自然之路也是行不通的。[nextpage]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作者才华的两个特点:心理分析和道德感情的纯洁,并特别指出,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2、中期(1863-1880)

  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挥,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

  《战争与和平》(WarandPeace,1863-1869)

  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对包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丝豪夫和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描写,反映了从1805年奥斯特里齐战役到1825年贵族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夕和俄国生活,描绘了俄国各阶级的生活状态及心理状态,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历史、哲学、宗教、道德等问题的观点。同时还有着对俄罗斯大自然及民族风情习俗的动人描写。因此它是一部兼有史诗、历史小说、编年史及风习描写的巨著。小说歌颂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及英雄主义,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战争是人生价值的试金石。安德烈与彼尔的思想探索。娜塔莎形象与宫廷贵妇相对照,是托尔斯泰的理想。

  主题思想:1、通过对战争的描写,歌颂了俄国人民在反对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中的英雄行为和爱国主义精神,客观上说明人民决定历史命运的真理。2、通过对四大家族的描写,一方面揭露和谴责了以库拉金一家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另一方面赞扬了包尔康斯基等三家开明贵族的爱国热情,反映了60年代作者对贵族社会有所暴露但仍寄予希望的思想特点。3、通过安德烈、彼尔、娜塔莎三个进步贵族青年的塑造,积极探索了俄国的出路问题和人生的意义,表达了贵族必须接近人民、走“平民化”的道路的观点。

  艺术特色:1、结构宏伟、布局严整。千头万绪,559个人物,150多个正面人物,重大的题材,复杂的事件,广阔的背景,大时间跨度,被结构得天衣无缝。2、把强烈的历史意识同粗细有致的情节描写有机地融为一体,随着情节的延沓,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精神一步步展现在眼前。3、抒情与叙事的结合。缓缓地、浓墨重彩地、沉郁地、深沉地抒情。4、形象塑造鲜明、生动。

  《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enina,1877)

  小说有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从事农事改革、探索社会出路两条平等发展的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深刻反映了19世纪下半期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确立所引起的俄国社会的巨大变动。安娜是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不满封建婚姻,追求真挚爱情。安娜以自杀表示对社会的抗议,上流社会的侮辱与迫害,安娜性格的内存矛盾,酿成了她的悲剧。托尔斯泰对安娜主要是同情,但又从宗教观念出发对她进行了谴责。

  安娜形象:对于安娜这样一个19世纪贵妇来说,爱情是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唯一道路,否则她只能是卡列宁的附属品,安于做一个没有爱情的贤妻良母。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她张扬生命的唯一途径,她的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在此。赋予她新生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渥伦斯基的压力都承受住了,但她无法战胜自己,当渥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最后一语。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

  安娜形象意义: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样反叛自己的出身,简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屠格涅夫按传统道德标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把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而安娜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安娜是女性觉醒和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吉提:是托尔斯泰的女性理想的化身,毫无缺憾,贵族出身,婚前活泼可爱,婚后贤妻良母,但安娜的鲜明形象、激情爆发比吉提的苍白要生动得多,吉提在婚后,完全失去了少女的活泼,无个性。

  渥伦斯基:有一定典型意义,在贵族青年中不是最坏的,对安娜也是真正的爱情,为了爱情,曾辞官退役,放弃了灿烂的宦途前程,他有激情,思想犀利。但他比安娜更陷于贵族生活而不能自拔,点燃了安娜的爱情之火,却没有勇气与上流社会决裂、同安娜生活在一起,是个懦夫,终使安娜进退维谷。

  列文:是托尔斯泰这一时期思想和心境的真实流露,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了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皈依上帝,爱人如己。

  艺术特色:1、卓越的心理描写,具有细腻真实的素质,天才地触摸到了意识流。安娜临死之前的意识流动。2、从多个视角表现人物,如圆型剧院,可以从每个人的视角去看人物。3、较少打断故事情节,把抒情和思辩性完美结合。4、采用拱形结构,如《双城记》。

  3、晚期(1881-1910)

  这一时期,一方面揭露当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另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新认识,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创作是多方面的,有戏剧、中短篇和长篇小说、民间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是政论和论文。

  《复活》(Resurrection,1889-1899)是托尔斯泰由贵族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立场之后的作品,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以极大的愤怒揭露了法律、法庭的不公正,法官的昏庸;官方教会的伪善;暴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与寄生,资本主义的祸害;否定了地主私有制。描绘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此书写了十年,素材是发生在彼得堡的真实故事。集中火力对旧俄全面猛烈地展开攻击。标题来自《圣经•新约》。“爱使人复活”。

  聂赫留朵夫是“忏悔的贵族”形象。他原本是个正直善良的青年,贵族社会及军旅生活诱他堕落。他经历了认罪、忏悔、赎罪;在为民伸冤中又认清了本阶级罪恶,决心与贵族决裂,向人民靠拢等阶段,他的“复活”过程,体现了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轨迹。聂赫留道夫对贵族阶级的叛离,具有典型意义。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形象。她的凄苦身世与被迫沦落是对罪恶社会的有力控诉。在狱中同政治犯的接触,主要还是聂赫留朵夫的“爱”,促使她精神觉醒走向新的生活。

  实质上,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和玛丝洛娃的复活是一致的:为别人着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感情、个人幸福,从而求得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原本的故事设计中,二人结婚后,移居国外。但如此,则不能体现玛丝洛娃的“复活”。只有代表贵族阶级的聂赫留朵夫,和代表农奴的玛丝洛娃,都“复活”了,才能代表托尔斯泰的乌托邦理想。托尔斯泰相信,只有贵族与农奴互相宽恕、相爱,这样,才能使俄罗斯靠爱的力量进入大同世界。

  《复活》的艺术特色:广阔的生活画面,高度的艺术概括;心灵描写:描写内心的矛盾斗争,怀疑、探索的痛苦。丰富多样的对比手法,揭示心灵世界的肖像描写,辛辣的讽刺。[nextpage]

  1、结构,流浪汉小说结构,聂赫留朵夫的奔走,情节随聂赫留朵夫的所见所闻展开,不同于《战》、《安》。2、非小说因素占了很大比重,经常中断情节,进行长篇大论的议论,类似《悲》的手法。3、大量精巧的细节描写,如对监狱的描写。4、三种形式的批评方式,非小说因素正面批评,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心灵感受,通过人物的命运批判,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批判性。

四、思想核心--灵与肉的冲突

  他在日记中写到:“无论怎样研究自己我都觉得,在我身上占上风的是三种坏的欲望,即好赌、好色、好虚荣。我早已相信,德行,甚至最高的德行,都在于没有坏的癖好。因此,只要我真的把我身上占上风的这些癖好除去,哪怕一点点,我都可以勇敢地说,我变好了。”--这种“灵魂”与“肉体”的搏斗,在托尔斯泰的一生中都存在着,他认为:“人的肉体和灵魂对幸福的追求是了解生命奥秘的唯一途径。当灵魂的追求与肉体的追求发生冲突的时候,灵魂的追求应该占上风,因为灵魂是不朽的,正如灵魂获得幸福是不朽的一样。取得幸福是灵魂发展的过程。灵魂的缺陷是被败坏了的高尚的追求。”可见,早期的托尔斯泰在洞察了人心的黑暗面和人的非理性力量时,始终相信“灵魂”、“上帝”和“理性”的力量可以使人走向自我完善,人最终是可以获救的。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象接受魔鬼的诱惑,又始终抵制诱惑自强不息的浮士德。

  两重性的文化人格,表现在创作中,以道德标准代替政治、历史的标准,而这种道德标准实际上是人如何主宰内心“灵魂”与“肉体”的冲突的问题。

  《战争与和平》,否定库拉金、爱仑和阿那托尔等的“肉体”战胜“灵魂”的堕落,肯定安德烈、彼尔和娜塔莎等的“灵魂”战胜“肉体”的胜利。--乐观主义倾向。

  当托尔斯泰陷入精神危机,对灵与肉的问题产生了疑问,《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这种矛盾。

  后来,托尔斯泰主义,否定肉体,走向严格的道德自我完善。《复活》中,复活的是人的灵魂。

 

附:

●雪漠作品专卖: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雪漠墨宝义卖:http://www.xuemo.cn/list.asp?id=89

●《无死的金刚心》卓越网专卖:http://www.amazon.cn/%E6%97%A0%E6%AD%BB%E7%9A%84%E9%87%91%E5%88%9A%E5%BF%83-%E9%9B%AA%E6%BC%A0/dp/B007VX0VSU/ref=sr_1_1?ie=UTF8&qid=1335400266&sr=8-1

●《无死的金刚心》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26918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