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心学,照见阿根廷
——作家雪漠西语新书《世界是心的倒影》发布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3日下午(当地时间),中国著名作家雪漠的西班牙语版新书《世界是心的倒影》发布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由吉诺•杰尔马尼研究所东亚研究小组(GEEA)、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CEACh)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
发布会汇聚了众多知名学者,包括阿根廷天主教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研究"专业研究生项目主任Jorge Eugenio Malena、资深记者兼作家费尔南多•波比•拉沃尔、本书资深编辑费尔南多•哈拉、阿根廷著名诗人兼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路易斯•特德斯克,以及CONICET助理研究员、圣马丁大学教授玛拉•弗洛伦西亚•萨托里。活动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兼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伊格纳西奥•维亚教授主持,智利麦哲伦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孙新堂担任翻译,吸引了当地文学界、学术界、出版界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师生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西班牙语版由墨西哥著名汉学家莉莉亚娜执笔翻译,阿根廷拉丁美洲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阿根廷著名诗人、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路易斯•特德斯克在评论中指出,该书书名独具匠心,选用“心”这一概念而非西方传统中较为抽象的“精神”或“灵魂”,这正是全书的精髓所在。他认为,《世界是心的倒影》阐释了东方超越智慧的理念,这些理念与支配西方百姓日常生活的观念截然相反。在西方,自私的消费观、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贪婪以及难以抑制的纵欲企图主导并支配着人们追求所谓“社会尊严”生活的动机,却忽视了巨大社会不平等和城市中心贫困深渊所造成的不安。雪漠着力论证“真正的幸福是心灵之光”,并告诫世人若要获得幸福,切莫陷入“欲望与贪婪的罗网”,而必须在“心灵的沃土中播下爱的种子”。

同时,特德斯克特别赞赏书中关于财富与幸福的论述:“灵性和灵魂与物质关系不大,当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后,幸福、自由和解脱都取决于自己的心灵。”他强调,这种“不诉诸暴力而建立社会平衡的智慧”,正是当代社会所急需的,因此“应该成为所有阿根廷政治家的必读之书”。
CONICET助理研究员、圣马丁大学教授玛拉•弗洛伦西亚•萨托里分享了她的阅读体验。她原本期待阅读一部小说,却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作品”。最令她震撼的是书中关于“变化与永恒”的哲学思考。
在分享创作初衷时,雪漠先生回忆起青年时期受教于几位大师的经历。“当我们谈论别人的缺点时,老师会说:‘这主要是你的心不清净。'”由此,他引申出深刻的哲学思考:“每个人的世界都是其内心的呈现和反应。”他借用萨特的名言进一步阐释,最终揭示了“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解读,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个世界”的真理。
谈及创作背景,雪漠先生分享了一个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源于帮助儿子度过精神危机的初衷。“我的儿子曾觉得生命没有意义,陷入焦虑和痛苦。为了帮助他,我告诉他:我们的对手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心。最应该战胜的是心中的欲望、贪婪、愚昧和仇恨。”从个人危机到普世关怀,这一领悟促使雪漠在随后十多年间陆续创作了《真心》《文心》《空空之外》《老子的心事》《雪漠智慧课程》等系列文化著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正如他所说:“儿子的痛苦正是社会的痛苦;个体性问题也是世界性问题。”

在回应学者提问时,雪漠先生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他将作品分为文学与文化两个维度:文学作品如《深夜的蚕豆声》展现“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恶”,而文化作品则要“像太阳一样照亮人性”。这两者如同他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
针对萨托里教授提出的关于《世界是心的倒影》与《雪漠诗说老子》中佛道思想融合的问题,雪漠先生用医病关系作比:人类有许多病症,需要不同的药方。《世界是心的倒影》是“对症下药”,而《雪漠诗说老子》则提供“伟大的智慧体系”。他特别比较了东西方思想差异:天主教讲究“因信得度”,而道家思想要求“用生命去实践”,让每个人都能“得道”,都能“成为大道本身”。
雪漠先生强调,每个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创造者:“世界是一块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野草。如果没有优秀的文化占据主导,那么邪恶、欲望、仇恨和战争的文化就会充斥整个世界。”同时他指出:“恶如同黑暗,只要心中有光,黑暗自然消散。”最后,雪漠先生以诗意的语言总结:“每个人都可以得道。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与大海合而为一,你就能成为大海。”
本次新书发布会不仅是雪漠作品在西班牙语世界的首次亮相,更是一场深刻的东西方哲学对话。正如主持人维亚教授所言:“交流对个人生命至关重要。我们一起来构建更多学术文化交流的桥梁,因为这正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
据悉,在阿根廷的活动结束后,雪漠先生还将赴智利圣地亚哥和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继续他的美洲文化交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