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最佳解读者
——读《老子的心事》有感
文\何争鸣
解读《道德经》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无论读过的,还是没读过的,都能说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智若愚”“无为而治”等句子和其中的成语;因为不止在国内,其他的国家也有众多的拥趸者和研究者;因为这区区的“五千言”从古到今已经解读了无数遍,相关书籍达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那么,雪漠又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做着“吃力不讨好的”解读呢?
在一次访谈中,雪漠说,“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寻找一个写作的理由。如果写作找不到理由,就没有任何的激情。”雪漠写作《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是因为这是一部慈悲经典,包含着消除人世间纷争的智慧,比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就是平息争纠最好的、最根本的方法。读过雪漠作品的人都清楚,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慈悲的境界呈现,慈悲已经成为了他的生命本能。何况雪漠不到十岁就开始学习道家的修定、坐静、存想,十八九岁就开始背《道德经》,很自然的他就对《道德经》有了很深的感情,独特的见解。再者,《道德经》符合雪漠对于好文学的认定。他认为,“能够给世界带来宽容、安详、清凉、博爱等美好价值,能够利益世界的文学才是好文学。”
有了写作的理由,就能够清晰、明白地阐述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吗?我们也有好多的憧憬、目标,但是最终都因为能力所限,只能哀叹一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毋容置疑,雪漠是有这个能力的。
雪漠是国家一级作家,具有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也有独特的写作视角。他的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读者都能从不同的方面获得收益。故此每有新作问世,都能形成一股“雪漠潮”,成为文学界的热点。他能够拥有这样的写作能力,是因为他为写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他如饥似渴地投入到阅读中,“读书是他生命中最愉悦的滋养和享受,饱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为了不受干扰地写作,他采取闭关的方式,到一个连家人也不知道的地方,过苦行僧似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完全拥有了对文字驾驭能力的雪漠,也有解读《道德经》的责任。
雪漠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一直将挖掘历史、定格时代、记录生活、抚慰人心、传承经典作为自己的使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心灵的照亮了,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世界。”这是雪漠的最高追求。
《道德经》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经典作品之一,它的普及程度仅次于《圣经》。作为这部经典的诞生地,我国的文化学者有责任,让世界各国的读者充分地了解《道德经》的无穷内涵,有责任对《道德经》的传播做出努力,有责任还原这五千字的本来含义。
雪漠被誉为“近年来成为中国文学海外翻译出版的现象级”作家,他的作品已经引起了多国文学界的重视,也有了众多的海外拥趸者,他也应该承担起推广中国传统经典、普及东方文明的责任。
故而,雪漠拿起了手中的笔,把自己的领悟诉诸笔端,写成了这部百万字的《老子的心事》。从知、行、辨、析、释等角度,逐字逐句逐章地诠释《道德经》,尽己之力剖析它的博大精深。他将心比心,尽可能地去触摸老子的灵魂,探索从老子的角度来展现老子写作《道德经》的本心。
那么,雪漠的解读是否成功呢?这是个毋需回答的问题,因为这部作品,如今已经是第九次印刷了。这在新书层出不穷,销量却不尽如人意的当下,是非常稀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