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治的是牙 疗的是心
熊 建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在北京师范大学开音韵学的课,讲到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区别,学生请他举例,他讲了个笑话。
说有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十分引人注目。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时,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万不得已时才说话,而且全用“闭口音”,如:“贵姓?”“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在哪里?”“保定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
这都是“闭口音”,可以不露齿。等到她牙齿修好了,再与人交谈时,就都改为“开口音”了:“贵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在哪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
学生记住了开口音、闭口音的区别,同时也看出牙齿不齐对于人的交际活动发生的影响。把牙整理齐了,心态也会随之一新。
笔者的牙长得里出外进,小时候没少受小朋友的取笑。但那会儿刚改革开放没几年,大部分人家忙着解决温饱问题,想的是米缸满没满,哪里管得上牙齿齐不齐?
转眼20世纪都过了五分之一了,大家对生活的精致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了,很多对“先天条件”不太满意的人,有心也有条件进行“自我改善”了。而对牙齿正畸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说到整牙的需求,一大块是来自家长。小孩子缺个牙也不影响玩,但大人知道,长大后是会“影响观瞻”的。于是,一到寒暑假,医院的正畸门诊、口腔诊所以及各种提供牙齿整型服务的机构,往往门庭若市。正畸费用很高,还不走医保,但大家仍旧趋之若鹜,为啥?
要说都是为了美容,也不尽然。事实上,牙齿整齐与否,与健康息息相关,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比如,微笑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但“一笑露出八颗牙”,往往难为了牙口不齐的人。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不足显露不是?打击自信心是一方面,业务工作有时也会因缺牙受影响。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小时候不慎跌掉两颗门牙,以后便羞于言笑,缺乏信心。讲话虽发音明晰,可是一旦遇到发f音及唇音,他就不得不以上唇盖住下齿,发出的是唇齿音,而非齿唇音。这也影响了他在语言学上的学习和研究。
后来,镶上了两颗假牙之后,“我觉得我是一个勇敢的新人,完全具有面对世界的信心。”赵元任在回忆录中如此说道。可见,除了形象有了改善,心理也发生了积极变化,学习更来劲了,难说他在音韵学上取得的成就跟这次整牙没有关系。所以,治牙治牙,治的是牙,疗的其实更多是心,产生的效果也是多元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10日 第 09 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