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学习也可以这样有趣
文\王炜
学习繁体字有半个月了,我和孩子每天晚上7点已经形成了习惯,半个月前,我自己也很难想象学习能够成为我们一件快乐的事情。
记得繁体字开班的头几天,我并没有报名,因为自己已经看了雪漠老师十多本繁体书籍,并没有任何障碍,觉得学不学也没什么必要,但是随后的几天,我在雪漠文化网上看到了一位参加课程的老师写的收获感悟,中间还有学习的笔记,让我一下感受到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文字是文化的基石和文明的载体,没有文字就没有文明的传承。文字是钥匙,掌握了文字,就可以打开通向文明根底的大门。”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也是一种所知障。于是,我立刻就报了名,和孩子一起开始了我们的快乐学习之旅。
每天晚上二十分钟左右的学习中,我和孩子开心地听课,了解到很多文字演变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老祖宗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没有功利、没有任何目的的学习,使孩子特别得放松愉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时而交流一下,时而开开玩笑,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例如,孩子这学期五年级的课文中,正好学习了一篇《水浒》中武松打虎的文章,之前孩子就问我为什么过去把老虎叫大虫,我当时网上查了百度,也没搞明白个所以然,弄得孩子对学习古文一点也不感兴趣。
恰在这时,我报名后上的第一课就讲解了“虫”,听完以后豁然开朗,原来古人把所有的动物都称之为虫。《大戴礼记》中这样记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人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角度,一种博大的世界观,古人认为人也是虫,圣人为长。想想这种认知也没什么问题,人本身也是一种动物,无非是因为有了文字,才有了后续的文明,才有了高于其他动物的文化传承,看来我们还是好好学习吧,要不然和动物也没什么区别,也就是一堆细胞和一些念头。要不然人们常把混混叫做混世虫呢。听完这节课,孩子嘴里蹦出一句:“唉!没文化真可怕”。
几天的课程下来,另一个收获就是与孩子之间有了更多的话题。我们的一生中与孩子的有效陪伴计算下来并没有多长时间,但是我观察周边的朋友,并不会陪伴孩子,即使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长期没有共同的话题,没有交流,自然而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会有叛逆。而这几天的学习,我和孩子有了共同话题,并且有了属于只有我们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例如有一天课程学习了“狼、猫、猪、豕”等动物的字,我们学习了一个成语“狼奔豕突”,当他在屋子里乱跑乱跳的时候,我就说你别在这“狼奔豕突”了,逗得他哈哈大笑。我发现共同的学习成长正是我和孩子之间的桥梁,我们在学习交流,甚至嘻嘻哈哈的过程中,增进了互相理解,并且互相监督,共同成长。
半个月的学习,让我更加清晰地明白什么是文化自信,那一个个文字背后的历史文明,承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天天的学习中,滋养着我和孩子的心灵。我能感觉到孩子的变化,那是一种潜移默化中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自信。真心的感谢雪漠老师提供了这么一个学习繁体字的平台,也感谢吕梦磬老师每天为我们辛苦准备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孩子感慨说:“吕老师要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就好了!”看来孩子是真的喜欢上了繁体字。
原来学习也是可以轻松愉快的,我们也不去想着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繁体字,我们就是每天二十分钟左右,每天学习几个字,去享受学习的乐趣,去感受那繁体字背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附:学习繁体字 通文化之根底
http://www.xuemo.cn/show.asp?id=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