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历史档案 >> 正文

良相须有良医心

2016-09-28 16:17 来源:www.xuemo.cn 作者:王兆军 浏览:43802075
内容提要:俗话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其实,二者的本心正道应当是相通的,那就是对世界的悲悯情怀、对生命崇敬爱惜之心。

 

良相须有良医心

\王兆军

 

  张仲景,湖南长沙人,其父张宗汉在朝廷为官,藏书颇丰,这让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兵祸绵延,疫病流行,生灵涂炭。张仲景从小厌恶官场的繁文缛节,自知不是做官的材料,立志为医。公元161年,10岁的他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张伯祖是一位有名的医家,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他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要深思熟虑。经他治疗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因此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不仅学到丰富的医学知识,也学到了悬壶济世的中医精神。

  除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还十分注意收集流传民间的各种验方,对民间喜用的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含药、人工呼吸等治疗方法都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尽管张仲景无心仕途,但他出身士族,且品行学识皆好,后来还是被举为“孝廉”“良才”,进入官场。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官至长沙太守,近似于今天的湖南省省长。虽然官至高位,但他仍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为百姓治病。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在当地产生了强烈震动,民众无不拍手称快。每逢太守坐堂问诊之日,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张仲景的望闻问切都十分认真,务必弄清病因,力求药到病除。

  建安年间,瘟疫流行达5次之多,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为废墟,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就是对时事的描述。当时的流行病以伤寒病为最多。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人,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后的10年间就死了2/3,其中有7/10死于伤寒病。在研读古代医书的基础上,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此书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杂病治法,还提出了中医学的理论。他在阴阳学说的哲学背景下,移植和整理了方证诊治法,将原始素朴的经验纳入完整的医学体系之中,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完整继承了《汤液经法》中的思想,但他不认同该书中的道家成分。陶弘景说“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就是明证。

  为了避开战乱,张仲景后来辞官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到建安十五年,他终于写成了划时代16卷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辞世。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张仲景墓。

张仲景是当时主流社会的一个异类人物,在《伤寒论》的序文中,我们听到他那愤世嫉俗的悲叹。俗话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其实,二者的本心正道应当是相通的,那就是对世界的悲悯情怀、对生命崇敬爱惜之心。虽然张仲景在当时名声不得彰显,正史中几乎没有他的地位,但是,人民没有淡忘他,因为他的一生贯穿了爱民的宗旨。他的著作和精神将万世永存。

——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928日 第11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