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在等待着一种回响。”
《空空之外》 雪漠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深圳晚报》:在西部大地寻找灵魂家园
文\李福莹
提起雪漠,离不开西部文化、西部文学,“西部”几乎成了雪漠的标签。虽然文学评论家们认为,雪漠迄今丰盛的创作成果绝不是“西部”这样一个地域概念所能囊括的,但在追问作家创作的根处和时代意义时,人们仍然无法绕过“西部”这两个字。
雪漠用长篇小说《野狐岭》,书写了西部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客和西部历史上的一段传奇;用长篇散文《一个人的西部》,书写了以自己为原型的西部青年艰辛而独特的成长与奋斗。今年,他又用一部丝路主题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以一位西部本土作家向前来采访的西方女汉学家介绍中国丝绸之路为线索,引出19个在中国西部大地上发生过的男人、女人故事和生灵、信仰故事,全景描绘、立体呈现了“丝路众生相”,将西部人的世界观、西部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展露无遗;并用一部文化著作《空空之外》,书写一种来自东方哲学传承的超越文化,这种文化在西部大地绵延了千年,融入了西部人的世界观和生活实践,从中,他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自主性。
因此,中央党校讲师、青年批评家丛治辰认为,雪漠对西部的书写,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一个补充,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到,世代的中国人在西部那片土地上是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追问灵魂的归处,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如何超越生命的无奈。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走廊,不仅仅是“带和路”,丝绸之路也是一片土地,上面有绵延了千年的文化,和世代生息的活生生的人们。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著名评论家雷达曾盛赞雪漠的创作不止是对西部人艰难生存的忠实写照,还有对西部人“精神品性的深刻开掘”;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也认为,“雪漠是今天少有的有精神追求、有精神高度、有精神信念的作家”;而复旦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陈思和则说,“雪漠和张承志是中国当代西部文学作家中最有精神性的”。“精神性”是雪漠作品的标志性符号,雪漠如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杨庆祥指出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了中国西部文化的一种自主性。”
《深夜的蚕豆声》 雪漠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4月出版
然而,这片土地,土地上的文化,土地上活了几辈子的人们,对于今天已走出西部、客居岭南和齐鲁大地的雪漠来说,还意味着“故乡记忆”,他近几年的创作,也可以说是对“故乡记忆”的重拾和定格。如果说,长篇小说《野狐岭》定格了西部故乡大漠飞沙英雄奇幻的传奇记忆,《一个人的西部》定格了父老乡亲人生奋斗的成长记忆,创作《深夜的蚕豆声》的雪漠,则像儿时边吃蚕豆边听妈妈讲故事一样,重拾故乡那些男人、女人、老人、爱情、复仇、寻觅的人生记忆,所以,雪漠将这三部作品称之为“故乡三部曲”。而《空空之外》其实也不离故乡,它是故乡的文化记忆,定格了故乡文化里曾深刻影响过雪漠和许多西部人的某种文化精髓。
谈到“故乡三部曲”,雪漠对故乡有一个很好的诠释:“故乡不是地域,故乡是一种诗意的记忆。故乡更是一种创造,是过去那点记忆的种子,在生命滋养下诞生的灵魂的家园。故乡也是我们的灵魂归处。”
近年来,丝绸之路和中国西部大地,因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而引起世界关注。人们发现,中国西部不仅仅是西部人的故乡,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中国文化的故乡之一,甚至是中亚、西亚乃至罗马广阔地域文化的故乡之一。如今,大漠飞沙、驼铃声声的西部已渐行渐远,将来,或许我们只能在雪漠定格西部故乡记忆的系列作品中去寻找、品味和凭吊那消失于黄沙尘埃中的故乡了,正如批评家李敬泽谈到《野狐岭》中的西部骆驼客时所说:“雪漠如果不写,可能以后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在《深夜的蚕豆声》后记中,雪漠这样表达对远行甚而消失的西部故乡的怀念和期待:“丝绸之路上的那个西部已经消失了,我记忆中的故乡也消失了。一切,正在成为一种绝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在等待着一种回响。”
转载《深圳晚报》2016年08月28日:
http://wb.sznews.com/html/2016-08/28/content_3605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