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域外传真 >> 正文

中华文化元素进课堂

2016-01-28 15:47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刘忆芬 浏览:41731026
内容提要:在海外周末中文学校教授高年级学生时,我觉得要特别注意文化、现实生活与教材、教学的结合。

 

中华文化元素进课堂

 

\刘忆芬

 

  在海外周末中文学校教授高年级学生时,我觉得要特别注意文化、现实生活与教材、教学的结合。中、高级程度的学生已完成了汉字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及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的基本功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文化”的学习上。我在教学中注重中华文化习俗知识的背景输入,寻找贴近生活的内容开展教学,强调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

  我或按专题,如“中国节庆”、“茶文化”等,把教学重点放在传统文化习俗风情与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古老又鲜活的中国文化上;或按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庄子等,介绍这些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文化名人的论著及故事,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及在今天的影响;或按名家名篇,如张爱玲的《天才梦》、杨绛的《钱钟书》、老舍的《我的母亲》等,引领学生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美之中。在为学生铺设一个提高中文水平、提升文学修养阶梯的同时,也带领他们对先人留给我们的巨大宝库做一初浅的窥探与触摸。

  去年,“名篇阅读与实用写作”的第一堂课,我选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文章《用耳朵阅读》。我向学生提问:“一般来说,你们是用什么来阅读的?”学生们七嘴八舌抢着回答,当然是用眼睛、用心、用脑。我又问:“那为什么这篇文章说用耳朵来阅读呢?”这就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于是我开讲: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识字的,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条件所限,身边找不到什么书读。那么,莫言和他的先辈、同辈们是如何阅读、如何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呢?听故事 这个古老而独特的阅读方式在中国存在并延续了数百上千年,并且造就了一个特殊的职业——说书人。中国人的历史观念、道德观念就是这样通过一代代人用满肚子的故事口耳相传,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在中国大地上扎根传扬,这是中国民间文化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下课时,我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有关你或者你的父母、你的爷爷奶奶的阅读故事;按你的想象及所知,写出一些阅读方式,如躺着读书、候车候机时读书等。

  本学期我讲的专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孔子,我先把前不久中国的“孔子热”、“《论语》热”介绍给学生作为背景铺垫,意在告诉他们孔子没有过时;接着又介绍了一道哈佛大学的作文考试题: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后,讲述对如何处理当代人际关系的思考。在讲授了课本上孔子的生平、思想之后,我专门把有关孔子的故事、《论语》中的精彩片段或精句摘录出来。期中考试的第一题是让学生默写出5个《论语》中的警句。令我惊喜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默写出来了。因为出尔反尔、揠苗助长等很多成语出自《孟子》,所以期中考试的另一部分内容是用成语造句,以此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我发现,学生不仅百分之百地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在造句中结合了生活中的真实情形,生动有趣极了。由此可见,注重文化习俗的背景输入,注重贴近生活及实际运用的选材、教学及练习,在高年级中文教学中是可行的。就像我们的课,学生不仅与中国古代圣贤对上了话,还与现实生活、家庭生活挂上了钩。学生学得有兴趣,我教得也开心。

  生活在海外的华裔子弟同时游走在中西文化之中,在周末中文学校让他们学到依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华文化元素,对于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亦为他们将来向中华文化的纵深探索打下基础。(寄自美国)

  (本文作者系美国达拉斯现代汉语学校教师)

——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125 08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