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小说世界 >> 正文

爱的最后一站

2015-11-23 13:09 来源:www.xuemo.cn 作者:赵晓璃 浏览:43263329
内容提要:没有谁可以替代我们,去活过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悲欢离合。

 

爱的最后一站

 

文\ 赵晓璃

 

当晚年的托尔斯泰变成一种主义、一种信仰,我看见的却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对自己无力而苍茫的无奈与迷失。

故事从一位年轻的托尔斯泰崇拜者沃伦蒂有幸成为托尔斯泰助理说开去。晚年的托尔斯泰早已享誉全球,而他的言行举止越来越接近于“圣人”的标准,或者说,正在被试图打造成“圣人”的形象。他被卷入到一场“造神”的密谋中来,他的学生锲尔科特夫正是这场运动的策划者。

他在他们的怂恿与煽动下,宣布放弃他的贵族头衔、财产甚至家人,而陪伴他四十八年的妻子索菲尔洞若观火,她声嘶力竭地试图拼命挽回他的丈夫,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拒之门外。

“我所洞悉的一切,

我洞悉,只因我有爱。”

——列夫·托尔斯泰

影片有这样几处细节让我记忆犹新。

在沃伦蒂来到托尔斯泰庄园不久,一个明媚的中午,托尔斯泰与他的学生以及他的妻子一起进餐,因为放弃财产的事情,索菲亚与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有人用留声机播放了一段托尔斯泰激情的讲演——托尔斯泰颤巍巍地起身,皱了皱眉头,转身就走。

索菲亚走到了留声机前,播放了一段歌剧,托尔斯泰渐渐转过头来说了句“真好听”。他背对着我们,只见索菲亚抬起袖子,仿佛在给他擦拭着泪水。在托尔斯泰隐约的反应中,我窥见,他对于自己曾经“高大上”的言论,对于那个被刻意伪装成的高尚,渐渐心生厌倦。

而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身边的拥趸还有他的女儿,正在为这一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兴奋不已——他们拿着小本子,将托尔斯泰的每一句话记录在册;他们拿着拍摄的设备,将托尔斯泰的每一个动作都赋予“上帝的光芒”;可唯有她,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流露出深深的不安。

她向沃伦蒂提及,当年自己帮丈夫誊抄了六遍《战争与和平》,他们还经常在一起讨论作品——那样的时光,在索菲亚的记忆里,竟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那个曾经才华横溢的托尔斯泰,那个曾经欢快活泼的托尔斯泰,如今,拖着恹恹的病体,被那一帮“托尔斯泰主义”的拥趸者所绑架,离他的妻子,离他的家,越来越远。

“我自己都没有恪守自己的理念”。在树林漫步的时候,这位老人与沃伦蒂聊起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艳遇,说起在人们嘴里已然至高无上的“托尔斯泰主义”,他戏谑他自己。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人”,这是那些拥趸者企图按照自己的理想打造出来一个完美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在他们那里,渐渐沦为了一件标志,被剥夺了正常的情感,被抽空了血肉。

他们策划他风烛残年的出逃,全然不顾他本就虚弱的身体,因为,这是通往“圣人”的重要一步。

步步为营。

索菲亚一步步地绝望、发狂,甚至以死相逼,我仿佛看见,这一个瘦弱的女人身躯下,隐藏的,是一名女子对丈夫最深切的关爱。

她要一个活灵活现的丈夫,而非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

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带着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开始了“出逃”。

索菲亚的担忧放在今天来看无可厚非。她将自己的爱深深地刻在了深爱的家中,她为他生了十三个孩子,她悉心打点着他的一切,她可以读出他的心,在爱意浓浓的幸福里,托尔斯泰的才华如泉水般汩汩涌出。

而当名誉将之环环围绕,托尔斯泰渐渐高大、渐渐冰冷,他竟然要修改遗嘱,要剥夺她和孩子们的财产,这足以让任何一个女人深深不安。

她拼了命地试图挽回曾经的托尔斯泰,可在“信仰”、“主义”等高尚的衬托下,她的行为被那些人定义为“疯癫”和“不可理喻”!

其实托尔斯泰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在饱受煎熬?

出逃前的托尔斯泰面朝家的方向,深深跪了下来。

终于,这位“伟大”的托尔斯泰和他的拥趸者,颠沛流离地在一站又一站,奔波,却似无法扎脚的风筝高高在上。他所有的生活被公布于众,早已失去了作为一名老人生命最后的自主与尊严。

“简单、高尚的死亡”,这是那位行动策划者的义正辞严。可我眼见的,却是一位病体恹恹的老人,被一群疯狂的人挟持,高尚不得而知,简单已渐行渐远。

对于托尔斯泰而言,那一站又一站的漂泊,在他为数不多的生命里,像是一盏即将熄灭的蜡烛,将他拉出一个长长的幻影,那么高大,却那么虚无。

躺在床榻上的托尔斯泰奄奄一息,泣不成声的索菲亚紧紧握住丈夫的手,一番愧疚的表白后,索菲亚一字一顿地说:“我从未停止过爱你,我的小鸟。你停止过吗?没有。从未。也不会再离开我吗?不,永远不会。好,好的,我们回家吧。”话音落,奄奄一息的托尔斯泰睁开眼睛看着她,似乎用尽了浑身最后一丝气力,在脸上绽出了一丝微笑,就那样心满意足地,直到心脏失去了跳动。

索菲亚才是托尔斯泰生命中最后的一站。

对于年轻的沃伦蒂而言,他亲眼目睹了托尔斯泰晚年的纠结万状,一边是奄奄一息的托尔斯泰在床上喊着“索菲亚”的名字,一边却是行动策划者一次又一次武断而自以为是的干涉。他亲眼见证了托尔斯泰与索菲亚之间剪不断的情和理不完的爱。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在人群中看见了玛莎,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心里总有一处未能放下的,与其刻意逃避伪装高尚,倒不如直面渴求敞开心扉。

诚如沃伦蒂所说:“我没有见过人类,我只见过男人,女人,有缺陷的,男人,女人。”“你所塑造的全人类偶像根本不像他本人,而是越来越像你自己。”

这一场塑造偶像的运动里,玛莎最初因着喜爱托尔斯泰的作品来到了庄园,最终看见托尔斯泰沦为一具任人摆布的玩偶之后,选择了离开;这一场塑造偶像的运动里,忙坏了太多的人,他们争先恐后般,穷尽各种言辞,对托尔斯泰以及托尔斯泰的妻子,编排着各种自以为是的剧情;这一场塑造偶像的运动里,索菲亚、沃伦蒂没有丧失人性,他们置身于高尚之中,恪守平凡,接纳缺陷,也只有在他们少数人的身上,才可以窥见人性的善良与温暖。

我更愿意,将这部电影视作我人生中的一个小站——我在这里驻足,看见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托尔斯泰,一个卸下了各种光环之后纠结万状的托尔斯泰;我更看见了,原来人间悲剧的来源,不在于不完美,恰源于对高尚与完美的不切实际的追逐。

没有谁可以替代我们,去活过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悲欢离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