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大千世界 >> 正文

伊沙•阿吉老人:初探柴达木的领路人

2015-05-18 08:22 来源:www.xuemo.cn 作者:佚名 浏览:45508094

伊沙•阿吉老人:初探柴达木的领路人

神秘的柴达木盆地有七万平方公里戈壁、沙漠,人类难以生存。因而,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几乎无人敢涉足此地。但青海石油人都记得曾有一位老人带领勘探队挺进柴达木,为青海石油勘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就是传奇领路人伊沙•阿吉老人。

19545月,新中国第一支石油勘探队伍走进柴达木。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找不到道路和淡水。当时地图对柴达木盆地的标识只有几个圆点。按这些圆点的标示,既看不出哪里是路,也不知道哪里有淡水。没有水,不要说无法工作,就是生存都很困难。好不容易找到的水源又苦又涩,许多人都拉肚子。后来地质队员们请教1950年就到柴达木剿匪的解放军,请来了柴达木的“活地图”伊沙•阿吉。

伊沙•阿吉老人当年已经62岁了。他是乌孜别克族人,1892年出生在新疆且末。早年他带着骆驼队走南闯北经商24年,驼铃响彻天山脚下、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盘踞在新疆的军阀盛世才、青海的马步芳、甘肃的马洪奎都以为阿吉腰缠万贯,都想敲诈他。他不幸被盛世才抓进牢狱过了9年非人的生活,亲属全部丧命,家产全部落入盛世才手中。他对国民党反动派抱有极大的仇恨。解放前后,他3次为解放军剿匪当向导,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他的传奇故事在解放军口中流传。

62岁的伊沙•阿吉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身高170,下巴上留着花白的山羊胡,精瘦、洒脱。柴达木的“活地图”果真名不虚传,他不仅对盆地地形十分熟悉,还能说的清天气在什么时候会下雨、刮风、下雪,更明白哪里的水是苦的,喝了会拉肚子,哪里可以找到甘甜的泉水。阿吉把地质队员们带到油砂山西南一个山凹地,用手一指,说,水就在那里。大家走过去一挖,果真冒出水来。打那儿以后,地质队员就称阿吉的手为“神手”。

要建设大的石油基地需要大的淡水源,阿吉骑着骆驼,带着人马,往东走了400公里,在茫崖找到了大淡水源。他也是用手一指,说,那里的水用不完。后来石油人在那里建了自流井,建了基地--名扬全国的帐篷城。那里的水直到现在还是滋养油田的重要血脉之一。

阿吉不仅有一双神手,还有一双神脚。一次在昆仑山南山脚下踏勘时,绵绵沙滩一望无际,汽车开不过去。大家都望着向导阿吉老人。阿吉神情自若地向前走,用脚板敲沙子。阿吉敲着走着,一会儿直走,一会儿绕弯,沙地“啪啪”地响着。忽然他转过身来,笑着说,这儿行啦。汽车顺利地开了过去。两天多的踏勘,全是阿吉用脚敲出的路。辽阔的戈壁荒漠看似无路,而路就在阿吉的脚下。

阿吉记得经商时曾路过一片乱山子,地上闪着黑色的油光。他俯下身去闻到一种异样的油香,黑石头能当柴火点燃煮饭。他心里有数,那就是地质队员要找的石油!

阿吉和地质队员们日夜兼程,一直走到第七天深夜,才找到那片宝地。清晨,看到眼前黑油闪闪的,地质队员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喊的喊,哭的哭!一个叫葛泰生的地质队员爬上渗着黑油的山坡说,黑石油在这里会像泉水一样流出来,这里就叫油泉子吧。又指着另一个山梁说,那就叫沥青嘴吧。他又对阿吉老人说,这一大片山岗的石油是您发现的,您来命名吧。阿吉说,就叫开特米里克吧。这是维吾尔族语言,意思是乱山子。

开特米里克是新中国第一支地质勘探大队在柴达木发现的储油构造之一;柴达木盆地的第一口探井,就是在油泉子开钻的,第二年12月就钻出了工业油流,由此奠定了建立青海油田的基础!

1955年,阿吉是为了石油勘探才把全家迁到柴达木的。1956年,他老年得子,他的妻子生了小女儿。传说是诗人李季给阿吉的女儿取名“柴达木”。阿吉非常高兴,说,好,柴达木很美,很有希望,我的女儿也很美很有希望。在名字后面加一个“汗”字,就叫柴达木汗吧。

1961107日,阿吉老人病逝。遵照他生前的愿望,石油人将他埋葬在柴达木西部的花土沟。每年清明节,都有不少石油人去为他扫墓。他那神手、神脚的神奇故事,也永远在柴达木石油人中流传。

阿吉老人-聚宝盆的活地图

柴达木石油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依沙•阿吉。40多年前,当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为了帮助地质工作者探明柴达木的地下宝藏,打开“聚宝盆”的大门,阿吉老人带领地质队员默默走遍浩瀚的沙海,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19545月,新中国第一支石油勘探队伍走进柴达木。他们是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的柴达木地质大队。柴达木海拔3000米左右,干燥、缺水、缺氧、风沙大。地质大队进入柴达木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找不到道路和淡水。当时地图里柴达木盆地的标识只有几个圆点。按这些圆点的标示,既看不出哪里是路,也不知道哪里有淡水。没有水,不要说开展工作,就是生存都很困难。经1950年在柴达木剿匪的解放军介绍,地质队找到了乌兹别克族的传奇人物伊沙克•阿吉。

依沙•阿吉是乌孜别克族,新疆且末人。从小在柴达木放牧、经商,对盆地情况十分熟悉。他知道柴达木哪里有山包,哪里有沙漠,哪里有盐泽;能说的清天气在什么时候会下雨、刮风、下雪;更明白哪里的水是苦的,喝了会拉肚子,哪里可以找到甘甜的泉水。有人称他是柴达木的"活地图"

在阿吉老人的指引下,地质队在茫崖找到了大淡水源。后来石油人在那里建了自流井,建了基地——名扬全国的帐篷城。那里的水直到现在还是滋养油田的重要血脉之一。在柴达木的戈壁滩荒原,在昆仑的深山幽谷,在那新兴的油田和崭新的城镇,到处都留下了老人闪光的脚印。如果说柴达木的路是开拓者用脚踏出来的,那么,迈出第一步的,就是这位令人尊敬的阿吉老人。

1961年,阿吉老人感到体力渐渐不支。在告别人世的前夕,他嘱咐自己的亲人:“我死之后就安葬在柴达木。你们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离开盆地,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岁月流逝,30多年过去了,阿吉老人当年住过的地窝子已变成了高楼大厦;当年骑骆驼所走的羊肠小道已变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他带着勘探队找到的储油构造已经开发。在柴达木西部油田上,井架林立,汽车如梭,机声隆隆,上万名石油工人日夜奋战,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青海油田如今朝着年千万吨油田迈进。

遵照老人的遗愿,他的老伴和儿女继续生活和工作在柴达木。老人的小女儿是1955年柴达木石油探区里降生的第一个婴儿,老人根据大家的建议,给小女儿起了个名字,叫柴达木汗。柴达木汗长大了,进了西北民族学院学习,可是她没有忘记柴达木,毕业后又回到盆地西部的茫崖镇工作。阿吉老人的儿女们也遵循父亲的遗愿,为柴达木的经济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阿吉老人的孙子诺东江仍在花土沟油田电厂工作,电厂往敦煌基地调人时征求了他的意见,但他明确表示,哪里也不去,这里是爷爷奋斗了一生的地方,这里有爷爷没完成的事业,这里就是我的家。(根据新华网、中国石油报等报道整理)

从衣食住行看60年来青海石油人的工作与生活变迁

艰苦创业60年来,地处西北边陲的青海油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油气主营业务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衣食住行等生活要素和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石油产业的发展惠及民众,职工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也随之大步提升,青海石油人的生活由“吃饱穿暖”型跨入追求“品味时尚”型。

衣:

过去,“头顶棉帽、脚蹬翻毛大头鞋、身穿道道服”,是青海石油人的着装形象,既臃肿又笨拙;现如今,身着蓝黑、橘红色的防静电时尚工服的新一代石油人成为各油气区、井站和工程施工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食:

过去,萝卜、土豆、大白菜的“老三样”是青海油田石油人餐桌上的主打菜肴;现如今,各类新鲜蔬菜一年四季应有尽有,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成为石油人的首选,人们更多追求的是健康和营养。

住:

过去,石油人住的是帐篷、板房、平房和地窝子,靠煤炭取暖,用煤炉做饭;现如今,他们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装修时尚及暖气、自来水、天然气等设施一应俱全的楼房里,就连涩北气田和野外泵站的职工也住上了“星级”公寓,室内电话、电网、卫生等设施应有尽有。

行:

过去,石油人上下班、走亲访友靠两条腿或骑自行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现如今,要么坐上免费的班车,要么驾驶私家车,走得潇洒,行得从容。青海油田还大力修路以改善油区之间的交通环境。青海油田的油气区遍布柴达木八百里瀚海,点多,线长,道路崎岖。几条交通要道原来都是沙土“搓板”路,现在已全部修通了宽阔笔直的柏油路。上世纪80年代,青海油田自己动手修通了“冷大”(冷湖-大柴旦)公路;90年代,青海省改造了当金山到冷湖、当金山到大柴旦及“花格”管道的伴行公路,使敦煌到花土沟的行程一天即可轻松到达,敦煌到格尔木、格尔木到花土沟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据保守估计,路上省下的车轮钱、油料费、人工费等,可建一个10万吨油田。现在,就连油气田作业区之间的便道也大部分实现了道路的硬化改造。以往车行沙跑、尘土飞扬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这样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职工的身体健康。

秦文贵:柴达木的儿子感动中国

在柴达木原始荒凉的戈壁高原上,连沙漠中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骆驼刺、芨芨草都不长,但中国的石油人在这里钻出了石油。这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位“感动中国”(2009年授予)人物之一的戈壁石油人秦文贵曾经奋斗的地方。

在柴达木秦文贵是知名人士,他从太行山的小山村走出来,1982年从华东石油学院一毕业就到了柴达木的花土沟,那年他21岁。柴达木,全国石油行业人人皆知的最艰苦的油田,平均海拔近3000米,花土沟的海拔还要高,这里的含氧量只有内陆的70%。初到柴达木,高原反应使秦文贵胸闷心慌,头晕脑胀,不住流鼻血,夜里睡不着。他走路一不小心,就踩了人家的房顶,原来当时那里大部分人还住在地窝子里。

不少大学生来了又走了,和秦文贵一起分配到柴达木的6个大学生先后走了3个,秦文贵选择留下,他觉得年轻人在这里会有用武之地,能够增长才干。

秦文贵一参加工作,就在全国的先进标杆6055钻井队实习,可以说,没有6055队的熏陶,就没有今天的秦文贵。钻井是苦活,累活,脏活,重活;生活上也很艰苦,柴达木油田的所有生产、生活物资95%以上都从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运进盆地。那几年,苦虽苦,但他长了能耐,磨练了意志,和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使他至今觉得很幸运。

秦文贵不仅与工人心心相连,也与工人兄弟相称,他与钻工们的情义是在戈壁大漠上用血肉凝成的,他忘不了,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老钻工曾毫不犹豫地救过他。他说,不叫兄弟叫什么?只要钻机一开动,大伙就一连几百天在一起,没有家人,只有戈壁和大漠之风。

几次在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秦文贵都和工人一起在震耳欲聋的呼啸声中,不顾一切地跳进泥浆池,即使是在寒风刺骨的严冬也没含糊过。为了洗掉身上的泥浆和油污,秦文贵学着师傅们的样子,先用汽油一遍又一遍地擦,再用肥皂一次又一次地搓,浑身蜇得火辣辣地疼,不久身上开始脱皮。

有几次井喷时运输跟不上,大量重晶石粉只好靠人背肩扛,一袋重晶石粉体积不大,可足有50斤。有一次,临时雇了十几个民工搬运重晶石粉,民工边干边抱怨:“我们那驴子都不干这种活”。由于柴达木高原缺氧,几趟下来,很多人直流鼻血,秦文贵虽然瘦弱,也和师傅们一起扛。6袋重晶石粉压在他的身上,鼻血浸透了胸前的工服,但他仍一步一步向井架挪去。

80年代末,外贸部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联合设立了中加人才培养项目,1991年,年轻的工程师秦文贵一鸣惊人,全国石油系统只有他一人过关。这对于一个在高原、缺氧的戈壁大漠中进行野外作业的钻井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何等不易!

在加拿大学习的日子里,秦文贵上午在大学学习,下午则到AKITA石油公司跟班作业。就在秦文贵即将结束13个月的学习时,AKITA公司副总裁郑重邀请他留下来工作,月薪3600加元(折合人民币2万多元),干满5年,公司负责承办他妻子、孩子的定居手续。但他认为,在加拿大的学习使他看到在科技方面青海油田与世界先进技术有较大的差距,他急于要把所学带回国,加快祖国油田的科技进步。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党培养了我多年,油田送我出国深造,把油田腾飞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知识分子身上,我不能没良心,在祖国急需的时候我不能离去,必须回去尽我的义务和职责,出应该出的一份力。”秦文贵后来回忆说:“那一刻,我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无比自豪。”

大学毕业分配时,他第一次选择了柴达木;在国外的丰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面前,他又一次选择了柴达木。秦文贵说他的“第一次选择是出于青年学生的理想和激情,第二次选择是成熟之后冷静和自觉的选择。”他的妻子余艳萍也认为:“柴达木有他的家呀,他为什么不回来,国内也有好多山清水秀的地方比柴达木好,我们也没在那里生活,我们是属于柴达木的。”

回国后,南方一家石油公司高薪聘请他,他又谢绝了,第三次选择了柴达木。他说:“的的确确,我与柴达木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纤瘦、平和的秦文贵,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各种困难,干出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一片天地,他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技术员,成长为钻井队长、工程师、总工程师、钻井处长,而今他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市场部副主任。这位“柴达木的儿子”已深深印在青海石油人的心中。

柴达木“铁人”肖缠岐

肖缠岐,陕西蓝田人,1939年生,1958年参加工作,任1258钻井队队长。

1970723日,1258钻井队在干柴沟构造柴5井解卡时,肖缠岐让当班的其他同志撤到安全地带后,才动手解决卡钻问题。不料,强大的离心力扭断了一个连接螺丝,近百公斤重的方补心分成两半飞出,其中一块击中肖缠岐的右胸,肖缠岐不幸壮烈牺牲。197114日,青海石油管理局做出向“铁人”式的好干部——肖缠岐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局职工学习肖缠歧。

肖缠岐是从场地工、外钳工、内钳工一步步干起来的。每到一个岗位,他都是标杆和骨干。1966年当上司钻后,他所在的3288钻井队当年就创造了班进尺294米的油田新纪录。

图为描述肖缠岐事迹的连环画

19693月,在青海石油管理局“战戈壁斗沙滩,重返西部建家园”的号召下,肖缠岐又带领3288钻井队第一个来到了花土沟。作为第一批进来的创业者,肖缠岐带领队员们自己动手架设高压线路和打通水源路,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保证了按时顺利开钻。

肖缠岐的儿子肖红利回忆说:“父亲为了尽快打通水源路,想要在阿拉尔河上架设一座12米长的大桥。当时除了3吨水泥和一条12米长的钢梁外,其他材料都需要自己动手就地取材。没有工具和器材,父亲就第一个跳进冰雪融化的河水中打水泥桥墩。因河水冰凉刺骨,几天下来,父亲的双腿肿胀得连裤子都脱不下来。”

1970年,肖缠岐又被任命为1258钻井队队长。但在解卡时,他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岗位上……

在采访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熟悉肖缠岐的人给他最多的评价。肖缠岐的同事们回忆说:“1965年,1219钻井队井场着火,肖缠岐顶着湿棉被钻进机房,拖出了柴油机,保护了国家财产;1967年,3288钻井队在咸水泉地区钻探时遭遇强烈井喷,为了控制险情,抢救油井,肖缠岐主动报名,成了23名抢险突击队员中的一员,并成功控制了险情。此次抢险被《人民日报》报道,并命名为‘二十三勇士’。”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