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历史档案 >> 正文

天师道发展更新的四个重要阶段

2014-12-23 07:42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天师道 浏览:51924859
内容提要:关键在于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并能在发展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使自身得到完善和中兴。

 

天师道发展更新的四个重要阶段

天师道,初创时俗称“五斗米道”。教内则称“正一盟威之道”。因道教尊奉创始人张道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主领道教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诸派,统称“正一道”,以区别于金元时期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

天师道自东汉顺帝年间创立,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世传不辍,被视为道教正宗,关键在于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并能在发展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使自身得到完善和中兴。本文拟就其创立形成,南北朝清整革新,宋代虚靖先生中兴和明朝正一道兴盛等四个主要阶段作一些探讨,摸索其发展的内在精神。请方家指教。

一、天师道的创立奠定道教教义思想

天师道的创立,其所以异于古代巫祝之事,成为中国的正统宗教,就在于他甄汰和改造了巫道;充实了方仙重生信仰;继承和发展了黄老哲学思想。教人诚信,信行真道,积善修身,超然于世俗,以致家国太平。从而奠定了道教的教义思想,造构了道教的文化精神,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东汉时,秦汉盛行于世的方仙信仰和黄老学说已趋于结合,方士们借重黄老思想以言仙道;而散布于乡里的巫鬼之流,建立房祀,弦歌鼓舞,烹杀六畜,酌祭邪鬼,荧惑百姓。早期道教经书《三天内解经》中曾说:“自从汉光武以后,世俗渐衰,人鬼交错。”汉桓帝曾诏令“悉毁诸房祀”。《后汉书·栾巴传》还载他:“乃悉毁坏房祀,剪理奸巫”。巫祝借鬼神事,使百姓蒙受其害,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之学,志好黄老之学和长生之道,并修行不懈。目睹巫鬼为害,世风日下,于是推尊老子,起创道教,传扬真道,对巫鬼之事进行了斗争和改造。在传教中,以太上授其新出“正一明()威之道”行化于世。《云笈七签·二十四治序》中说:张天师正一盟威之道,是为伐诛邪伪,整理鬼气,统承三天,佐国育民,与天下万神分付盟约,悉承正一之道。所谓“正一之道”,又谓三天正法,为整伤故气(巫道)而新出的真道;“盟威”是与万神盟约,悉承真道。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对杂乱的巫鬼房祀进行改造,规定比民不妄淫祀他鬼神,民人唯听五腊吉日,祠家亲宗祖父母,二月八日祠社灶。”(《三天内解经》))对疾病者,皆疏记生身已来所记之事,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忏悔思过。指出“神不饮食,师不受钱。”(《道门科略》)入道者,以五斗米为信。废除了巫鬼淫祀及诸禁心,提出以清约、廉耻治民。并制定出新的禁戒科律和斋祠跪拜章仪,《魏书·释老志》及道经中皆说:张陵传“千二百天官章本”,弟子相授。团结和改造了一批巫鬼信众,对顽固不化的魔王鬼帅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传布了正一之道。建立二十四治之教区组织,制定了“付天仓”和“三会”等朝会制度,以进行录籍、迁赏、庆生、建功、闻科戒等活动。葛洪《神仙传》说:张陵得受盟威之道,能治病,百姓蠢然奉事为师,弟子户至数万。到系师张鲁时,又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壮大,并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达三十年之久,行宽惠之政,设义舍以济行旅之困,教人诚信不听欺妄,深得道俗拥护。史称“民夷信向”。

早期天师道的教义思想,在敦煌出土的《老子想尔注》残卷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想尔注》是早期天师道的重要经书,称为天师张陵所作,近代学者考证,多认为出自系师张鲁之手。《注》中指出:“天之正法,不在祭餟祷祠也。”与其它道书所载天师道反对巫鬼淫祀一致。反复强调道人仙士要信行真道,去邪伪之法。所谓真道即老子真常之道,也就是长生久视之道。《注》中曾说:“尸人所作,悉邪耳”。曹魏时的《天师教戒科经》亦说当时是:“观视百姓夷胡秦,不见人种(种民)但尸民。”尸人是替死人受祭,不知修长生之道的人,突出了仙道重生的教义,并在《注》中明确提出:“道意贱死贵仙。”指出“欲求仙寿天福,要在信道。”因为道人仙士畏死、贱死,遂信道守诫不懈,所以能与生道合。《注》中认为:修道既是修生道,修道与信行真道和修生道是统一的,因为:“生,道之别体。”把“生”谓之是“道”的别体,能循道意而行之者则生,失道则死。修道的最终目的,就是“唯愿长生”。能长生不死,得成仙寿,就是得道合道。这种修道养生的思想教义,也是后世道教的核心内容。

在信仰上,为天师道推尊老子为教祖太上老君从理论作了阐述,云:“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把老子神化为永恒真常、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道的化身。将老子清静自然的哲学思想阐发为道教的根本教义。指出:“道人当日重精神,清静为本。”修道养生之士要遵循这个根本教义,“道气归根,愈当清静。“把宝根清静视为修道复命的永恒法则。认为只有“入清静,合自然”,才可致长生久视,以成仙寿。

在道教徒的修养方面,指出“仙士与俗人异”。其异处在于俗人不信道,好财宝功名。仙士道人则不贵荣禄财宝,恬淡清静,信道守诫,宝精食气以养生,“与不谢,夺不恨,不随俗转移,真思志道”,超然于俗,有较高的品德和精神修养。提出“结志求生,务从道诫。”谓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人失渊去水则死。并要行善积功,“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所以仙士道人宝精养生,百善当修,万善当备。总之,天师道的创立,明确了道与俗、真道与巫鬼邪伪之法的根本区别,规范了传统的信仰习俗,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教义,使道教徒有了修持遵循的圭旨。

二、南北朝天师道的自我清整与革新

东汉末,曹操攻取汉中,汉中民大量被迁出,以系师张鲁为领袖的天师道教团组织被瓦解分散,但却使天师道得到较广泛的传播,并进入社会各个层次。只是已失去了严格的组织管理,致使教团涣散。一些流散于社会的祭酒道官,各自称教作治,不听教令,不遵科戒,贪图荣富,厚身贱法。为此,曹魏末天师道裔曾发布《大道家令戒》,试图纠正,但因师溉微弱,力不能及,未获效果。以至南北朝时,刘宋著名道士陆修静作《道门科略》,指出“今人奉道,多不赴会,舍背本师,越诣他治。……身无戒律,不顺教令。越科破禁,轻道贱法。悠贪欲之性,而耽酒嗜食。背盟威清约之正教,向邪僻妖巫之倒法。”北朝的著名道士寇谦之也在《老君音诵诫经》中说:三张之后,“道官祭酒愚暗相传,自署治籙符契,攻错经法,浊乱清真。”道官弟子不求精进,违科犯约,用行颠倒,奸怨非法,游行民间,读伪科律,诈惑万端。都客观地揭露了当时天师道流的弊端,同时也提出清整与革新的措施。寇谦之托言老君授以新科,提出清整和改革天师道;南朝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从整顿和规范道流行为入手,充实教义规戒,完善斋仪礼法,使天师道得到振兴和发展。

寇谦之出生于北方门阀士族家庭,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先修张鲁之术,后从仙人成兴公修炼。神瑞二年(415),称老君降授其天师之位和《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宣扬新科,清整道教。今《道藏》收有《老君音诵诫经》一卷,实即《新科》所遗之作。泰常八年(423),又言老君玄孙、牧土上师李谱文授其《录图真经》凡六十余卷,奉持于世。

寇谦之以“天师”自居,宣布将天师道旧法“尽皆禁断,一切从吾音诫新法”。新法废除祭酒道官之世袭,代之以“简明授贤”。取消了天师道原来的治籙宅籍制度,勿复承用。革除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以清正教法。崇尚礼法,斋戒清修。吸取儒家之礼仪,将诸神的坛位及礼拜、衣冠、仪式等规仪都制定出差品,并大致与世礼相准。《魏书·释老志》说:“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在大儒士崔浩的极力推荐下,寇谦之得到了北魏主拓跋氏的重视,魏世祖欣然崇奉,为起天师道场于平城,并亲至道坛受符籙,给道士衣食,宣布新法于天下,使新天师道兴盛一时。新天师道虽然在根本的教理教义上没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但其强调整肃教团组织和清修炼养,对天师道的发展是个有力的促进。

南朝著名道士陆修静,雅性契道,刻苦钻研道经玄义,得受灵诀,在江南名望甚高。他针对当时天师道流的弊端,撰著了《道门科略》(文入《道藏》),规导祭酒道官要奉道依科,行盟威清约之正教,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丰富了天师道原立治置职,受籙升迁,宅录朝会以及静室至诚等规仪内容,并使之更系统、具体。如署职受缝,指出须有功更迁。忠良质朴,好道翘勤,并能温故知新者,可署散气道士;散气道士中有能清修者,可迁别治职任。依次论道士的德行迁置职任,并规定配治以上,须表奏天师子孙迁除,有着严格的阶品次序和内容。并增订了法服规仪,云:“中褐及帔,出自上道。礼拜著褐,诵经著被。”不得杂乱滥用。要求受道之人,要“内执戒律,外持威仪,依科避禁,遵承教令。”明确指出“临奉老君三师,谓之正教。”并指出:祭祀鬼神,析求福祚谓之邪;称鬼神语,占察吉凶谓之妖;非师老科教,而妄作忌讳谓之巫。《科略》重申和明确了道与巫、正与邪的根本区别,充实了天师道的科范,使处于涣散的天师道流得到规导,有利于端正天师道祭酒道官的行为。史称南天师道。

陆先生还广集道经,加以整理甄别,总括于三洞。为《道藏》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并撰著了大量的斋蘸科范经书,删定了道教斋仪。强调斋戒在修炼中的重要性,他在《洞玄灵宝五感文》中说:“道以斋戒为立德之根本,寻真之门户。学道求仙之人,祈福希庆柞之家,莫不由之。”规劝道流要修斋直,去贪欲、静思期真。如此,上可升仙得道;中可安国宁家,延年益寿;下可除宿愈,救厄拔难。(《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人生“生活之功,在于神气”。心动则犯气,犯气则伤神,神昏则命枯。陆先生提出以礼拜、诵经、思神来检束身口心三业,立斋戒以因事息事,以致静虚与大道合。他对斋直()的重视和理论上的发挥,又大大地丰富了道教教义,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三、虚靖天师阐扬和发展道教教义

隋唐以来,由于天师道的深远影响,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的天师道又重显于世。敦煌出土的李翔《献龙虎山张天师诗》曾云:“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敦煌遗书论文集》)到宋朝,代授“先生”之号,并大规模修建龙虎山观宇,设“授籙院”于京师。天师道已得到朝野的重视。

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主要活动于崇信道教的徽宗时期,甚受礼重,授“虚靖先生”号。他博学能文,不慕宠荣,虚静恬淡,终身以道德为务,致力于阐扬天师道传统教义,强调“心性”在修道炼养中的重要性,重视修养内炼,谓“道不远,在身中”。著有《明真破妄章颂》,阐述“真”的教义和“妄”的弊害,让修道之士明真以破妄。并有《虚靖真君语录》七卷传世,是研究其言行思想的主要著作。

他继承和发扬了道教淡泊名利,济世化人,逍遥自然的传统教义。指出修道者当“弃利名之缀锁,务道德之枢机。……恬和养性,合至理于华胥。更宜拯济难危,提引愚下。以全尽真人之德,发挥太上之风。”(《虚靖真君语录·答汤明权启》,下只引篇名)并作《野轩歌》规劝道流要顺其自然,不要被功名富贵所诱惑,指出“惊人名誉不足恃,万古英雄一场戏。些些富贵不足欣,何如野轩卧闲云。”对林灵素以大言取宠,颇不以为然,答以“白石清泉,方保山中之适。”(《答林灵素书》)他性好逍遥静居,曾作《山居好》诗数首,并在《归山》诗中说:“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怀。

他重视:“心性”之学,提出:“心”为万法之宗。他在《心说》中说:“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强调了“心”在修持修炼中的重要性。符籙诸法宗于此,身以此为主,寿天生死本于此,行善还是作恶亦发源于它。并把“心”提到了等同于“道”的高度,他还用类似《老子》的语气说:“杳兮冥兮,恍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强名曰道,强名曰神,强名曰心。”(《心说》)“心”深奥莫测,是不可凭着智慧和知识去认识的,它和“道”一样,要通过自己的修炼去体悟。”心”察承道体与天地并生,“用之则弥满六虚,废之则莫知其所。大无外,则宇宙在其间,而与太虚同体矣。其小无内,则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心说)》可以为神明之主宰,是“道”在人身中的体现。虚靖先生最终要阐述的,是道教徒心性修炼,修道就是要修心,道在身中而具于心,_修心就是修道,认为通过,“心”则可以穷理致道。修心性的方法在于“真常而不妄作”,真常则可以越古今而不坏,妄作则欲念萌起,欲生念起则将轮回于生死之途。所以,修道之士当修心体道,恬淡虚静,除垢止念,净心和神,心中不杂一物,和神任气,以致长生。他在《大道歌》中说:“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感叹世人对生死全然不觉,“偶因一念落形体,为他生死迷西东。”(《虚空歌》)不知止念修养心性,体长生之道。他在强调心性修炼的基础上,亦十分重视命功的修炼。以精气神为生命要素三宝。认为只要妙用得法,自可长生。自身还勤于内炼,并颇有造诣。作有《金丹诗》十八首,诗中既有丹法的论述,又有修炼的体验。如诗云:“真铅真汞最堪凭,此理昭昭却少行。白虎鼎中成玉液,腾蛇宫里养真精。坎男离女分三位,日月东西合一程。若向此中寻得路,婴儿相貌自然成。”又如:“金鼎玄珠夜半功,纷纷五彩满房中,只为日月交加合,却被龟蛇取坎攻”。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并认为,修炼之士当正心诚信,修行专一,否则将徒劳无益。

对祖传的天师道法籙,在肯定其功用的前提下,提出“法即是心”,赋予了新的内涵。他认为“法籙是证道之梯航,若用之有方,倚之而行,则“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祸。”(《开坛法语》)怎样才算用之有方呢?《明真破妄章颂》中说:“此心心外元无法,咒诀符图少合真,心真将何为妙用,灵光一点运元神”。单纯的咒诀符图只能是个表现形式,诸法的妙用要资于心神的修炼,只有心神合一,以真心运元神,元神静慧,神则可以通达天庭。如此上表奉书可上达金阅,书符可起妙用,召将可使神将来护。若是心妄不清,则神昏失真,费尽精神为之,反惹鬼神欺笑。为此,他要求拜受天师秘籙者,亦当革故日新,弃利欲之妄念,勤进修行。不要“名虽奏于高弯,身尚询于世网”。有力地清正了对法聋符咒修持的片面看法和做法。

虚靖天师的思想作为,发展更新了天师道教义,使天师道从根本上得到中兴,所以在道门深受敬仰。他关于“心性”的学说,虽然在他之前儒释道三家都有阐述,南华真人讲“心斋”,禅宗认为:“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含万物色象”(《坛经》),儒家则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但虚靖先生吸融了诸家关于心性的学说,将心性之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结合道教的传统义理作了详尽的发挥,丰富了道教哲学思想。

四、明代天师道兴盛与张字初以“虚”为主体的教义思想

天师道经过宋元的发展,到明代已极为兴盛,上自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下迄五十代真君张国祥以至明亡,历代天师皆救授为正一教主大真人,领道教事。视秩正二品,设赞教、掌书等佐理之官,家世与孔子并传,得到明王朝的特殊礼遇。但这种形式上的兴盛更需票思想理论做根基,继承和阐扬道教义理,这内在的精神则显得更十分重要。四十三代真君耆山公张宇初,就是这内在精神的陶铸者。他在编修道藏之余,撰定了《道门十规》,以规训道流。主张以文彰道,平生论著杂文甚多,指出“文可以载道,文著而后道明”。有《崛泉集》十二卷传世,提出了以“虚”为主体和道理融一的哲学思想。王绅在《序》中称其所著《冲道》《慎本》诸篇,“非惟有功于玄教,其于世教有裨焉”。

耆山公发挥《老子》“道冲,而用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的哲学思想,作《冲道》篇,吸取庄、列惟道集虚的思想,通过对“虚”与“实”的认识,得出“非虚则物不能变化周流”的虚道论。提出以太虚为体、阴阳动静为用的哲学思想。《舰泉集·冲道》篇(下只引篇名)说:“夫天地之大,以太虚为体。而万物生生化化于两间而不息者,一阴一阳动静往来而已矣。”因为天地之体是虚空的,寥漠无际,所以通过阴阳动静的作用,便有了宇宙万物的生化。而蕴藏在太虚之中,使万事万物生化不息的主宰者。就是“道”,也就是“理”。看山公说:“非道之大,理之精,其能宰乎至神至妙之机乎。”(《冲道》)把道教的“道”与宋儒的“理”并列起来,融合为一。认为“凡寒暑之变,昼夜之殊。天之运而不息者,昭而日星,威而雷霆,润而风雨霜露;地之运而不息者,峙而山岳,流而江海,蕃而草木鸟兽。一皆囿于至虚之中,而不可测其幽微神妙者,所谓道也,理也。”然而,万物的生化消息,虽是由于阴阳动静的作用,但皆自“气”而生,“气”才是阴阳变化的实质。他在《生神章·序》中说:“万物皆自一气而生,气分而太极判,两仪、四象、五行各位乎气之中,由五行之气布而万汇生,生之无穷。”由此而形成以道与理为主,太虚为体,气为质,阴阳五行为用的哲学思想体系,代表了当时的道教哲学思想。

耆山公的这个哲学思想,本身就是建立在道家道教学说基础上的。自然要应用到道教修道养生中去。他吸融了宋儒物物各一太极,格物可以致知的哲学思想,提出“天性人心其理一”,认为天地有一太极,心亦为太极。而且物物皆具是性。从而将道性过渡到人性。他在《太极释》中说:“性秉于命,理具于性,心统之之谓道。道之体曰极。”既然,心亦是一太极,理亦具之,那么道以虚为体而可生化含养万物,而修道之士若能体道致虚,虚心不要为物滞塞,则“万有皆备于是矣”。进一步阐发了虚靖先生的心性学说。提出了“致虚为宗”的教义。认为只有“知致虚则明,明则净,净则通,通则神,神则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无不应、无不达矣。”(《冲道》)致虚即是通神达道的玄机。对于修道者来说,致虚首先必须修心,使"“心”不被物杂,感物不动,无思虑尘欲,虚明纯一,则性命之道备矣。性命之道的炼养方法,既要注重心性的修养,又要重视命功修炼,养神与炼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耆山公尝在《问玄》篇中说:“善言仙者,止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是以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主张修道者不要“溺于金石草木,云霞补导之术”。当“明乎身心神羔,自然之理。”(《还真集序》)对内丹之道的炼养,认为当以“神室为丹之枢扭,日魂月魄为真铅真汞也。阳升阴降不离子午之方。”如此若能“会二五之精,凝九一之气。养之内曰丹,施之外曰法。”(《问玄》)内丹外法同样都要明其事理,内养以成金丹,以成仙寿。秉内修之功,施之于外,则诸法方可起妙用。在这个方面,表现了与虚靖先生基本相似的态度。

此外,耆山公还就道门规训,对鬼神的认识,性情修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论述。在《道门十规》》中从道教源派始自、道门经籙、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住持领袖、云水参访、金谷田粮、宫观修葺等十个方面阐述了道门修持的规仪,以资道流趋学。反对鬼神为害的说法,认为此“皆是庸夫愚妇惑于流俗之言,不足称。”(《问神》)他借用程子的话说:天命流行不息的妙用谓之鬼神。他通过观植物之性,抒发自己的情性,认为“培之盆瓮,其自然之质卒死矣。”(《观植》)主张全物自然之性,并指出修道者若“惟声利是趋,藻献是尚,皆弃本逐末,舍真竞伪,又何异夫巫祝贪侵之徒。”(《玄问》)从义理到修持炼养都给兴盛的天师道以充实。

通过对上述四个阶段的剖析,可以看到,天师道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并吸收新的文化思想,牢牢地把握住道教的根本教义精神,继承和发扬老庄思想,以仙道贵生为核心,重视性命的修炼,致力于提高道教徒的宗教修养,端正道教徒的行为,为道教振兴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我想,对道教心性之学的深入研究,对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发掘祖国传统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