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版 >> 【雪漠禅坛】动态 >> 正文

中国西部女性故事,何以海外风行?——《沙漠的女儿》受到美国学者高度评价

2023-04-28 18:30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雪漠文化网 浏览:9737750

 

 

中国西部女性故事,何以海外风行?

——雪漠作品《沙漠的女儿》受到美国学者高度评价

 

最近,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夫妇共同翻译完成的《沙漠的女儿》,经美国华媒国际集团长河出版社在旧金山出版发行之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海外高等院校的诸多学者、汉学家和评论家,以及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到了这部作品,一时在海外掀起了一股研究之风。

今年三月,《沙漠的女儿》获得了中国外文局优秀翻译奖。同时,此书相继参加了北京图书交易会、美国波士顿亚洲学术年会及英国伦敦书展,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欧洲时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及BBC、美联社等国际各大媒体的高度评价。在亚马逊书店和goodreads上,此书好评如潮,获得了五星级评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捧和喜爱。

目前,此书相继走入了美国各大著名高院,如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还入驻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旧金山公共图书馆、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等近40多家机构和单位。

由甘肃省文联主管主办的大型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2期) 特为《沙漠的女儿》开设了海外评论专辑,分别选取了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美国伊利诺州西北大学等五位学者的优秀论文,从不同的文化和文学视角对该作品进行了深刻的专业评价,使本书为更多的海外读者所熟知,使我们更加确信书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在海外传播中的优势和价值,能够引起不同文化土壤的共鸣。

 

美国学者詹姆斯•肯尼迪先生在《沙漠里的希望、命运与友谊》评论中写道:“《沙漠的女儿》 一书的描写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悲伤欲绝,时而扣人心弦,时而温柔舒缓。它总会让你惊喜连连,比如,当沙漠的探险之旅到了最紧张的时候,作者的画风总会转向姑嫂二人过去的乡村生活;又比如,当读者认为自己已经看遍了沙漠的所有历险,随即又马上进入盐湖旁工人营帐的新世界,那里冷酷又迷人,同时主人公在此经历的考验和艰难与以往完全不同。通读整个故事,我们能感受到顽固的实用主义与人物内心崇高理想之间的冲突。为了活下去,我们到底要丧失多少多愁善感?而当我们越来越失去内心的柔软时,活着又还有多少价值可言?《沙漠的女儿》 巧妙地通过人性、同情心,和偶尔的幽默来解答这个问题。”

美国伊利诺州西北大学林秀玲教授将《沙漠的女儿》和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沙漠》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这两部描写沙漠的作品,都揭示了弱势文化和弱势族群的存在危机和矛盾心理,企图唤起人们对文化冲突的关注,同时在时代背景下也对寻找命运“出路”发出了思索和叩问。在解读兰兰与莹儿凭着什么力量而走出“沙漠”时,她说,故事中弥漫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大自然为背景,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强调兰兰和莹儿对理想的追求。兰兰和莹儿的故事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文本。雪漠以夸张笔法描述着荒凉无边的黄沙中既蓬勃又残暴的生命力。沙漠里有抵御风沙的芦苇草,也有疾飙的漠风,更有野兔、巨蛇,以及可怕的豺狼等野生动物。兰兰和莹儿行走在狂风飞扬的大漠风沙中,时而忍受烈日的烘烤,时而狂风袭来,沙粒飞扬,在天昏地暗中迷失了方向。此外,还不断受到凶残的豺狼群集进攻,夜晚巨蛇钻进入睡的莹儿裤筒,骆驼走失使她们面临断水危机,这种种死亡威胁并没有扼杀她们的生命力;相反的,一次次的险境,让她们更加执着,更加坚强地在大漠中追寻她们的梦想。勇敢拼搏的艰辛旅途象征着她们对生存的渴求以及强烈的重生欲望。兰兰和莹儿的经历以及所忍受的极限已超越一般农妇,她们所具备的气质,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性。

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陈红教授与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王捷教授在合著的评论文章《排除万难,坚韧不拔 ——致敬<沙漠的女儿>》中所说,《沙漠的女儿》 是一部关于生存意志的小说。她们说:“这部译作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让英语读者接触到作家雪漠的这部作品——一处名副其实的文化丰饶之角。要知道,描绘中国西部生活片段的英文作品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以如此生动迷人的语言进行创作。这部小说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很好的介绍,其中有一些可能与英语读者相关,有一些可能是首次展示。”

在论文中,作者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掌握自己命运的意志;第二,临危不乱之智;第三,人物的精神韧性因信仰而强化;第四,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这是两位作者之所以喜欢和推荐此书的原因就在于:“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 20 世纪末中国西部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在艰难中求生存,并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尽管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不一定都能享受到‘从此幸福快乐’的结局,但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获取同样程度的安慰和力量。换句话说,无论是传统的力量还是自然的力量,它们都无法抑制人们对繁荣,对自由,以及对寻求一个可以让他们的家人和亲人享有更大自主权的世界的渴望。此外,这个故事还激励人们,无论自己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都可以在任何时候鼓起勇气去正视生活中的一切客观的困难——无论它是来自于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并对美好的明天同样抱有信心。”

美国诺克斯学院亚洲研究系副教授杜卫红在评论文章《姐妹情谊与命运:评雪漠作品<沙漠的女儿>》中说:“如果一个人仅仅关注到《沙漠的女儿》只是从一部恢弘著作中选取的两个角色展开叙事,那么他就会犯下一叶障目的错误,并因此忽略掉这部小说的真正要点。事实上,《沙漠的女儿》 不但没有对雪漠“大漠三部曲”的世界进行缩略化,反而通过读者仔细品味莹儿和兰兰的经历、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令“大漠三部曲”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如果拿常言说的冰山打个比方,《沙漠的女儿》中两位女性在危险环境下逃离的行为只是冰山在水面上露出的一角,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中。对于我们读者来说,这两位主人公的冒险之旅属于很有趣的内容——看到她们为了生存而对抗各种自然因素以及自身低下如猎物的地位,我们仿佛也置身其中——然而,当我们了解到她们为何冒险沙漠,为何需要逃离一切,以及为何质疑命运时,我们相当于正在经历一个关于艰辛、挑战和自我发现的故事,这里面触及一系列既务实又富于精神的主题和存在性问题。”

 

那么,《沙漠的女儿》中,兰兰与莹儿刚入沙漠便遭遇了豺狗子的围攻和袭击,那么她们凭靠着各自的“盼头”和信念走出来厄运,彰显了中国女性所具有的神性力量和无穷智慧。作者雪漠先生说:“这个故事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西部女人的传奇,也是中国的传奇、人类的传奇。虽然我在故事里加入了很多我很熟悉的西部生活,比如沙漠、骆驼、女人等等,甚至还包括了一种实际存在的动物一一豺狗子,但它其实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故事。”在一定意义上,豺狗子也是战胜命运、战胜厄运、战胜自我的另一种动力。雪漠又说,说:“没有厄运,便没有大成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耐得天磨,才是好汉!当我们不能改变命运时,就先改变自己的人生姿态,这也同时改变了命运。

正如本书译者葛浩文先生在《沙漠的女儿》后记中所说:“作家雪漠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文笔,展现了一幅令人回味的沙漠生活画面,我们希望这本书能让你领略到他笔下世界的生动精彩。我们再次感谢他对我们的信任,以及他多年来对我们翻译其小说的不懈支持。”(雪漠文化网)


  相关文章
2023-05-15 16:43
2021-06-16 11:58
2024-05-26 22:21
2024-11-19 17:49
2023-12-19 16:49
2020-11-29 14:26
2020-12-25 15:42
2021-08-23 22:35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