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赏雪台 >> 名家视点 >> 正文

韩一睿:叙事学视野下《一个人的西部》的体裁探讨

2018-08-29 11:19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韩一睿 浏览:34075397

 

叙事学视野下《一个人的西部》的体裁探讨

韩一睿(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河陇文化研究所)

【提要】雪漠先生的作品《一个人的西部》,应该被界定为散文还是小说,这是读者阅读该作品碰到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细读作品,在宏观上以小说和散文的区别为依据,在微观上以事件与描写的比例为依据,来解读该作品被界定为“自传体长篇散文”的理由,以此来探索用叙事学理论研究散文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西部》是雪漠先生继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白虎关》《猎原》)、“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野狐岭》以及诗集《拜月的狐儿》等一系列作品之后的又一力作,出版于 2015 年。作品以作家自己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描述了一个西部农村青年成长为誉满全球的作家的心路历程。接触到这部作品的读者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关于这部作品的文学体裁问题,应该算小说还是散文?读者很容易将其定位为“自传体小说”。实际上,目前对这部作品的定位是自传体散文,“《一个人的西部》是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家、西部文学代表作家雪漠关于西部故乡的自传体长篇散文。”读者在判断这部作品的体裁时会产生一定的疑惑。因此,笔者从叙事学的角度细读作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读该作品的体裁归属依据,以此来探索用叙事学理论研究散文的可能性。

一、宏观界定:以小说和散文的区别为依据

童庆炳先生认为“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这里侧重的是人物、情节和环境,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小说的三要素。接着来看自传体小说的定义,“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由此可以看出,这类小说虽然取材于作家本人的真实经历,但是允许虚构和想象。自传体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比如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郁达夫的《沉沦》等一系列小说。这些小说都是在作家本人真实经历的基础上经过了一定的虚构而写成的,其故事性较强。

关于散文,王一川先生认为“散文是一种以运作自由的语言、形散神聚的结构、广泛多样的表述对象来抒写真实人生感受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语言运作自由,结构形散神聚,表述对象广泛,抒写真情实感。”由此可以看出,散文最核心的特征是真实,也就是不允许虚构。我们熟知的散文作品有朱自清的《背影》《春》《荷塘月色》、冰心的《寄小读者》《樱花赞》、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杨朔的《荔枝蜜》《茶花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茅盾的《白杨礼赞》等等。这些散文有写人的、写景的、还有抒情的,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真实,没有虚构成分。通过定义和特征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散文和小说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真实还是虚构。

雪漠先生在《一个人的西部》自序中讲述了这部书的缘起,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他说,多年以前就想写一部书,讲一讲凉州的人和事,以满足学生和读者的要求,将自己之前的成长轨迹讲述出来,供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参考和学习。同时也是对西部文化的全方位展示,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方式而存在。作家构思了很久,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动笔。2012 年,作家的儿子结婚,应儿子的要求,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这样,作家不得不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翻阅以前的日记,仔细回忆记忆中的人和事,以便确定邀请的客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详细再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而完成了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

从小说和散文的各自特征来看,《一个人的西部》似乎满足小说的基本特征,作品塑造了一个西部文学青年的典型形象,作品中充满了故事情节,描述了西部农村的广阔环境。同时,这部作品描写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从作家本人的创作初衷来看,是拒绝虚构和想象的。从这一点上,又具备了散文的特征。到底如何界定呢?从作者将这部作品定位为自传体散文而不是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确定,作者是在强调这部作品的真实性。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西部》这部作品中的真实性大于故事性和情节性。从宏观上说,这部作品的体裁归属是

因其真实而成为散文。作者力求还原真人真事,完全再现了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物的本来面目,包括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都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这是雪漠先生的风格,他的宗旨是通过自己的作品保留过去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背景,让西部的人和事连同西部曾经的地方风光一起留在作品中,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后世。这是一种有着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情怀。

二、微观界定:以事件与描写的比例为依据

罗钢先生认为,故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那么,什么是事件呢?“通俗地说,在故事中,事件就是行动。”在叙事作品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不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叫描写。我们假定一个微型故事来说明行动和描写。(1)小明病了,(2)小明没有去上学,(3)小明没有朋友,(4)老师去小明家探望。在这四个叙事陈述中,(1)、(2)、(4)都属于事件,因为它们都展现了一个行动,一个过程,构成了叙事时间序列中的一个环节。只有(3)是一个例外,它不是上述叙事时间链条上的一环,也没有展现小明或其它人的任何行动,仅仅掲示了小明的某种性质或属性,属于描写。在上述4项陈述中,(1)、(2)、(4)都可以转用电影或戏剧等其它方式来表现,例如叙事陈述(1)小明病了,我们可以在银幕或舞台上表现小明晕倒在街头,或在病榻上辗转反侧,痛苦呻吟,但陈述(3)小明没有朋友,就很难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观众,因为它没有动作,不是一个事件。 叙事作品由事件和描写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比例决定作品的故事性强弱。如果事件多于描写,则故事性强,反之则弱。一般来说,小说的故事性要强于散文,因此,也可以将故事性强弱作为区别小说和散文的依据之一。

《一个人的西部》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可以这么描述:作为作家的“我”为了给儿子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而回到了西部故乡,一个一个地邀请客人参加婚礼,圆满地举办了婚礼之后又回到东莞的家。最后,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们可以认为,作者回到西部、邀请客人、举办婚礼、回到东莞这些行为都是能够用视觉来体现的行动,属于事件。这几个大事件构成了整部作品的情节基础。 在此基础上,全文由许许多多的独立篇目组成,每一个篇目中间又穿插了更小的故事或者作者的议论成分。每一个篇目是一件独立的事情,这些篇目的内容由事件与描写两个部分构成,而且,描写的比重大大超过了事件。首先,翻看本书的目录发现,一大部分篇目从题目上就可以判断其难以算得上事件,比如“西部的挑泉”“消失的河流”“我不是狂妄,我只是自信”“舅舅家是当地文化中心”“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这些

内容以作者的感想议论为主,不是事件而是描写。其次,一些从题目看来应该以故事情节为主的篇目,仔细阅读之后发现,对于故事情节和结局,也是断断续续简单讲述,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让期待故事的读者不免产生失望。比如“父亲耍人”这一篇里,作者重点讲述了父亲教训一个穷恶霸的故事,“于是,在某次跟爱年佬发生纠纷时,爹趁机教训了他。爹抡起一条棍,在爱年佬腿上抽了几下,爱年佬惨叫了许久…… 在此后的多年里,爹总是向我谈起他的这次复仇之战,每次谈到,总是眉飞色舞,会年轻很多。”全篇只有这几句话是正面叙述父亲耍人这件事情的经过,其他都是作者的议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相关事情。也就是说,在这些相对故事性较强的篇目里,描写的比重也要大于事件的比重,很难读到完整的故事情节。

整体看来,这部作品的内容以描写为主,事件或者行动为辅。因此,从这个比例来界定,将该作品定为散文更为恰当。阅读这部作品就会发现,这部书的各个部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逻辑联系,可以翻开任何一个小故事开始阅读,与前后的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因为每一个小故事其实是独立的一篇文章,全书就是由这些小文章构成。虽然作品篇目之间没有故事连贯性,但是,阅读每一篇文章却非常引人入胜。该作品的阅读体验是阅读过程津津有味,放下书本之后难以回顾详细内容,再次翻开任何一个地方同样被重新吸引。这正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小结

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小说和散文的定义和特征来区分,还是从叙事学的事件与描写比例来判断,《一个人的西部》这部作品确实应该定位为“自传体散文”。综观雪漠先生的创作特点发现,他一直不太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问题,就算是他的小说,也常常被人认为是不像小说。实际上,雪漠先生长期以来注重个人修行和读书,在创作上崇尚一种灵性写作,经常会把一些事件穿插在个人思绪流动的长河中,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一切都很自然,并没有阅读障碍,形成了独特的阅读审美体验。用叙事学理论来研究雪漠先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研究《一个人的西部》这样一部被定位为散文的作品,更是一种尝试。但是,这种尝试可以为叙事学研究提供新的文本分析范本,也为雪漠作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雪漠:《一个人的西部》,人民文学出版,2015年。

——《汉字文化》2018年第15期 (总第209期)

【关注】雪漠亲子阅读系列讲座(扫码观看)

 

 

  相关文章
2012-12-26 19:15
2011-09-12 10:01
2013-04-27 06:51
2011-08-13 09:14
2015-02-03 08:30
2011-05-29 13:28
2013-12-03 09:34
2011-05-18 09:14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