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阅读 >> 大千世界 >> 正文

我所见过的最有范儿的女人

2015-09-10 09:06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黄小白 浏览:48430132
内容提要:小姑是我们家族的传奇人物,几乎颠覆了家里的规矩,也是我目前见过的在农村里长大的最有范儿的女人。

 

我所见过的最有范儿的女人

 

上次回家见到刚刚高考结束的侄女,我问她准备报考哪里,她说咨询过小姑的意见了,只要是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学校,学费她包了。

我只能啧啧称奇。小姑是我们家族的传奇人物,几乎颠覆了家里的规矩,也是我目前见过的在农村里长大的最有范儿的女人,无论是性格还是修为。

小姑其实不是我的小姑,是我的一位远房亲戚,按照辈分来说,我也能管叫小姑。

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小姑已经三十多了,还是个姑娘。那个年纪在农村还没嫁人就像是怪物一样要被人指指点点的,小姑的父母自然遭受四面八方围攻过来的闲言闲语。

小姑只读到初中就没读下去了,而跟她一起的那些同学都已经成家有了孩子,只有小姑依然一个人。

有一年春节我们循例去拜访,我们在客厅有说有笑,小姑跟下人一样的忙来忙去都没时间跟我们说话。中午吃饭的时候一桌子的菜都是小姑一个人张罗的。小姑比较腼腆,做桌子一边看我们说话,偶尔附和着一起笑笑。有时候我爸问起话来她就礼貌的回应几句,我甚至觉得她跟这个家有些格格不入了,俨然成了一个外人。

下午我在房间里看电视,小姑在拖地,我在院子里看他们打牌,小姑在厨房里收拾。回家的时候我就问我爸,小姑到底是不是他们家亲生的啊?

爸妈跟我说了很多小姑的事儿,也是后来才知道小姑是他们家最后生的一个女儿,从小脾气倔强,那时候农村人认为生个女儿像是赔本的买卖,并没有女儿富养的概念。小姑是吃粗粮长大的,家里的好吃好穿都让给三个哥哥了。小姑上学的时候用的书包和文具什么的都是哥哥们不要的或者剩下来的,父母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上学还不如在家干活。小姑那时候白天干活,夜里点蜡烛看书,也是成绩好,老师三番五次家访要求家里重视小姑的学习成绩,后来父母也就半推半就的让小姑读书了,一直到了初中。

小姑的三个哥哥读书走马观花做任务,没上初中就被革命队伍淘汰了,只有小姑争气读上了初中,并且成绩非常好。在小姑的计划里她还要上高中考大学,不过这念头很快被父母打消了。

初中毕业之后,小姑进了一家服装厂工作,那时候流行男孩子学木工,女孩子进厂。到了婚配年龄,基本上能算的上是革命友谊了,女工配木匠是那个年代的最佳婚姻组合。

小姑虽然对家里妥协了,但是并没有对命运妥协。

小姑将自己在读书上的韧劲儿放在工作上了,进厂不到一年已经是车间里手艺活儿最好的员工,那时候机器很少,很多质检工作都要靠人工手动检查。小姑的针线活很好,很短时间内分辨了布料和成衣的区别,并且在手工缝制上有了很多想法和建议,厂里的一些老师傅不禁小姑刮目相看。

我印象里几次去小姑的家里,看到中堂上的刺绣,阳台的窗帘以及房间里面的布艺装饰品都是小姑的手艺,小姑放下了书本却捡起了很多人已经放弃的手艺活儿,而且出类拔萃。

小姑的第一个对象是爸爸的战友介绍的,也是个军人,叫中军。据说中军的父亲再一次执行任务中救了他战友,自己翻车不治导致下半身瘫痪,后来中军应征入伍,战友视如亲子。

那年大雪特别大,父亲的战友算是南京军区的干部,特批他开着部队的车回家,顺便去见小姑。

小姑的家人忙着团团转,还特地张罗了很多菜,对他们来说来的毕竟是一位首长。小姑并没有很激动,只是在房间里看书,一会儿看着窗外的大雪,趴在桌子上,只是觉得爱情离自己还很遥远,婚姻就更不会现在去考虑了。

中军的吉普车被雪裹成了白色,一下车就标准的军礼向二老致敬。小姑在客厅并不拘谨,显得见过了大场面的人,中军走过去向小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并说,婉莹姑娘你好!小姑淡淡的笑了笑,回了句,你好。

中军并非出身世家,当兵之后性格方面都很直截了当,也不太会拐着弯。而小姑虽然农村长大却满身的文化味,举手投足俨然是大家闺秀,这也是后来中军对她的评价。

我很好奇他们相亲的时候,小姑会跟中军交谈着什么。一个内心不安分、求知欲望强烈的准知识分子,一个是很早缀学入伍当兵的粗人,他们的话题会是什么。

中军临走的时候小姑送了一本《林海雪原》给他。中军其实并不怎么读书,但是这本书他看了好几遍,因为书中说的地方正是他后来被派往的东北。

中军跟小姑通过几次书信,中军信里大致说了东北的生活环境,冰天雪地和守卫边疆的荣誉感,小姑并没有跟他说家里长短,她说的都是一些平时没办法跟同事和家人交流的话,还有书本和小说上的一些事儿,那段时间可能觉得中军唯一能明白她内心的人。

中军后来一次跟父亲通电话说到小姑的时候支支吾吾的也说不上来,后来我觉得他可能并不是小姑想的那样,中军就是一个老实守纪律的军人而已,他的内心世界并不是那么丰富。而小姑的意思是,只要他勇敢一点,当时差点放弃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世界观跟他走了。

中军后来在东北办了婚礼,妻子是当地人,小姑还写信道贺。

小姑的家人一直觉得小姑太不懂事拒绝了中军,小姑在家里的地位更加艰难。又过了几年小姑在已经是厂子的骨干员工,除了质检工作之外,送过来的样衣设计她也要参与督导工作,她后来也迷上了服装设计,这种太好学的观念跟家人的安分守己的三观又有了强烈冲突。

小姑二十五岁的时候,上门做媒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但是小姑没一个能看的上的,时间一长村儿里就会有闲言碎语,谁谁家里养了个老姑娘啥的这种没把门的风言风语自然就传出去了。小姑的父母很好面子,在家也没给好脸色,有时候甚至直接骂:我们家都养你这么多年了,你还好意思待着啊!

虽然是亲生女儿,但是大了嫁不出去就觉得非常嫌弃,尽管她那时候才二十五岁。

小姑在家里什么都做,什么都可以跟父母妥协,唯独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她是一定要自己做主的。我一直觉得小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那个年代别说你给自己婚姻做主了,你在家大声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啊。即便如此,小姑还是撑过来了。

冲突的比较厉害的一次是因为家里人骗小姑回来说父亲生病,其实是安排好了相亲。对方是隔壁县城的土豪,儿子三十多了一直没娶上媳妇儿是因为小时候从马车上摔过,脑子有点不太好。小姑明白是相亲之后虽然很生气不过还是顺着父母的意思,跟之前一样糊弄过去。只是没想到父母跟人家谈的不是相亲,而是结婚的彩礼,才知道这事儿的性质不是相亲,简直是在做买卖。再看对方那傻儿子,见到小姑清秀的模样居然当众流起了口水,还拉着他爸嚷着要娶小姑。

小姑没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父母的态度,而父母却在跟人家商量彩礼的事儿。

小姑一气之下收拾了自己的行李搬到厂子里住,好几个礼拜没回家。

小姑在厂里开始研究服装设计,自己学着绘图,自从车间引进了一批国外样板之后小姑就每日每夜的开始钻研和画图,几个月下来画稿也比较成熟。车间里其他的女工看不出来小姑画的是啥,但是她自己做梦都会笑醒。

家里最小的儿子,也就是小姑的三哥结婚。小姑的三嫂家里很阔气,希望接亲的亲友都来,按道理小姑作为未出阁的姑娘不用去接亲的,但是对方家里好客也就跟着车队去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排起长龙停在门口,当地嫁女儿的礼俗很多,大哥二哥都是结过婚的人,所以只有小姑给三个递挑杆,挑开新娘子的头盖。吸引小姑关注的不是新娘子,而是新娘子的妈妈,在一边哭成累人一样舍不得,心想着,这样的有钱人家也是舍不得自己女儿的。想到自己的父母,不禁鼻子一酸,一个人躲起来哭了一场。

小姑后来搬回家住,夜里跟母亲聊天,说,妈,都怪你没把我生成个男孩,现在到好,女儿身,男孩个性。她自己说着这些想到当初三嫂走的时候,她妈妈哭成个泪人的样子,然后眼睛一红跟母亲说,妈,对不起,这些年我比三个哥哥还让你烦,我没好好听你话。

老太太心头一颤把小姑搂在怀里不说话,小姑抱着母亲,老太太的眼泪大颗的砸到她额头上。

小姑和家里人的关系算是有了重要缓和,父母要是在村儿里听到些闲言碎语的也能直接趾高气扬的说,我女儿就是个宝贝,宝贝就得放家里养着,谁想要哪那么容易啊!

小姑就这样在家里又待几年,三十了,还是个大姑娘。

我跟小姑碰面很少,基本上没什么交集,我是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才知道小姑嫁人了。那是我跟侄女通电话的时候她说,小姑已经嫁人了。

我说,她终于想通了不做老姑娘啦?

侄女说,是啊,她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儿!

本来是通电话说侄女学习的事儿,然后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又在八卦小姑的英雄事迹了。

三十多岁的小姑成为了厂里最老的厂花,不少人背后议论纷纷,厂里的领导也跟着着急小姑的婚姻大事,不停的给她张罗对象相亲,不过都被小姑婉拒了。

小姑后来的老公是青岛的一位自己创业的服装设计师吴岩,他的老同学是小姑的老乡。吴岩在青岛和朋友合伙做了一个独立工作室,主要是做服装设计,因为考虑成本的问题,他想通过一些小地方的厂子做后面的供货。在老同学家乡度假的时候偶尔逛到了小姑的厂子就找厂子参观了下,在车间看到了小姑的服装手稿,一下子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小姑拧不过侄女的死缠烂打就说了当时见到吴岩的时候的情景。吴岩拿着手稿急匆匆的找到小姑,小姑那时候正在办公室裁样衣,一抬头看到气喘吁吁的吴岩。吴岩后来说被小姑的一双大眼睛吓到,简直跟浸过水一样清澈。

小姑也没见到过这样的男人,但是没说话心就砰砰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吴岩开口激动的有点结巴,这个…这个都是你画的吗?

小姑点点头。

据说后来吴岩跟小姑在厂房里谈了很久,从传统的针线活儿到现代服装设计,吴岩还给她的稿子上提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小姑的设计从开始被人嘲笑到被专业领域的人认可,距离上一次这样的兴奋还是在小学的时候第一次获得奖状被老师夸奖的样子。

吴岩征求了小姑的同意带走了几张画稿,回去之后做了修改,三个月之后小姑就收到了吴岩的样衣,是一件非常漂亮的雪纺裙,同事们都惊呆,无论从做工和样式到用材都极具的讲究。晚上小姑带回家,挂在放家里仔细看着,吴岩的包裹里还有一封信,上面写着:这是你第一件十分优秀的作品,也是我目前见过最惊艳的作品。

小姑看完之后就哭了,我想她三十多年来都不曾这样的哭过。

吴岩第二次来的时候送给了小姑另一件套装,并且告诉她这件衣服在他老家那边只有结婚才穿的。小姑先是很紧张,后来又很害怕,但是她知道她无法拒绝,紧紧的攥在手里。

小姑家里人反对她跟吴岩结婚,理由是青岛太远了,老太太反对到不是因为吴岩不好,是十多年来赶小姑都赶不走,这一下子她要是真走了估计受不了。她觉得以后离女儿那么远看都不能看上一眼,根本无法忍受。

小姑吃了三天闭门羹,老太太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吴岩因此拖了几天才回的青岛处理自己公司的事儿。村儿里又传来风言风语,说是小姑被人骗的稀里糊涂的,又说二老家门不幸,生了个专挑事儿的祸端女儿。

小姑央求了好几天没见效果就默默的收拾行李要去青岛,老太太后来跟她说,只要你不嫁那么远,你怎么样都行,哪怕你一辈子不嫁人在家陪我,我也乐意。

小姑有点不忍心,想起来当初自己求她一样,没想到母女俩相隔十年之后为同一件事儿央求对方。我一直以为小姑是那种做起事儿来很歹毒的性格,其实后来也才明白,小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要过怎样的生活,和去爱什么样的人。

对她来说,如果不是她想要的,即便孤独终老也在所不惜。这种观念在那个年代说出来简直要吓死人,村儿里奉守传统的老人们光吐沫星子就能把人淹死。

吴岩一个月之后风风光光的来娶小姑,小姑那时候特随性,她穿着吴岩送的衣服,在二楼眺望着,一直等到听到爆竹声,看到吴岩的车队从公路排到村口,足足有几十辆车,当时村里围观的人倾巢出动,大家都感叹,原来小姑是憋着劲儿嫁了个王老五啊。

老太太站站在门口抱着小姑,没留一滴泪。都说出嫁的女儿老母亲要哭成个泪人,但是老太太很坚强的跟小姑说,想家就回来。小姑也特别争气全程笑脸,上了吴岩的车,回头看了一眼老家,看了看跟她挥手的父母,撇过身子,眼泪瞬间跟泄洪一样。

今年端午回家见到侄女,我们说起她考大学的事儿,说着说着又扯到了小姑。

小姑已经收购了她原来的厂子成为青岛公司的厂商了,又把老家门口到镇上给修了宽马路,还给村儿里盖了一座幼儿园,以后村儿里的小孩上学就不用赶十几里路到镇上了。

我问侄女,小姑为啥说你考上了北上广任何一所学校就全包了学费啊?

侄女告诉我,有一次跟小姑通电话说考大学的事儿,小姑就很严肃的告诉她,现在这个年代不像七八十年代了,死读书是没什么用的,但是好的学校能给你好的认知,也能告诉你怎么去读书才有用,不像我那时候只能靠读书长见识,现在世界变化这么大一天不学就落后。

侄女问小姑,都是大学,干嘛一定要去大城市啊?

小姑后来也没具体说,只是回青岛后发来的一封邮件里告诉了侄女说,我那时候想逃离农村不是不爱家乡,而是逃离这样的固封的观念和圈子,让你去大城市也不是一定要固定在大城市的那个圈子,是让你思想一定要走在前面,步子才能跟得上,以后在生活上才少走些弯路,在事业上少干一些后悔的事儿,在爱情上少爱一些不该爱的人。

侄女没能看懂这些话,我听了她的撰述有些吃惊,暗自佩服小姑。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想不通的事儿,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已经想通了,而且一直做的很好。

我一直觉得小姑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巾帼英雄,也是我见过最有范儿的女人。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2012-10-03 07:58
2013-10-22 07:13
2016-10-29 08:50
2014-11-07 04:19
2016-09-19 16:25
2014-01-24 09:01
2012-10-16 07:34
2017-04-07 11:06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