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有时候,看似你选择了一类信仰,同时可能也是这信仰选择了你。
如何才能通透从容,清醒面对苦痛欢愉?
常有人说,人得有个信仰,不管你信仰的是什么。想必这是关于精神寄托的说法,诸如信仰爱情,信仰文字,或是信佛信教。当然,你也可以信自己。
我不知道从前信仰什么,若说拜佛算是一种信仰,那么小时候看到父亲立神龛供菩萨,就潜意识跟他一道相信了佛会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于是在觉得心慌不安时、在遇到难事时、在亲朋好友或自己身体健康遇到危胁时,也会自然而然在心里念念佛,或是去庙里烧烧香。后来的多年里,遇到庙遇到佛,都会虔诚叩拜。并无别的念想,只是一心一意求佛保佑亲人家人健康平安。
再后来也开始接解一些佛学类的东西,一些哲学类的东西。发现前者会让内心越来越平静,后者则是让人习惯性地开始思考。前者的作用,化解这些年一路上身心经历的苦痛挣扎,后者用来提升写字路上内心的成长需求。
某一天,多年没有联系的小姑出现。不知她在什么时候跟随了耶稣基督,我也翻阅过圣经,但看不进太多内容,就如看佛陀的由来和典故时,也只是草草。想来可能算是没有缘份,或是说时日有限,我只能在浩瀚宇宙里挑选一些对我有用或是我能感应到汲收到作用的事物和知识。
但是小姑一直在努力引导我们信仰耶稣,一来心中已有佛在,觉得理应专注。二来,在很多关于神赐予食物和任何东西的说法上,我是持有一些保留意见的。
因此对于小姑的引导,我只能一味忽略。这似乎让她有些感伤和懊恼,甚至以自身经验为由,预言不信耶稣的话,他会降罪让你重新认识到他的重要性……
在她空间看到这条说说时,我有些心惊肉跳,好像再不去信神我就是个罪人一般。我拍了拍胸口,想想我佛在心中,才又安心下来。
对于我们无动于衷,小姑没有放弃继续点化,她常在空间说说里隔空传递这类理论。小姑年轻时工作体面,也在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过文章。但后来,她的生活经历了些大的曲折坎坷打击,这必然给她的心灵带去了负面影响。
我知道远走他乡的小姑从神那里找到了平静,获取了安心,觉得是神拯救了她的肉身和灵魂。能从某个信仰里找到自己,并得以心灵平和,这自然是好事。但信仰对我来说,不能是一味地全然的沉溺,并当做一个主体事业来宣扬。
我的精力我的心灵还要分给别的东西,比如工作,写作,读书和学习等。这些东西需要我保持清醒头脑来思考,也似乎需要自己处在一个中间状态端正的看待任何事物。
因此信仰对我的作用,是从中获取内心平和、从中汲取智慧豁达、从中感知慈悲和温柔、从中觉察到种种正面力量。
从而让自己变得更通透,更从容。也就能更清醒的面对人世苦痛欢愉,能在理性和感性间自如切换。不是逃避,而是正视。正视活在当下的每一刻,确认当下每一个行为的作用,处理好当下每一个情绪的负面波动。
当我婉转表达我的想法,说我需要的智慧,而不是全然寄托时,小姑讲了故事举例。故事的大意是,国王的聪明儿子和笨儿子在选择他给的礼物时,聪明儿子不相信国王的话,反其道而行,结果选得一根草,而笨儿子获得了那个宝。
由此,小姑总结:人在某些事上还是笨些好,本份本份终归有一份嘛……
看到她发这个说说,我没再回应。因为这个故事在我看来,只是表达人不应该耍小聪明,有时候全然相信对方,才会有所收获。这样的想法自然没错,所谓傻人有傻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但聪明的确不等同于智慧,关于这两者的区别,佛学和圣经里都有很详细的解释。而笨也不等同本份,聪明用不好,可能变成世故滑头精明或小聪明。而笨是没有选择和分辨能力,这是先天的东西,没法选择的东西。可本份和智慧,却是一种选择。
抛开这些不说,做人上,我可以本份,但我没法装笨。又因为选择写作,我更没法装笨,但我也不能只是聪明,因为聪明只能是看到眼前,辨别是非,寻找合适的做事方式。智慧却是指“能够看清事情核心,知道其中真相的知识”的能力。
圣经里也说,智慧并不单单是一些知识或聪明,而是关乎整个人的品质,特别是跟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艺术有关。
那么,一个同时也信仰文字的我,是需要学会如何做人的,是要在理念思想上对得起自己笔下文字的,也是要了解一些做人道理和生活艺术的。
说到底,佛和神,都只是一种虚幻的精神寄托,而我们的信仰却可以有很多种。这信仰,也是我们的自由选择。有时候,看似你选择了一类信仰,同时可能也是这信仰选择了你。
你的信仰也许会带给别人影响,但不一定影响到每个人,因为每个人认识事物的角度和看法不同。这么一想,是否又可以把选择何种信仰解释为一种缘份呢?抑或是,我是一个专注于一类事物的人。对于信仰也一样,就像是手中有了一个石头,那么即使知道外面还有比手中更好的石头,也会深信手中这块就是最好的、就是可以给自己带来作用和意义的。
这样的专注,不也是一种信仰吗?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