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尊重了万物,顺应了自然,就是保护了人类自己。
八百年前丘处机如何倡导“和谐”
古今中外,凡是政治家、思想家,皆能站在历史的前沿,顺应历史的潮流,高瞻远瞩,向世人指出前进的方向,揭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丘处机所倡导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正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一、关心弱势群体,为百姓排忧解难
丘处机生活的年代,是战乱频仍,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突出,广大人民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为求得生路,奋而反抗暴政。胶东半岛,中原大地,无不陷入动乱的历史旋涡里。丘处机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同情百姓的苦难,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恪守道教全真教义,坚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为百姓排忧解难上千方百计,殚精竭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竭尽微薄之力。
丘处机居蹯溪六年,龙门七载,他的足迹踏遍黄河流域,以一位道人惊人的毅力,披蓑乞食,背河集德,寻访民众,了解社情,探求道教的真谛和报国救民之道。他一面遵照慈母的遗言:“要吃苦,求真知,走正道。”在如饥似渴争分夺秒的博览群书,遨游知识的海洋,吸取儒道释的精华,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修炼自己的心灵,知识越渊博,修行越长进。一面为增强百姓的体质,祛除疾病的痛苦,丘处机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向百姓传播健身常识,去深山悬崖采药,走村串户,送方治病,深得百姓的敬仰。知识就是力量,学问给丘处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丘处机的思想境界,产生了新的飞跃,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如一条红线,贯穿在丘处机光辉的一生之中。
丘处机应诏西行
在西征的征程中,成吉思汗率领的铁骑,在当时,可谓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所向无敌,节节胜利。但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致使数以万计的人死亡,无数的家庭、村庄被毁灭,妻离子散,田野荒芜。丘处机面对这一切,想的是平民百姓,厌恶的是杀戮、战争,倡导的是人与人,国与国,应和平相处。
成吉思汗在西征路上,随着国土的扩大,国民的增多,自己已年老体衰,此时,在思考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能使自己长生不老;二是怎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成吉思汗接受了部下的举荐,下圣旨敦请丘处机这位道教的大宗师。
丘处机不顾七十二岁的高龄,怀抱“欲罢干戈致太平”的坚定信念,不辞劳苦,应诏西行。抗酷暑冒严寒,穿沙漠越戈壁,走茫茫雪原,至大雪山,见成吉思汗,目的就是向他宣传治国之道一一“敬天爱民”;长寿之方——“清心寡欲”。自己以博学多识,论古道今,循循善诱,终于说服了成吉思汗,推行缓和民族压迫政策,关心人民疾苦,特别是在中原地区,改变了过去那种抢掠杀戮政策,重视了恢复发展生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及战乱和民族压迫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对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使社会取得了和谐的局面。
二、各民族亲善团结,万紫千红才是春
丘处机应诏去见成吉思汗,沿途经九国到达今天的兴都库什山,成吉思汗行宫的所在地。一路之上,他每到一个国家,不管遇到什么民族,都不厌其烦的对随行人员讲,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入乡随俗;人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他在给成吉思汗论治国之道时则讲:各个民族,语言有别,民族有异,那是上天造作。各民族应如同母兄妹,决不可大欺小,强凌弱,同室操戈。要相亲相爱,互扶互助,国则久安。皇上信步花园,观花的形、色、味,虽不同,却皆争妍斗艳,芳香诱人,婀娜多姿,真可谓和谐、安泰、温馨的百花园。
丘处机在东归时,曾和成吉思汗一起向东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程,反复向成吉思汗陈述有关民族和睦的问题。丘处机讲,国家有强有弱,民族有大有小,但各有千秋,要频繁来往,互通有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广学博采,民族则兴旺,国家则和谐富强。对丘处机的话,成吉思汗则心领神会,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得以和谐,丘神仙的话,句句是真言。国家中的各个民族,就象一个大花园,一花独放,难称美,万紫千红才是春。各族亲善团结似兄弟,国家才能和谐久安。单凭镇压、杀戮,难能得民心。民心压而不服,众杀民更怒。压之越甚,反之越厉;杀之越众,积怨越深,国岂能宁。
丘处机面见成吉思汗
经丘处机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论述,使成吉思汗茅塞顿开,思想升华,认识到:民族和睦,方得和谐,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原文化的强大魅力,征服了这位元朝开国元勋,成吉思汗所求的国家长治久安之道,就是“敬天爱民”,就是千方百计求和谐。哪个民族得到了和谐,哪个民族就兴旺昌盛,国富民强。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雄辩的证明,一个国家的君主,不管他施出千条万条妙计,但最终都要归宿到四个字上——“国家和谐”。国家和谐,敌则惧怕,民则顺从,国则安宁。故和谐如否,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三、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和谐相处才是王道
丘处机以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向成吉思汗详细地论述“国家和谐”之道。在茫茫宇宙之中,人虽为万物之灵,但要永生不衰,则必须与自然界万物的生存息息相关,互相依存,共兴共旺。为此,人类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责无旁贷,刻不容缓的去协调关照人与宇宙,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界的万物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协调处理得好,人类生活的空间与领地就和谐,否则就不和谐。和谐,人类则繁荣昌盛;不和谐,人类则衰落,直至毁灭。
丘处机的一生中,以自己的言行,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时至今日,还光彩照人。据《宝鸡县志》记载,丘处机隐居蹯溪时,逢人则言,要爱护树木,保护动物,让树木花草与人为伴,使飞禽走兽与人为友。他曾说过,没有绿哪有人,飞禽走兽死,人亦活不好。这简洁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一条颠朴不破的真理:人虽为万物之灵,但必须与宇宙中的万物保持和谐。尊重了万物,顺应了自然,就是保护了人类自己。
《栖霞县志》载,丘处机44岁,从关中东归故里,修太虚宫时。向工匠们,提出约法三章:一是要精雕细刻,巧夺天工;不出漏,不留遗憾。二是视草木如自己,只准在庙宇地基及道路的线内,采伐树木,毁草折花。除此之外,不得砍伐损伤一棵树,不准折断一棵花草;不准到滨水河、白洋河里,捕鱼捉蟹;不动鸟巢,不惊飞鸟。三是一锤一斧,应虔诚有礼;一锯一钻,要有情有意。
西行东归途中,当丘处机走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时,元帅夹谷龙古带在府上设盛宴招待长春真人,厨师磨刀霍霍,要杀六只野鸦做菜,丘处机闻之,气愤制止,还亲自与随员骑马将野鸦送到湖中放生。放生的六只野鸦,三番五次向湖边游去,向岸上的丘处机,频频点头叫唱,久久不愿离去。丘处机见此情此景,诗兴突发,遂赋诗两首,有诗句云:“扁舟送到鲸波里,会待三秋去翎毛。”“放归碧水深沉处,浩荡波涛快野情。”丘处机认为,人们只有视动物、植物为伴为友,共生共荣,天、地、人,自然和谐,人必须倍加保护、珍惜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使其快乐无忧的生活成长,“天人合一”的理念,方能落到实处。如果没有自然万物与人和谐相处,人类怎能独立生存;人与动物、植物是相依为命,相互依赖,祥和处之,才赢得了天、地、人的和谐,自然万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能代代昌盛,生生不息。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