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 Mo Culture
Xue Mo Culture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Body

雪漠:揭开“江湖”神秘的面纱——《黑话江湖》序

2017-03-12 07:11 From: www.xuemo.cn/en Author: Xue Mo Culture Browse: 42236478 Times
Description:我之所以撰写这本小书,就是旨在揭开罩在“江湖”上的神秘面纱,使世人看到真正的江湖。

 

《黑话江湖》  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雪漠:《黑话江湖》序

1

很多人都爱看武侠小说,书中的江湖世界让人很是神往,充满了快意恩仇、儿女情长,江湖人个个无拘无束,逍遥自由。就像《卧虎藏龙》中玉娇龙说的,想干嘛就干嘛,不用遵循那么多令人烦恼的规矩。可有一句话又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规矩。有人就问了,什么是真正的江湖?其实,真正的江湖与武侠小说中所写的相去甚远。

江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江湖指四方各地,如常人所说的 “闯荡江湖”,或是形容落魄、消失之意的“流落江湖”,这都是有泛指的意思。

狭义的江湖便具体了,有指流浪四处卖艺卖药为生的人,如“他是个老江湖”,也指这类人所从事的职业。狭义的江湖更为有血有肉,有许多大众不知的内幕和带有传奇色彩的江湖故事。

本书写的就是狭义的江湖。

江湖人大都以做生意为生,因其特殊的谋生方式便产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行业不同,其内幕也不同。“江湖” 二字显得神秘的原因之一,便是其内幕的鲜为人知。我之所以撰写这本小书,就是旨在揭开罩在“江湖”上的神秘面纱,使世人看到真正的江湖。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金、皮、彩、挂等江湖诸门的规矩切口,分析了江湖生意人诱使世人受骗的各种伎俩,还详细介绍了青红帮的职司、入帮仪规、赏罚规章、辞赞、赠语、黑话、茶阵以及东北土匪、香港黑社会的内幕等,步猎较广,资料较丰,通过此书,读者或可窥出江湖全貌。

本书虽名为《江湖内幕黑话新考》,但严格地说,黑话亦属内幕范畴。江湖诸门的规矩黑话等,构成了江湖诸门的内幕。但因黑话在本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故将其重点论述。

黑话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时代,有相对不同的黑话。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黑话是窥视社会的窗口,从中可以窥测出一个时期的政治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民众心态。

黑话最初只流行于江湖生意人中间,金、皮、彩、挂等门为了能立足江湖,创造了只有本门人才可懂得的术语。这便是黑话。

比如,街上有一“金点”正要给某人算卦,熟识问卜者的同行便会介绍:

“火点,空子,念攒子,老戗是海翅子,杵头海,海挖……”意即“这是有钱人,是个外行,没啥心眼,父亲当着大官,钱多,狠狠地敲诈……”

于是,问卜者虽不知所云,金点却心领神会,掐掐算算弄一阵玄虚后,寥寥数语便能切中要害,使问卜者心服口服。随后,金点危言耸听,算起问卜者近日必有血光之灾,再以攘解为名,诱使对方乖乖地掏出钱来。金点就是算卦相面的人。

这便是黑话最初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黑话也日趋复杂,其使用者的范围,也从当初的江湖下层人物开始向社会各界扩张,政客土匪,商人文士,无业游民……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创造产生了不同的黑话。于是,黑话便成了窥视社会的窗口。

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其习俗也不同。有五花八门的习俗,便有五花八门的黑话。懂得了哪种黑话,也即懂得了哪种习俗。黑话,也是民俗风情的标志。

如江湖人不准“放快”(“快”是八种忌讳物,后文将另述) ;评门的“踢杵”方法(“踢杵”即踢同行的饭碗),“入摆知”仪式 (“入摆知”即谢师);洪门的“在玄”规仪(“在玄”即入帮,又叫进圈子)。甚至太行山区的“拉边套”(即两个男人养活一个女人)皆属此类。通过这类黑话,便能了解到某地区和某门派长期形成的风尚、礼仪和习惯。

从黑话,能窥出民众的心态。因为黑话是人创造的,时代在变化、黑话也在发展。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黑话是民众心态的缩影。当小人物在社会旋涡中无法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时,黑话便是其情绪的宣泄,灵魂的安慰,甚至可以这样说,有的黑话是“精神胜利法”的变异。

在笔者的家乡,电工极为吃香,电工下乡,村民必须杀鸡招待。否则,绝缘棍一动,灌溉就成了句空话。敢怒而不敢言的村民就把电工叫“黄鼠狼”,把绝缘棍叫“捣鸡棍”。再比如,当社会上送礼成风时,便出现了“打狗”这句黑话,意即“送礼”——肉包子打狗。这与阿Q被人抢光了钱后那句“就当给了儿子”不是极为相似吗?

从这些的例子可以看出,黑话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无奈中的反抗,民众心态的缩影。

不过,本书只从民俗学的角度考证黑话。舍其大,就其小;不作纵向研究,只作横向注考;避开时代区域之复杂,选取江湖诸门之单一。好在江湖黑话虽浩如烟海,但因其使用的特殊局限,大都历百年而不变,故录在书中的黑话虽不是太全,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自信还是能反映出江湖黑话的特点的。

笔者系统地研究了江湖黑话,将其形成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取其形:如把房子叫“塌笼”,胡须叫“栅栏”,脸叫“盘儿”,夸人家姑娘好看叫“盘儿靓”,见面叫“碰盘”,麻子叫“梅花盘”,裤子叫“三只眼”,袜子叫“熏筒儿”等皆属此例。

取其比喻意 :如笑话叫“包袱”,说笑话就是抖包袱,也有叫“段子”,这都是相声界里的黑话。说相声的时候,让观众裂了瓢儿(笑了),包袱就抖成功了,如果观众没裂了瓢儿,自个裂了,这就自个被自个砸了场子。嘴就叫“瓢儿”。还有八面应酬叫“小花腔”,短曲儿叫“唱片”,男女合唱叫“鸳鸯档子”,水叫“龙宫”,酒叫“山”等。

取其引申意:如打叫“鞭”(打人须用鞭),挨揍叫“折鞭”,后来也有叫“折扁”,现在的“欠扁”“扁一顿”就是逐渐演变的。打听叫“耳目”,训练叫“夹磨”,肉叫“错齿子”(吃肉得错动牙齿),乞丐叫“靠扇的”(行乞时大都靠着门扇)等。

取其借代意 :如大官叫“海翅子”(因乌纱帽有翅子),袍哥叫“有皮的"(袍是身之皮),《西游记》叫“钻天儿”(因主人公孙悟空会腾云),《三侠剑》叫“黄杨儿”(因书中有黄天霸、杨香武),《隋唐传》叫“黄脸儿”(因秦琼面皮黄),《包公传》叫“大黑脸"(因包公脸黑),以上皆属此类。

取其象征意:如够朋友叫“对红心”,等。

取其谐音:如刘姓叫“顺水万”(顺水才能“流”),冯姓叫“补丁万”(补丁是“缝”的),江湖人互道姓名,就叫“道个万儿”,《于公案》叫“浑水子”(因“鱼”是浑水的东西)等。

用戏谑语气:如糊涂呆气叫“宝气”,现在“宝气”一词在川渝地区已大众化,多数人都不知其源自黑话。还有嘎人叫“郎不正”,开玩笑叫“涮狠心坛子”,即属此类。

故弄玄虚:如好得很叫“安灯逸带板板”,如今川话中的“安灯逸”就是其简化,还如父亲叫“老戗”,母亲叫“磨头”,小孩叫“怎科子”,洋钱叫“色唐拘迷杵”,赌徒叫“銮把点”,尼姑叫“念把”,即属此类。江湖黑话中此类最多。

粉饰美化:江湖上毕竟多丑恶,但作恶之人绝不肯承认自己在作恶,千方百计想掩饰自己的恶劣行径,美化自己,故黑话的形成方式中,“美化”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偷窃叫“荣”,小偷叫“老荣”,还有地区把小偷叫“佛爷”。还有江湖中人人不齿的采花大盗,强奸良家妇女就叫“采花”,杀人叫“放掉”,整夜玩弄妓女叫“独占花魁”,抢劫叫“打食”,抓姑娘作人质叫“绑红票”等。

有的黑话,历数代而不变,沿用至今。如“独占花魁”一词,明时冯梦龙《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其意就与江湖上流传的差别不大。前者即“长期独自占用”,后者除此之外,还有“整夜占用”之意,后者只是前者的引申,而没有实质变异。不知是八百年前的冯梦龙在写作时直接引用了黑话呢,还是后来的黑话对前者的借用引申,这一点笔者不敢妄猜。

也有的江湖黑话,因为其使用范围广且能为民众所接受,已经成了一种方言俗语。如“黄金入柜”原是江湖人对“死”的美称,但在后来,却流传于西南某些地区,在那儿,一提“黄金入柜”,听者便知是“入土埋葬”。

江湖诸门既共存于社会之中,其黑话也不会严格地按“门”分类,而是互相渗透,既有“同”又有“异”,故笔者既总写其“同”,又分写其“异”。“异”既不等量均匀,故其章节也有长有短。望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不要孤立地将各“门”黑话人为地分开,既要看到小“异”,又要看到大“同”。

2

初入江湖,如果不懂江湖规矩,就容易吃亏,一不小心,甚至会惹来仇家。自古中国就讲究天圆地方,哪怕是看似一片散乱的江湖,实际上它的规矩和禁忌不比别处少,或许还会更多。从电影《师父》中可以窥出些许旧江湖的风俗,那一套套的规矩不是想打破,就瞬间打破得了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犯了忌,就要受罚。在旧江湖时,多少人因犯了忌,一辈子抬不起头。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罚都那么严重,但是忌讳确是实实在在很多,例如,不准放“快”。

快分八样:一是“团黄梁子”,即梦;二是“悬梁子”,即桥;三是“海条子”,即龙;四是“海嘴子”,即老虎;五是“土条子”,即蛇;六是“月宫嘴子”,即兔子;七是“土堆子”,即塔;八是“柴”,即牙齿。

每日午前,若对谁说出“梦”“龙”“虎”“蛇”“塔”“桥”“牙”“兔子”等八快里的任何一种,即为放快。

放快不吉利,出去做生意一定会出“鼓儿”(即与人生气吵架)。对谁放了快,谁便不出去做生意。放快者就得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对十人放快,赔十人的;对百人放快,赔百人的。

生意人最忌有人放快,即使赔偿了他的损失,他还大叫“晦气”。

一过午时,放快就没事了。这些放快、“鼓儿”就是江湖黑话。

江湖黑话,通称“春点”,行走江湖,若不懂江湖黑话,则寸步难行。无论哪行的江湖人,必须先学会“春点”,才能吃生意饭。

“春点”属江湖之秘,不轻易传人。俗话说“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镀金,不传一句春”。外行人若知道“春点”就能窥出江湖内幕,江湖人就无法做生意。懂得“春点”,用处极广。

行业不同“春点”也不同。金门、皮门、挂门、彩门、平门、调门、柳门,各门有各门的术语,俗称叫调(diao 侃儿(总称叫“春点”)。

使用“春点”是为了做生意挣钱,平素不可乱说,以防被别人当成贼。在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两个刚闯江湖的新手,一个是卖药的,一个是算卦的,两个人一起住店。算卦的外出回来后,跟买药的说:“碴棚了(阴天了),要摆金吧(要下雨)。”也是巧了,他们的对话被路过的伙计听到了。客栈来往的都是三教九流,店里的伙计哪个不是人精,就算不懂黑话,多少也猜出他们是江湖人,心里有了戒备。结果这天晚上,店里丢了一条驴,怎么找都找不到。伙计就跟掌柜的说了怀疑是那两人偷的,掌柜的一听,那还得了,赶紧报官。

到了官府,县太爷一问,心里就明白是出了个乌龙,县太爷怎么懂黑话呢?因为县太爷本来就是江湖出身,这个官位是花钱买来的。县太爷就对那两人说:“本老爷不管你是金(算卦的),也不管你是皮(卖药的),断不该当着空子(外行)乱团春。打你个申句(六十板子),打你个行句(七十板子),要不是冷子攥亮(本老爷明白江湖事),定把你月顶码(你俩人),鞭个申行长爱句(七八十个板子),快梁上找金福柳(梁上就是大道的意思,金福柳是驴的意思),扯呼了吧,此后断不可乱团春了(快逃跑吧,以后别瞎说黑话了)。”说完,县太爷说:“还不快去帮着找驴。”江湖人明白了,磕完头抬腿就跑。所以有经验的老江湖人,是不到处乱调侃儿的。

江湖人有一定的组织,团体叫长春会,只要是江湖人物,必须加入长春会。长春会虽属自愿组织,不在官署立案,但会中纪律必须遵守。

江湖各门,都有领袖。对领袖的要求是必须德高望重,精通江湖事理。做事光明正大,遇事不畏艰险,能奋斗牺牲,能排解纠纷,能为同门负责。长春会设正副两个会长,江湖人都得听他们的指挥。

长春会处理江湖事务分内外两种:

对内:每逢庙会集市,为外来生意人安排住处——叫“生意下处”。负责制裁在生意下处违犯江湖规矩的生意人,等等。“生意下处” 对外都有着合法的生意做掩护,大部分都是客店,只不过这些客店只对江湖人开放,平常人不能入住,而且这些江湖人还都得是长春会的人物。

对外:主办庙会、集市,安排做生意的地点。与本地土绅商议事务,保全江湖人的利益,等等。

住在这样的客栈,规矩极多,而且不管你身份多大,来这住就必须守规矩。因为往来都是江湖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不守规矩,那就乱套了。你想,如果人家在“夹磨”徒弟(训练徒弟)时,你去偷看,别人师傅能饶得了你吗,因此这时外人必须躲开;鞭徒弟(打徒弟)时,外人也不准多言,不准拦挡。在旧江湖,学艺没有不挨打的,弟子不管被师傅打得多厉害,怒得青筋暴起都不敢吭声,因为都这样。那时,弟子也如同儿子,训弟子如训儿子,外人要是去参一脚,反倒会惹下怨气。

同理,不准偷看生意人于做生意前在住处弄鬼使假(叫挂托),若偷看,便是“荣人家的门子”(偷人家的法子),要受到制裁。若有人领了阔人到下处来弄钱(术语叫“窑里跨点”)时,外人也不准偷看,不准偷听,否则也是“荣人家的门子”,也要受到制裁。

还有二人合伙做生意,挣了钱到下处分钱时,别人不准偷看;生意人不管认识与否,无论何时何地,见面必须道辛苦。这规矩其实现在也有的。

还比如,外地人到当地,不能立刻做买卖,先得到处拜会,行客拜坐客,宾拜主,名曰“拜相”。拜相后,同道才能为他找地盘,为他介绍风土人情。拜相后的同道若不愿在本地做买卖,当地的江湖同道必须给他凑够盘费,让他到别处去做生意。武林中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若有武林中人相互拜访,主人得让武林朋友吃好喝好住好,临走了还要送路费。当然,客人也不能趁机占主人便宜,去蹭吃蹭喝,那样是掉身价的事情,以后就没人拿你当朋友了。

又如,做文生意的不准靠近做武生意的(文生意即算卦、相面、卖药、点痣……凡不带锣鼓的都是文生意。武生意即变戏法、打把戏卖艺等使用锣鼓的生意),文生意全凭口齿之能,武生意的锣鼓一响,会搅了文生意。文武生意各有一定的场所,间隔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乱不得的。

诸如此类,规矩极多,从中可窥人心,极有意思。

是为序。

邮购此书请点击香巴文化微店:

https://weidian.com/?userid=882151905

 

 

 

 

 

Related articles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