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随着城市不断建设发展,报摊是否影响市容,是否有必要存在出现过争论。
香港报摊沉淀的街头风景
徐 蕾
便利店和免费报纸的夹击
在香港街头,报摊(香港人称为报档)十分密集,在星罗棋布的地铁出口处,在五光十色的商业卖场门口,在大厦间的空隙处,在天桥顶下、在机场、在火车站、在码头……香港,这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竟有50余家报纸和数百家杂志在发行。报摊,自然就成了香港街头的一道文化风景。
香港绝大部分的报摊都是席地而设,几乎见不到像内地城市那样的报刊零售亭。由于在香港从事报刊零售门槛很低,近万个报摊解决了近万港人的吃饭问题。但是,现如今这口饭不太好吃了。
“便利店现在有报纸杂志出售,且仗着铺大业大,还会随报附送纸巾等小礼品,抢了我们很多生意。”一位报摊的阿婆抱怨说,
“现在香港的免费报纸越来越多,派报员就好像门神在我的报摊旁,从早派到下午,叫我怎样做生意?”在湾仔街头卖报纸的老伯告诉记者。“报摊卖的报纸不如便利店卖得好,卖报纸大多要靠卖给熟客。”老伯说,报纸发行商偏向便利店,宁愿便利店退回未发售的报纸予发行商,也不多分些给他们。
一边要面对超市和便利店卖报的竞争,一边还要面对地铁报等免费报纸的夹击,香港报摊生意大缩水,卖报纸几乎沦为报贩的“副业”,售卖的报纸不足一成,“流年运程”之类的算命书和内地禁书市场甚至一些色情杂志占了九成。“很多陈年老明星的写真在我的报摊都能买得到呢。”湾仔老伯说。
影响市容还是文物的争论
据史所载,从1904年起,在香港缆车站的上下客处,就有了报摊。当时的报摊,就是报贩随意将报纸摊在地上卖,一位英国警司看不过,觉得有碍市容,就设计出一款柜台式报档,一直沿用至今。
有人总结说,现在的香港报摊可大致以其结构归纳为七类:包括水平形、垂直形、衣柜形、L字形、小屋形、蛋糕盒形及座椅形。其中座椅形是最简单的书报摊设计,大多是因为规模较细小,报贩坐在书刊中间,只有一张椅子、几块木板便可搭建成书报摊。
随着城市不断建设发展,报摊是否影响市容,是否有必要存在出现过争论。有人认为,报摊占用本来就很窄的街道且影响市容;有人认为,报摊反映街头文化,饱含着历史的足迹和城市的个性,是活生生的文物,并呼吁特区政府在政策上协助报贩生存,包括按实际环境放宽报档大小、重发小量报贩牌照等。
“做报摊赚的是辛苦钱,天不亮,就要去取报,到头班电车开出,茶楼的炉火刚开时,报摊上已摆着早报了。”卖报的阿婆说。
这些报摊老板,多为阿婶阿婆阿伯,斜背着一只旧塌塌的包包,戴着油腻腻的无指手套,灰头灰脑的。几十年来,他们餐风宿雨守住报摊,传至第二、三代,年纪越来越大,却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子女宁愿到快餐店打工也不愿入行。”
不仅如此,现今的商户都不喜欢门外有书报摊存在。因此部分商户会把外墙改为落地玻璃,令门外的书报摊无处容身。有迹象显示书报摊的数目正减少,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家报摊倒闭。
报摊这个行业最终会否被自然淘汰,要看报贩的生存意志,也要看时代的发展。而眼下,生存的压力让这道特色的风景显得沉甸甸的。
附:
●雪漠作品专卖: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雪漠墨宝义卖:http://www.xuemo.cn/list.asp?id=89
●《无死的金刚心》卓越网专卖:http://www.amazon.cn/%E6%97%A0%E6%AD%BB%E7%9A%84%E9%87%91%E5%88%9A%E5%BF%83-%E9%9B%AA%E6%BC%A0/dp/B007VX0VSU/ref=sr_1_1?ie=UTF8&qid=1335400266&sr=8-1
●《无死的金刚心》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2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