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阅读 >> 大千世界 >> 正文

大爱融入青藏高原

2012-10-01 10:26 来源:网络 作者:王进东 浏览:63354635
内容提要:叶柏生科研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我国冰冻圈及寒区水文学科的研究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爱融入青藏高原

 

——追忆冰冻圈科学家叶柏生

 

 

学术名片:

 

叶柏生,1980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资源工程专业,1985年考入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攻读自然地理专业冻土力学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198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攻读自然地理专业冰川水文方向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

 

1988年到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20023月至20033月,在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水与环境研究中心做高访学者,主要从事多年冻土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20033月至20042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做高访学者,从事寒区大气—植被—土壤中水热传输陆面过程研究。200511月至20064月 在德国马普学会气象研究所做高访学者。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寒区水文研究,其中包括冰川水文、冻土水文、融雪水文,以及径流变化与气候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数据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冰川动力模型和冻土水热耦合传输模型)。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20余篇。

 

2012822日,野外考察不幸遇难,享年48岁。

 

2012822日,广袤的青藏高原,长空碧蓝,大地葱绿。暖阳下,微风拂面夹着清新的花香;远处的动物也成群奔戏。藏地的香巴拉,生机勃勃,一派和谐静穆的景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黄河长江源区冻土水文选点”考察车在青海省曲麻莱县境内急驰,当行至距不冻泉50公里、海拔4500米的高原公路时,突然,一声轮胎爆破声,划破了静空,车辆翻向了路侧,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叶柏生不幸遇难,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48岁。

 

叶柏生科研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我国冰冻圈及寒区水文学科的研究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诲人不倦,呕心沥血,精心培育研究生,是一位深得学生爱戴的好园丁。他尊敬师长,平易近人,深得同事和朋友们的尊敬。他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在平凡的点滴生活中体现出善良、真诚的为人品格。他孝敬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位难得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的突然离世,对我国冰冻圈及寒区水文科学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损失。

 

心系家乡

 

叶柏生1964317日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清源镇曾堡村。他自幼聪慧好学,1980年不满17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从此开始了他30余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人生旅途。叶柏生1985年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后,同年9月考入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攻读硕士学位,放弃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活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但生他养他的甘肃。1988年毕业后留所工作,同年9月又考入冰川冻土所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师从地理学大家施雅风院士。1994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当时该所为数不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叶柏生从此投入到十分艰苦的冰川及寒区水文研究工作,他对他的这一选择从未后悔。大学及研究生毕业后,他本可以选择到国外或国内条件优越的地方发展,或选择待遇优厚的工程专业的工作,但他却义无反顾,始终坚持在冰川及寒区水文研究的第一线。正如本文的笔者之一、他的生前好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丁永建所言,“这不仅因为他热爱这一事业,还因为他出生于干旱的河西走廊,深知水对我国西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立志要为西北干旱地区的发展作出毕生的贡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科研经费紧张、科研设备简陋、科研人员待遇低下,当时很多年轻人都热衷于外语考试,准备出国留学,而那时的叶柏生却埋头苦干,每年坚持在野外站工作半年以上。冬季回到所里,一边整理野外观测资料、撰写论文,一边致力于搜集西北甚至全国主要台站的水文和气象资料。这是一件分外的工作,又没有任何项目资助,而且是当时看来一件费力但又没什么价值的事情。那时常有人讥笑他“傻”,说“放着优越的地方不去,赚钱的行当不干,一天到晚还穷忙乎”。但他每次都对此付之一笑。实际当时他已胸有成竹,在脑海里早已勾画出了西北地区水文研究的蓝图。事实证明,这些资料为后来他在水文气象研究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叶柏生曾多次出国深造,先后赴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交流、访问学习。他本来可以留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但他始终心系祖国,不改毕生为祖国报效的决心,每次都如期回国。他的导师施雅风先生曾对他有过客观、全面的评价:“小叶同志,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热心科研事业,扎根西部,以民族大业为重,是一位难得的好同志”。

 

壮志未酬

 

在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期间,叶柏生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研究课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攻关”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中科院重点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利部国际河流研究项目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在寒区水文研究方面取得优异成果,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我国寒区水文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由于业绩突出,1995年叶柏生被中国科学院特批为副研究员;其间曾任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站长;1999年受聘为研究员;200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生前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叶柏生对全国范围内的降水观测误差进行了系统纠正,为目前准确认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叶柏生发现了多年冻土区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与流域冻土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定量描述,是目前国际上冻土水文研究中的创新成果之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叶柏生就从冰川动力学的角度,对流域尺度冰川变化及其径流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其对不同规模冰川动力响应时间过程的定量描述,是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影响研究中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叶柏生研究了我国西部降水和径流的区域变化差异,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是季风和西风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的认识,针对黄河上游近几年径流有所增加的事实,到实地考察源区径流状况亦是促使他此次考察的动力之一。源区水丰草绿的事实促使他在行程中就在考虑如何将黄河源和新疆径流变化的最新趋势总结成文,谁知一场意外将这一科学愿望随同滚滚江水带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2007年起,叶柏生率领团队着手在海拔高度5100米之上的唐古拉山冬克玛底流域组织并建立了寒区水文综合观测系统。在这一监测平台上,将冰川、冻土、积雪、降水、生态等水文过程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各自在流域水文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他近几年致力研究的重点,也是当前国际相关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此次考察的终点就是唐古拉山冬克玛底流域,谁知终点将至,人却离去,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叶柏生还有许多研究成果在此难以一一叙述,他已经在中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对我国寒区水文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叶柏生工作努力,勤奋有加。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他挑灯夜战,多少个节假日加班加点,从天山站到唐古拉山站,从江河源到内陆河流域,从青藏高原到天山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为寒区科学事业,为他热爱的寒区水文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著名科学家施雅风尽其一生经验,发出了“冰冻圈是智勇双全者的事业”这一肺腑之言。冰冻圈研究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研工作,野外工作均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地区,工作条件和环境异常艰苦。因此,只有聪明的脑袋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勇”者之能。这里所谓的“勇”,不仅仅是具有强壮的身体,而且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冰冻圈所从事的野外工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艰苦的科学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勇”是十分渺小、微不足道的,而需要的是团结互助、协作共进的集体的“勇”,需要大智大勇。叶柏生正是冰冻圈科学研究领域大智大勇的努力践行者、典型示范者、模范带头者。

 

一位年轻学者追忆到,“就在他出事的前一个月,20127月底在对疏勒河流域上游的考察中涉及到选定冻土水文试验小流域,当时正是中午时候,大家从清晨7点由青海湖一路颠簸行至疏勒河海拔4200米的源区,高原反应和饥饿已经伴随着每一个人,天又下着雨,寒风吹来,大家只想蜷缩在车内不想动弹。由于选定的试验小流域远看界线很不清楚,难以确定。大家建议能不能简单看一下,将来在地图上勾一下就可以了。要知道,这是在缺氧的高原,天又在下雨,要工作的话还得爬山、过沼泽、钻铁丝围栏等,大家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叶老师看到后,说大家都累了,先休息一下,他去看一下很快就回来。他身先士卒,其他人在他的带动下也一起去了现场。尽管很辛苦,当最后站在分水岭的山脊线上时,他很高兴地说:这样实际跑上一趟能让大家更为心中有数,将来的具体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我们尽管很累,但实地看后心里踏实了许多,对未来的工作也确实心中有了数,也为叶老师敬业、吃苦、严谨的精神所感动”。

 

模范师表

 

叶柏生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对学生耐心宽厚、循循善诱、平等相待,他的精神具有巨大的和无言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他的学生们在感动和敬佩之余,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已经培养出20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他们多已成为各自岗位的骨干力量。不幸事件发生后,他的学生克服旅途各种困难,从国内外赶赴高原小城格尔木,又转赴兰州,参加遗体告别及追悼仪式,以悼念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良师,足见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的学生陈仁升说:“叶老师是一位忠厚长者。这句话不是恭维,是我常对我的朋友们和学生们说的,是我的真心体会。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像叶老师这种不重名利、不拍马逢迎、特别关心朋友和学生、心淡如水的长者越来越少了。他不是演戏,这是他的天性,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

 

“壮志未酬啊!他的离去,使本来就研究薄弱、人才枯竭的我国寒区水文学再次陷入深渊,是我国水文学界的重大损失!”这是一位寒区水文研究工作者在微博里发的悼念帖子。

 

他的学生王雁在纪念文中写道:“叶老师是国内水文界公认的权威,在寒区水文领域的地位更是无可替代。但叶老师一直非常谦虚低调,每次会议上讨论发言,叶老师总是非常慎重严谨,即使是学生来求教,他也只说是互相探讨,从未有一丝专家式的居高临下”。

 

他的学生追忆到:“平常很少听他讲要尊重老师的大道理,但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点。他在武威中学教地理的老师想看一下在课堂上讲过无数遍但并没亲眼见过的冰川,叶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20118月亲自陪着老人登上了老虎沟12号冰川。由于害怕老人在雪面和冰面上滑倒,他小心地在前面探路并不断提醒我扶好老人,在艰难的路段我们俩架着这位心满意足的老人通过。叶老师以实际行动给我们讲述着尊师的大道理。任何语言都是乏力的,在一些琐忆中缅怀这个有着金子般心的人,他这样早的离去,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爱的奉献

 

叶柏生全身心扑在寒区水文研究上,达到了舍家为业的境地。就在他819日去黄河源区考察的日子里,他的女儿叶子820日将开学到北京去,他的岳母希望他考察晚出发一天把女儿送一送再去,但他却说工作紧张,时间已经安排好了。让女儿一人前往车站。在他出发时,女儿却把心爱的父亲送到了考察车上,依依不舍地目送远去,谁知这却成了与父亲的绝别。

 

叶柏生为人善良率真、待人谦虚真诚,处事宽厚有度,慈心向善;乐于助人不求回报,追求事业不为名利,广交朋友不为营私;他慷慨义气,视朋友如自家兄弟,他胸怀宽广、遇事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为人得到了众口称赞,也赢得了一大批如兄弟和亲人般的朋友。叶柏生遇难的噩耗传到了兰州,兰州媒体也竞相悼念这位年轻而成绩卓著的科学家。生前好友和同事闻讯,非常悲痛,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

 

夜已很深,灵棚里仍然亮着灯。灵堂前,他的遗像是那么的安详。有一位老者长跪不起,哭声撕心裂肺。但家属和前来吊唁者都不认识,后来才得知他是园区物业办的一位清洁工。原来叶柏生生前,曾听到这位清洁工的儿子患了白血病,常私下“偷偷”地捐助,此事已经三年多了,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

 

在家庭中,他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为人和蔼可亲,以身示教。他与妻子相敬相爱,妻子为他付出了几乎全部,他将妻子的爱转化为事业上的丰硕收获。他们的孩子叶子,在他们潜心教育下,勤奋努力,成绩优异,已是清华大学二年级学生,也是学生中的翘楚。就在不久前,叶子还利用假期,组织同学到兰州访问冰川工作者,到祁连山老虎沟考察冰川,她不仅期望了解父亲所从事的艰苦而伟大的事业,也是对父亲所从事事业的一种尊重、敬佩和支持。可惜女儿才刚触摸到洁白的冰川,父亲却撒手而去。

 

他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在工作繁忙之余,利用一切机会回家探望老母,尽可能地尽到孝道。由于长兄早逝,他赡养父母的同时,还照顾年幼的侄甥晚辈,将在农村的他们接到身边,照料学习、生活,哺育他们成人,现在他们都已成家立业,并有了自食其力的工作。他还在经济上尽可能地关照二哥及二嫂,为有病的二嫂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他是家庭的擎天支柱,如今支柱坍塌,这对这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是重大打击。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名字,中国冰冻圈科学研究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我国寒区水文研究方面的核心学术带头人叶柏生同志。他的离去,无疑是中国冰冻圈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令人痛心不已,扼腕叹息。

 

 

附:

 

●雪漠作品专卖: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雪漠墨宝义卖:http://www.xuemo.cn/list.asp?id=89

 

●《无死的金刚心》卓越网专卖:http://www.amazon.cn/%E6%97%A0%E6%AD%BB%E7%9A%84%E9%87%91%E5%88%9A%E5%BF%83-%E9%9B%AA%E6%BC%A0/dp/B007VX0VSU/ref=sr_1_1?ie=UTF8&qid=1335400266&sr=8-1

 

●《无死的金刚心》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26918

 

  相关文章
2013-05-06 08:48
2016-02-27 11:18
2014-09-27 06:35
2014-08-05 06:41
2015-06-14 08:19
2013-11-07 06:45
2014-09-13 04:13
2014-06-03 07:25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