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正文

比喻说法与理事不二――第二届香巴文化论坛的精彩剪影之四

2011-12-13 05:25 来源:雪漠文化网 作者:陈思 浏览:67007725

比喻说法与理事不二

――第二届香巴文化论坛的精彩剪影之四

文\陈思

陈全林老师在研讨会上指出,雪漠老师在《光明大手印》书中打了好多比喻,以文学家的文辞和笔墨来讲解佛学的见解和见地,这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如果能将高深的佛道文化以通俗的语言写出来,让寻常老百姓都能读懂,还能会心一笑,这才是真正的境界。佛陀住世时便是以比喻来说法的,《金刚经》里面也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关于这一点,陈彦瑾老师在研讨会上也谈到,雪漠老师将大手印文化的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非常善巧地运用在写作上,大量运用文学笔法,像写心灵随笔那样,用很多人生实践、人格修炼之类的人文话语,将传统的佛教话语转化为了非常适合当代人阅读的人文学说,很容易被当代人所接受,对当代人的心灵及心灵上的困扰也做了一些回答。

陈全林老师在研讨会上谈到,《光明大手印》是在理事不二地说法。其中,《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讲理,《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讲事,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理事不二的修持。他指出,好多人修行,理论上懂一些,但实修证量上不去,这是不究竟的。后来在与儒释道国学爱好者的交流中,他向雪漠老师提出了一个许多修行人都关心的问题:对于找不到善知识,没有进入法脉传承的人来说,阅读经典有怎样的普世意义?

对这个问题,雪漠老师回应道,佛教有两个翅膀,一个是“教”,一个是“证”。经典就是“教”,它如同北京市地图,会告诉你要去哪里该怎么走,但是它代替不了实际的走路。实际的走路,就是“证”。在“证”的过程中,善知识非常重要,没有经典的时候,善知识也能告诉你怎么走,因为他是过来人;有经典的时候,他可以为你印证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目前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下一步该怎么走,就像他会告诉你,你有没有错把雍和宫当成故宫,如果错了的话,要怎么走才对。没有善知识这样的过来人,就没有人在关键时刻为你点拨,没有人为你指路。所以说经典很重要,它会告诉你怎么走,但是光研究经典是不可能证道的。因为,光从字面上分析,只会离佛经背后的密意越来越远,离你的心性越来越远。因此,即便一个人依照佛经的指引而苦修,他仍然需要一种传承里面的指导与传承力的加持。

史原朋在研讨会上发言

 

宗教出版社的副总编史原朋老师在研讨会上谈到自己对雪漠老师的几点建议与希望,其中一点就是希望大手印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特别要加强与汉文化的比较和交流。他也指出,雪漠老师在这方面确实有很深的造诣,书中可以看出很多藏文化与汉族的禅文化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印证,史原朋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他尤其指出,雪漠老师的这套书当中,不仅仅局限在藏文化的范畴里,也不仅仅局限在汉文化的范畴里,而是站在世界宗教研究的最前列,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研究思想,都引用到自己的著作中,特别是对基督教里面的学术研究成果也与大手印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行了相互之间的印证。他还指出,以前,不管是汉文化还是藏文化的研究学者都是非常欠缺的,但是雪漠老师在这方面则有很好的体验。所以,他认为雪漠老师真的能够将大手印文化发扬光大,使其走向世界,并为中国成为文化强国做出很好的贡献。

  相关文章
2016-09-29 17:39
2012-05-06 21:55
2017-03-11 08:23
2012-06-04 04:41
2015-01-27 05:27
2014-08-31 04:12
2015-03-27 05:33
2015-07-01 13:44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